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教师节前温家宝总理到北京市三十五中听课并发表重要讲话。总理讲道:“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教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总理的讲话是对全国教师的热切期盼。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师德建设则是关键,因为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和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和变迁,学校师德建设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师德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时代对师德建设也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谋划师德建设的科学发展,打造一支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队伍,就成为我校新时期面临的重要任务。
贯切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体是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师技精湛、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是我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树立高尚的师德修养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需要,也是教师本人获得幸福的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我们对学校的师德、师风进行了深度剖析、总结出师德建设方面的几个突出的问题:
1.学校在主体工作中表现出重业务学习提高,轻师德培养训练,对“师德建设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要素”的认识不够充分。
2.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只顾完成教学任务,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教育教学的不同需要,造成部分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出现偏差。
3.偏重对教师的要求,忽视教师个体生命价值的提升。师生互动发展、共同成长,即教学相长实现的不够。针对这些问题,我校提出了整改思路是与学生共同成长。学生和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两大主体。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在教育工作上,就是要实现“以学生为本”和“以教师为本”充分有效的结合。师德建设的最佳途径是把教师专业发展与日常教学活动融为一体,在成就学生发展的过程中,实现教师自我境界的提升,彰显自身的价值。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校以“实施学习优势教育”为理念,全面落实“导学案习得法”的课堂模式,促进有效备课,构建高效课堂,努力建构“了解学生优势,回应学生需求,放大学生优势,促进学生需求”的师德建设体系。
一、了解学生优势—构建师德内涵的基点
学生是教师智慧生长的基础,教师的发展只有落实到促进学生发展上,才能使自身智慧得到发展与提升。为更好地了解学生优势,就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生活、学习、个性发展的需求,了解家长对学校日常管理、教学行为、教学水平、班级管理等方面的评价和需求,做好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促进教师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更好地促进学校工作。通过全面了解、评估,我校对师德师风的内涵、形成以下共识:
第一,教师德行。爱与责任是新时期的师德之魂。有爱就有包容,有理解,有关怀,有尊重,有学生的快乐成长;有责任就有爱岗敬业,有德行端正,有以身立教,有为人师表,有学生的健康发展。坚持把“爱与责任”作为主线,贯穿在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中,不断增强责任意识,树立新型的师德观和育人观。
第二,教师智慧与学识。渊博的学识以及由学识而衍生的教学智慧是吸引学生、赢得学生信赖的制胜法宝。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将专业成长逐渐延伸到生命成长的层面上来,将自身学识的积累与提高,内化为自身生命成长的常态,逐渐实现生活、学习、工作的融合,实现与学生成长的融合。
第三,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能力。教师的教学与研究能力集中表现在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上,它直接关系着学生学业质量的提高。
二、回应学生需求—师德在过程中养成
教师必须将这种认识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以满足学生需求,做学生喜爱的好老师。如何做到?
第一,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形式、多层面了解学生的需求点,给学生充分的信任和鼓励。
第二,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生活经验、年龄特征设计教学活动,做学生成长的教学支架。
第三,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层次,努力践行良好师生关系,即双方双向的交流与沟通。
第四,把情感教学贯彻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鼓励学生学习的自主创造性,以尊重、理解、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
三、放大学生的优势—师德价值的有效体现
在教学中,以“导学案”为载体,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优势,实施差异教学,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既抓基础又关注学生能力培养,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深入思考、大胆实践,阶段性放大学生的优势,从中体现教师的自身价值的追求,我们的共识:
第一,高尚师品的培养与建设离不开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要有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质量观和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观。
第二,良好师智的培养和发展要求教师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并能综合运用。
第三,高效师技的发展与提升要求教师不断打磨自身的教学技艺,并经常反思。
这些实践与思考,给教师以正确的教育观导向,使他们逐步掌握教育规律,能够跳出学科、透过现象、把握教育的本质问题,提升自己的觉悟、专业水平和道德修养。
四、促进学生需求—师生共同成长
教与学是一个生命的共同体。高素质的教师不仅能够成就学生,而且能够成就自己。从教师们的心得体会,阶段性小结中,我们听到了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生命拔节声。在和学生共同成长的道路上,更多的教师总结道,“我要让学生喜欢我”;“我要让学生喜欢我教的学科”;“我要让学生在我的教学中有成就感”;“我要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昂起头来走路”。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对师德建设进行了探索,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打造一支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队伍是创办优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师德修养是教育事业的永恒追求,教师只有在成就学生成长过程中,内外兼修,达到心理的完美与职业的认同,才能实现自我超越,彰显高尚师德品质。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拓宽思路,努力造就一支德为人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素质教职工队伍,切实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