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是一项与时俱进工作,不光要继承传统的经验,还要不断地学习与创新.既要切合学校的实际,还要跟上时代的脚步,这样班主任工作才会具有实效性。
要想使班主任工作有效地展,就要了解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新特点。
一、新时期班级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教育与社会同步发展,时代所发生的一切都以某种方式在校园中呈现出来,班级工作必须把握时代脉搏,明晓新时期新课程带来的变化,清醒认识并积极应对面临的挑战,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造福社会,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在网络时代,计算机犯罪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棘手问题,现代科技的发展必须出现从体能、技能到智能的转变,容易产生追逐物质利益,弱化、淡化人格精神需要的倾向市场经济也导致人们价值取向多元化,难免使许多青少年产生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现象,丧失正确的理想和前途信念。特别是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如不健康刊物、营业性游戏厅、网吧、按摩房等诱惑青少年学生,导致许多学生厌学贪玩、丧志、早恋、违法、追求时髦和享乐等不良思想。
新时期青少年思想品德出现的八化:
缺乏远大理想,理想的异化。
不能吃苦耐劳,不能经受风雨,思想的退化。
不懂得感情生活,感激父母,情感荒漠化。
缺乏信念支撑,精神上的软化。
沉湎于电子游戏和网上聊天,课外生活低级化。
身体体质的弱化。
性格脆弱,心理的贫瘠化。
厌烦学习,课外读书的卡通化。
这是新时期班主任教育对象方面普遍的新问题。
二、新时期的角色定位:
1、班主任应该是:“学科专家”和“人生导师”
班主任是教师中的精英,是学生学业领路人,班主任应关心规划学生的未来。因为“教育是对生命发展的一种达成”,“教育应回归生活,教育应尊重生命”、“教育应为学生的一生发展作准备”。“贵为人师”最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的心灵的沟通。班主任应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2、班主任应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和 “阳光使者”
“教育首先是一种守护”,班主任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和“阳光使者”是学生精神的关怀者,(给予、平等、尊重、理解、信任、民主)新课程背景下应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班主任应以至爱的情感、平等的视角、交友的心态对待学生,做到对学生人格的守护、情感的激励、心理的疏导等。
3、班主任应是班级文化的设计师
如班徽、板报、墙报等以及和谐的班级氛围。融洽的师生、生生关系等。
4、班主任应是家校沟通的桥梁。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所以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走出误区,和家长共同唱好学校内外一台戏,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任务。
另外 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是班级群体组织的领导者,是学生道德行为的示范者,是学校教育计划的贯彻者,是班级教育团队的协调者等等。
三、新时期班主任工作对策调整
1、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材,生生都有作为”的全面人才观。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曾谆谆告诫我们:“只要提供了适当的前提和现实条件,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一个人在世界上所能学会的东西”,不言而喻,只要喻人得法,说教得体,学生均能成长为不同领域的建设型人才。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必须树立全面的新型人才观念。我校职高生大多是所谓的“差生”,我们让其个性健康的自由延伸,充分挖掘其创造性潜力,有效塑造,“虽然在学业上没有多大的造诣,但在其它行业定能成为社会主义的优秀的建设者”的良好心理品质,众所周知,世界发明大王爱迪生是最有力的佐证,所以班主任应树立这种人才观,对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希望和期盼,从而让学生深深感悟到老师的期望,感知老师的亲和,体验老师的良苦用心,激发潜在的成才欲望。
2、加强学习与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以往,人们认为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大家都知道“一桶水”是不够用的,应该有“活水源”,而这 “活水源”的获得,就是要不断地学习研究。近年来,班主任工作领域的理论之著日益增多,如《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社会心理学与班集体》、《班主任工作新论》、《中学班主任工作100例》、《实用班主任辞典》等都从不同角度探讨班主任工作的理论问题,对班主任工作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班主任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够把握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掌握新技术,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不断应对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
3、加强反思与总结,全面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
反思是现代教育适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重要概念,反思能力是现代教师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獈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因此他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所谓反思,就是自己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反省自己的教育实践,反省自己的教育理念,反思教学行为及效果,这样通过课堂教学的反思,教育事件的反思,班级管理的反思,对工作态度的反思,有对工作经验的反思,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勤于反思,善于反思,乐于反思的好习惯。通过反思去树立鲜活的教育理念,炽热澎湃的职业感情,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融洽师生的平等关系,营造学校的民主氛围,发展自己的专业水平,享受教育的无限幸福,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和生命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