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学校教育需要什么

时间:2015/2/23

教育需要“口号”,但教育不是“口号”

过去有“教育是经济”的口号,也有“教育是产业”的口号,以致学校乱收费严重,只要有钱,进什么学校都可以,失去了教育的公平性。现在“成功教育”、“挫折教育”比比皆是,“愉快教育”、“吃苦夏令营”铺天盖地,发展教育、反思教育林林总总。一个认为只有让学生体验成功,学生才能成功;一个认为只有学生经历了挫折和失败才能走向成功的彼岸;一个认为学生愉快了我们教育就成功了;一个认为学生会吃苦学生才能发展。孰是孰非?莫衷一是。似乎有了“口号”,学校就成功了,教师、学生就会发展了。的确,一些学校根据自己学校的环境、生源的情况、家长的层次,用一定的教育手段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这是值得学习的,但要分清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没有搞清自己学校问题所在,大家一窝蜂,只学到了一些成功学校的口号,或者照搬了这些学校的口号,却忽视了学校结合自身实际而进行的探索。

教育需要“展示活动”,但教育不是“展示活动”

眼下“研究性学习展示活动”、“民族精神教育现场会”、“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汇报会”、“艺术教育成果”等等,令人应接不暇,素质教育刚提出,现场会就开始了,二期课程改革刚刚启动,成果展示就开始了。一些学校为了一些“活动”轰轰烈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大范围发请帖,学校布置会场,把教师、学生动员起来,放弃休息,打乱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去排练,去试讲。有的甚至让教师和学生弄虚作假,只要领导看了满意,专家看了顺心,媒体有材料就万事大吉了。

教育需要“牌子”,但教育不是“牌子”

现在学校门口的牌子越来越多了,科技特色学校、艺术特色学校、课改基地学校、文明学校、行为规范示范学校、绿色学校等等,令人目不暇接,规格由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的、有全国的、有省市的、有区县的、有教研室的。刚开始,一、两块牌子是挂在校名边上的。牌子多了,有的学校的校名几乎被铜牌掩盖了,甚至有些学校就在校门旁搞一堵大理石的墙,专门挂各类铜牌。人们到北京大学去是重视“北京大学”四个字,还是重视那些铜牌?铜牌可以去争、去买,然后挂在校门口,而“北京大学”不是其它任何学校可以挂的。

教育需要“宣传”,但教育不是“宣传”

有些学校为了招生、为了领导自己的荣誉,四处“宣传”自己的学校,5门学科参加区统测后,只要有一门学科超过比他办学质量高的一所区重点后,就四处吆喝:“我们学校超过区重点了。”如果所有的学科比不过兄弟学校,就做手脚,把成绩排在最后的一些学生拉掉,不参加成绩统计。反正有些领导喜欢听成绩,也会根据虚假的宣传来肯定一些学校,表扬一些学校。

教育需要考试,但教育不是考试

在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社会,中考和高考还能体现社会的公正、公平。对此,我们还能理解。但也不能只为了分数去牺牲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去牺牲学生的睡眠,压垮了天真烂漫的青少年,抹去了他们脸上的笑容,而不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一切围绕中考和高考,而忽视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确,很多人往往把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和中考、高考的成绩等同起来,大部分所谓的名校取得的办学成果都可以用“丰硕”、“辉煌”这样的词来形容,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办学质量就胜人一筹,因为他们的成果大多是依靠优质的生源造就的高升学率和一批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奖,这些成果更多地依赖于历史沿革和体制保护,更多地依赖于拼体力、拼时间、拼消耗,而不是建立在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基础之上的。

以上这些片面追求形式、弄虚作假、只求眼前的急功近利的现象和做法对教育是不利的,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有害的。这是对教育本质的一种误解。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质的规定性,这种活动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整体系统。笔者想起两位教育家说过的话,老教育家吕型伟说:“教育是献身的事业,教育是求真的科学,教育是创新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两位教育家的话很好地回答了我们的第一个问题。杜威也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教育是一个抚养、培育和教养的过程。所以,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得到良好发展的同时,激励每个人才能、特长的积极发展,成为国家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不能也不应该简单地唯分数论学生,唯“牌子”论学校,把教育和功利主义、形式主义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