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们眼前的书本堆积如山,浩如烟海。文学名书可谓是书山上一棵茂盛的发财树,也算上是书海中一粒粒璀璨的珍珠。
我国著名文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最重要是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是敏锐感觉。”而要训练语感,名著是最好的材料。如果说书库是一片广袤的蓝天,名著就是一朵洁白无瑕的云朵;如果说书库是一棵高大的绿树,名著就是一条粗壮矫健的树枝;如果说书库是一扇通向成功的大门,名著就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据人民网调查显示,读者最喜爱的图书第一位为文学名著类,我国的“阅读型”读者占30.6%。对于以精神文明闻名于世的韩国,1995年藏书家庭的比例竟高达96.9%。看来,文学名著是提高文学素养的重要窗口,是获得阅读知识的必要途径。我国近年来的文科状元,据统计大多都是在中学阶段就广泛涉猎者,他们有丰富的词藻,流畅的语言,有较高的文学兴趣,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由此可见,名著是求知获艺的先导,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阅读名著能带给我们人文享受。伟大导师马克思在工作之际总有精美绝伦的小说相伴。在他细细咀嚼哲学知识太疲惫时便信手拈来,躺在沙发上悠闲地品味文学世界的奥秘。这种“见缝插针”的读书方法不仅为他的杰作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积淀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也使他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各个时代都是一幅壮美的画卷,集合了数不胜数的精华名著,充分反映了中国历朝历代灿烂的文化、进步的思想和深厚的底蕴,有的也从不同侧面显示出帝王的腐朽、经济的衰败和朝代的惨亡。走进三国,历史的车轮在魏蜀吴四块大地来回运转,马鸣声、叫马人的喊叫声交相辉映,金戈铁马,刀光剑影汇成一条不朽的长卷,记下了一串串熟悉的姓名。放舟水浒,是一场火火的交战,血泊中闪耀着一百单八最雄的好汉斗勇的理性光辉。漫步红楼,各色的人物悲欢离合贵家豪宅的兴衰值得我们深思良久。从“东罗马、西长安”中的唐朝大都长安出发,做一次探险西游吧,在这里,各路妖魔各显神通,与悟空展开番殊死较量。盘丝洞的苦难,琵琶精的诱惑、青蛇静的折磨……最终换来了书香四溢的雁塔钟声。现代小说更是曲折奇。眼下第二个太阳,回到过去,进入那枪林弹雨的激烈争;历史的天空中,飘浮的是中国军队那不怕牺牲的祥云;走入平凡的世界,感受那坚忍不拔的不平凡:亲近作为蒙古图腾的狼,感悟的睿智,机灵,看那团结一致的集体精神。名著的博大精深的底蕴和精彩卓绝的艺术特色,对于读者有十分重要的认识作用,高度的审美作用和深刻的教育作用。名著是世界人民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反映了世界上从古到今不同阶级,不同时代的生活。走进高尔基的单年,那是一个洋溢着小市民气息的穷苦时代;走进两万里奇妙的海底,人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向往,对科学充满了幻想和渴望,对世界也充满了热爱与激情。阅读名著,荡舟世界历史的长河,尽情领略两岸醉人们的风光。
阅读名著能使我们的道德素质得到提高,使我们的思想得到升华。读书培养我们刻苦读书,立志报国的精神;读书形成我们爱国爱家;诚实守信的品质;读书养成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习惯;读书引领我们走向成功。”“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不断从书中汲取营养,将无数营养灌输到身体内成为无尽的精神财富,为莎翁成为举世闻名的大文豪奠定了基础。高尔基生于黑暗沙皇时期的一个木匠家庭,四岁丧父,家庭贫寒,十岁时就走入冷酷的“人间”他当过包师、学徒、码头搬运工等,受尽了社会的酸楚和折磨。他十分喜爱读书,一本好书在他手中仿佛是一条珍贵的生命,一般在一切情况下,他都要如国扑在味的面包上一般如饥似渴的读书。为了读书,他受尽屈辱到阁楼上搜书并烧掉,还实行严刑拷打。为了读书,他甚至愿到广场上面对公众忍受措问。正是读书使他形成了执著不懈、不断奋斗的革命主义精神,他沿着这“人类的阶梯”一步步地艰难攀登,走向社会,走向成熟,学做人,学处事,学成才,不断超越,最终走向卓越,成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者。”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对于科学名著,总能带着疑问兴趣十足地读,使他攀上了一个又一个科学的高峰,成为科学界的领军人物,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一个国家人民素质的高低,与名著的作用有很大关系。韩国是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据1995年调查显示,韩国名著藏书家庭高达96.9%,远远高于我国近几年调查比例62.5%,可见名著收藏和阅读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重要指标,是一个人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的重要保证。
但是如今,名著阅读正向功利化的消极方面发展。据某校调查显示,24%的初二学生和28%的初三学生阅读名著为了写好作文,初一学生在这一问题上比初二初三的学生缓和,15%初二和8%初三学生选择“完成任务”。
自从初中以来,我们对阅读名著兴趣浓厚。这就是表明,我们不是不爱看名著,而是不了解名著,在学校领导下,各班级积极开展了与阅读名著有关物实践活动,形成了读名著的氛围。名著阅读这种拓展语文学习,提高文学素养,提高精神文化的方式才能在我们学习生活中深入人心。
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化限于教科里,如果把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因此,我们要积极主动地阅读名著,使自己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使自己明白事理,增强能力,使我们陶冶情操,升华思想,向着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中学生的目标努力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