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关于校长个性化管理的思考

时间:2015/3/2

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这一方面说明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表明校长的个性特征和个性化管理风格代表和造就了学校的特色和风格。每一所学校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办学历史、师资、生源都不一样,必然会出现不同风格的管理。但是,在长期“大一统”的管理模式中,学校作为教育行政部门的附属,校长对师生的管理常常是“上级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导致管理无个性,学校无特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强调办学特色的今天,应研究和提倡校长的个性化管理。

一、校长的个性化管理时代背景

1、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校长个性化管理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们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制高点的关键。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意能力的培养,这就必须打破整齐划一的传统模式,提倡个性化教育,学生可以按自身的意愿选择教育内容,学校向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以保证学生的自由选择。但在传统的办学体制不更改的前提下,要想推进以创新为标志的素质教育的确困难重重。落实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哪里?我认为在校长,在于校长的各具特色的个性化管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校长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作用,要率先转变教育观念,把领导教职工创造性实施素质教育作为重要职责。”学校校长要领导职工创造性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转变思想观念,超越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模式,超越已形成的利益格局和习惯做法,不断探索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肯干、敢干加巧干,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和管理风格,才能闯出一条独特的素质教育之路。

2、特色学校的创建依赖校长个性化管理

特色学校是一种在寻求服从于一般学校共性的基础上竭力创造出富有个性特征的办学风貌的学校。特色学校一定具有独特性,表现在独特的办学思想、独特的办学内容和独特的办学策略。这种独特性常有创造性,它是在继承、吸收和内化一切优良的学校文化传统,遵循办学规律,从本校实际出发,顺应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创造形成的。这些成果渗透落实到学校的各个方面,形成一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独特风格。富有管理个性的校长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关键。前苏联教育家波尔特洛夫认为:“校长的个性,其博学、专业水平、分寸感、精力、组织才能等,事实上决定着学校的面貌、教师和学生集体的活动。”一般说,校长素质越高、管理个性越独特,越容易造就特色学校。

二、校长个性化管理的主要特征

1、独特的办学思想

学校管理者的办学思想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校长的办学思想融其哲学思想、教育观念、教学主张、品质修养、工作作风和办学经验于一体,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具有独特办学思想的校长能深切认识办学规律,探索办学艺术,教育有主见,管理有新招,并善于围绕自己的办学思想,发掘和利用学校优势,执着地进行办学实践。没有明确独立办学思想的校长,其行为往往受一些朴素的、零碎的、直觉的办学主张所支配。每一所成功的学校背后,无不体现着校长独特的办学思想。如陶行知先生以“生活教育、民主教育、创造教育”的办学思想创立了具有“开朗、平等、实干”风格的晓庄师范学校;苏霍姆林斯基“相信孩子”的办学思想缔造了具有国际意义的以和谐为特色的帕夫雷什中学。上海建平中学的崛起也是由于冯恩洪校长的“合格+特长”的素质教育思想。

2、独特的创新管理能力

创新能力和行为是当代社会的显著特征。校长的创新管理能力是校长个性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成功的关键。具有创新管理能力的校长敢于打破旧有的、落后的办学模式,敢于标新立异“不受古今中外的书籍束缚,不被名家学说所吓倒,不拜倒在权威的脚下,不把前人的学说奉为教条,而是自由地去运用各种学说,辨别其真伪,不断提出创造性的新观点、新理论、”,寻求一条适合自己学校特点的办学路子。如上海闸北八中的成功靠的是刘京海校长创造性推行“成功教育”的管理模式。学校提出并实施“成功教育”,“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人人成功”。通过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信心,激发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反复成功中发展学习积极性,使学校教育教学整体上了台阶。3、独特的人格管理魅力

校长的性格、气质、修养等构成了校长的独特人格,在管理中焕发出独特的人格魅力。俗话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校长的人格影响力是巨大的教育力量,它比言语教育和规章制度管理具有更强的心灵渗透力,它对学校师生的影响也更持久,更深远。乌申斯基曾指出:“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仅仅来自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任何规章制度和纲领,任何人为设置的机构,不管它设想多巧妙,都不能取代教育事业的个性……没有教育者个人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在办学实践中,校长必须充分展现自己在性格、品质、气质、修养等方面极具鲜明的个性特征,以德行服人,以学说服人,以自己的为人来吸引人,引起全校师生共同进取的意向和行为,取得学校管理的成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为教育无私献身的精神和品格是其办学的一面旗帜,他曾誓言:“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秉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为此,立志“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放弃高官厚薪,到贫穷的农村创办贫民学校,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自己戏称:“人人称老夫子,生活不如老妈子。”“爱”是人格品质的崇高表现。

三、校长个性化管理能力培养

校长的个性化培养是校长实现个性化管理的前提,校长不仅要掌握学校管理的共性和一般规律原则,还要注重自身的素质和个性发展,要更新学习观念,改进学习方法,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形成独特的个性和优秀的品质。

1、变维持性学习为创新性学习。维持性的、程式化的方式方法难以产生直觉突破与灵感的火花,校长的怀疑精神、探索能力也处于低水平状态,表现出易于吸收而困于创造等等。因此,校长要有意识培养独立地发现、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发散型思维、创造性想象能力的训练。

2、变封闭式学习为开放式学习。开放教学活动空间,突破传统教室的局限。校长要争取有较多的机会走出学校、到其他学校、社会、外地、乃至境外、国外去考察和调研,开阔眼界,丰富经历,陶治品性,增长才干。

3、变集中听课式学习为分散课题研究式学习。校长除了参加集中培训外,要坚持自学进修,要以课题研究为中心,选修相应的课程、自主设计研究方案,撰写研究报告。通过课题研究,回顾自己的办学经验,结合社会发展的新趋势,不断设计和完善本校的办学思想的管理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