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学校自上而下都感觉教师的职业道德出现滑坡。通过走访了解,我发现关键的原因是老师的职业自豪感没有了。当一个人失去了职业的自豪感和荣耀感的时候,就失去了对所从事的事业的热爱和责任。因此,帮助老师找回应有的职业自豪感和荣耀感,是当务之急。
那么,怎样才能帮助老师找回职业的自豪感和荣耀感呢?我们做了一些尝试。
第一,确立每周“师德建设日”
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要想让教师永远保持高尚的师德,学校就必须不间断地采取多种措施,对广大教师进行思想上的教育与引领。
第二,选择有“典型”意义的教育内容
教师职业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也必须选择适合教师职业,能让教师接受的教育素材。如从教师这个群体中选择感人的事迹和杰出的人物,让本职业群体中的楷模来教育人、影响人,效果会更好。行知路上的杨瑞清、大山深处孤身支教的徐本禹、国宝教师霍懋征等先进事迹一定会深深触动教师的灵魂。
第三,与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相结合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法定节日很多,几乎每个节日均可以与教育联系起来。过去,我们更为关注的是把节日活动与学生的教育结合起来。在注重师德建设的今天,我们打破了原来的做法,“让节日庆祝与教师教育相结合”。比如,清明节组织教师与学生一起拜读英雄事迹图书;建党日期间,组织教师聆听先进共产党员事迹报告;建军节期间,组织教师追踪解放军的光荣历史;教师节期间,组织学生写“给老师的一封信”、评选首位功勋教师,等等。
第四,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
根据教师的表现和教育需要,定期组织教师评选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学校功勋教师等,然后举行隆重的表彰仪式,对入选教师进行表彰。表彰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学校应该好好策划。通过这种积极的正面的教育形式,在校园内创造出崇尚师德的高尚氛围。
第五,情感投入让教师感受到学校的关怀
学校积极实践“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尽量从生活上关心老师,在工作上帮助老师,用情感去感化老师。如学校领导定期组织教师座谈,了解教师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并尽力帮他们解决;每年在重阳节期间组织即将退休和已经退休的老教师,外出旅游;关注教师的健康,每年都组织教师到医院进行体检;每周拿出两个办公时间,定为教师的健身活动时间,并为教师的健身活动添置部分健身器材。
第六,建立多元师德评价体系
师德建设工作至关重要,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师德评价体系的建立。第一,我们每学年采取家庭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教师廉洁从教、教师忌语使用语及其他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第二,老师们相互了解,为评价奠定了基础。学校应重视教师之间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应该针对师德建设的突出问题。第三,为了能听到更多的信息,学校向社会公示投诉热线(校长热线),根据社会反映的情况及时调整学校管理思路,准确把握个别教师的师德行为,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重要信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