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高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关系学”

时间:2015/2/11

在传统的观念中,通常人们大多认为班主任只要“以校为家”,把学生管细、管好就对了。确实,在学校的教书育人的日常工作中,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最多,但是同时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影响也最为深刻,因为班主任不仅担负着教学生读书的工作,更要担负起教会学生做人的重要职责。因而作为站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第一线上的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工作过程中往往并不是象多数人想象的那样“单纯”,他(她)不仅要天天面对学生,还要经常接触学生家长、任课教师、学校各种管理人员、社会上的各种人士等等,班主任的工作开展,实际上就是在和不同的人群打交道,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必须善于处理好与班级学生、任课教师、学校、家长、社会等的多方关系。以下就围绕这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粗浅认识。

1、班主任要正确处理好与班级学生的关系。班主任是全面关心学生身心发展的老师,包括关心学生的生活、健康、学习、心理、道德等等。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既要关怀学生的自然生命,还要注意关怀学生的精神生命。精神关怀内容是很广泛的,关心、理解、尊重、信任是关怀情感的基本表现,也是学生基本的精神需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尊重学生,和学生的目光平视,将自己置身在班级集体之中,成为集体中的一员,与学生平等相处,提高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自主性与参与程度。

2、班主任是联络其他各科任教师的纽带。目前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之间各自为战、缺乏合作的情况较为普遍。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因为学生每一个良好习惯、优秀品质的形成,都要经历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只有班主任和课任教师齐抓共管才能有效。况且,由于学科性质不一样,教学要求、授课方式、教学风格便不一致,课堂管理方式也不一样,班主任以及各课任老师之间便容易产生摩擦,甚至发生冲突。这就需要班主任做好协调工作。班主任与任课教师要勤接触,多交往,要树立为课任教师服务的精神,从生活上关心课任教师,在教学中帮助课任教师树立威信。只有这样,教学工作才能协调发展,才能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师群体的战斗力,增强教育教学效果。新课程呼唤教师之间的合作,反映在班级管理上,应该是大家都树立班级“是你的、是我的、是我们的!”强烈意识,“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样,才能给未来社会培养出真正高素质的公民。

3、班主任要协调班级与学校之间的关系。班级是学校的最小管理单位,班级管理的目标是与学校的管理目标一致的,班主任只有深刻理解学校领导的意图,并与学校管理部门的具体要求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卓有成效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每一次校会、班主任工作会,我都会准备一个本子,把学校、年段布置要完成的任务逐一记下,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由于总是有备而来,所带班级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总是完成得很好,得到学校领导、教师的一致好评,班级也就相应得取得各种荣誉,学生感到班级是一个光荣的集体,对班级的向心力增强,形成一个优良的班集体。

4、班主任还是沟通家校的桥梁。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仅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社会各方面配合,其中家庭教育尤为重要。班主任如何处理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将直接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家长与班主任在教育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也是班主任和家长合作的基础。班主任与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由于处于不同的立场,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可能会不一致,矛盾的产生也就不可避免。这时,处于学校教育主导地位的班主任应主动与学生家长进行协调。就需要班主任通过家访、开家长会等形式,去协调和家长的关系,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合拍。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合作关系,班主任必须尊重学生家长,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实践证明,班主任只有强化和摆正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才能赢得家长的尊重、理解和合作,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间建立和谐、有序的联系,促使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好培养学生的教育目标。

5、班主任还要协调好学生与社会的关系。班主任教育理念应该是一个大教育观念,要让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只有把班集体融入社会大环境中,让学生在了解、讨论、探索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他们思想中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并给予积极的引导,是帮助学生走出思想认识误区的最好方法。只有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广阔天地里摔打滚爬中成长,使思想得到不断地锤炼,才能改变空洞苍白的说教,使学生真正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高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班主任工作并不单纯、轻松,而是非常繁杂琐碎的,不能单靠智商,更要充分发挥“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