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关注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是一所学校内涵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所在。下面我将从关注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方面,结合自己一直主抓的教科研和新课改等工作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
一、加强师德教育,提供发展保障。
态度决定一切,有了高尚的师德和积极的工作态度,教师的业务能力才能快速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才能有成效。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为抓手,加强师德教育:第一:抓学习。提高思想素质。学习时事政治理论,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等。第二:抓规范。正教师言行。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为指导,规范教师的言行和工作作风。第三:抓细节。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体现规范,细节形成习惯。教师应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第四:抓典型。树立师德标兵。建立激励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长效机制。
二、搭建培养平台,精心打造名师。
师资是一个学校的核心。学校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师之间的竞争,只有名师才能出高徒。为此我校可通过搭建“学——练——思”的梯级名师培养平台,构筑合理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
学——要走出去,开阔视野。
教师要成长,必须要及时了解先进教学理念,教改信息,拓宽自己的信息源,更好地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校在这方面要不失时机,不怕投入,尽量多派专业对口的教师出去学习,体验各级各类教学研讨培训活动,并用以指导我校实际的教学。我们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培养机制,建立供学习交流的田家炳教研群等网络平台,使每次学习的资源能够让全体教师达到共享,使每次学习活动达到学有所获,学有所值。
学——要请进来,专业引领。
一个学校要发展离不开教研机构和优秀名师的指导和帮助,学校要快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就要经常邀请优秀的专家、老师来我校为我们做专题讲座、上示范课,和名师零距离接触进行互动交流。
练——要练内功,提高素养。
每一位中、青年教师要练内功,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首先,教学语言要准确精练。这就要求教师过语言关,课堂上去掉自己的闲言杂语。其次是规范的板书。对于教态、教学机智和课堂的调控能力也需要通过学习、体验、感悟来提高。
思——要在备课组内施行同伴互助进行反思。
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行为,把促进教师反思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机制,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在个体反思方面:学校提倡教师课前思,课中思,课后思,促使教师“三思而后行”,并将教学中的反思积累在备课本上,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集体反思方面:学校应提倡开展同伴互助式的教研活动,以学科组、年级组为单位,集体讨论,集体研究,集大家的智慧,不断的改进教学,同时也为教师的沟通交流搭建平台。
三、构筑理想课堂,点亮师生生命。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阵地,它是一切教育理念的出发点和归宿。构筑理想课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加强理论学习,引领理想课堂
构建理想课堂,实际是课堂文化方式的转换,首先需要观念的转变来引导行为方式的转变。所以我们要重视理论学习。
2、优化集体备课,预设理想课堂
在这方面,我们主要是规范备课流程,加强集体备课过程管理。按照“初备——集体交流——形成教案——个性设计与反思”的程序,做到“四定”:定时间,定流程,定职责,定评价。从而汇集同备课组教师的教学智慧,优化教学预设,为构建理想课堂奠定基础。
3、开展课例研讨,重构理想课堂
我们除了要外出学习,还应认真组织观看优秀教师的典型课例,汲取有效的经验、提高课堂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校内还要定期开展课堂教学大练兵活动,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隆中名师资源,加强对典型课例的研究、反思、总结,促使广大教师通过试教、磨课,形成高质量的典型案例。
总之,让教师的专业成长与田中的内涵发展同频共振,在关注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有效地促进田中的内涵发展。人生就像大海中的一条船,有了负荷和压力才能乘长风,破万里浪,直挂云帆济沧海。作为一名教师如此,田中更是如此。我们作为田中的主人应当抢抓机遇,众志成城。老师们,同仁们!为实现田中弯道超越,为田中,也为我们自己美好幸福的明天努力奋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