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精细化管理”也要讲科学

时间:2015/3/4

一些学校一味压缩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把管理精确到每一分每一秒。但如此“严防死守”却没有带来预期效益,反而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精细化管理”也要讲科学
 “排队买饭时人人手上要拿一本书,背几个单词,记几条定理!”

“二十分钟的晚餐一结束,必须立刻回教室晚读,不得在校园内打球、闲逛!”

“课间休息,要走动就在各自楼层上,不允许串层乱跑,违者处分!”

最近到几家被公认为“抓得紧”的学校参观,发现如今的学校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越发严格了。有些学校一再要求值班教师、班主任“细管”到每一分钟都有人“紧盯”,每一平方地都有人“细看”,坚决不留一隙“真空”地带。据说,这种“精细精细再精细”的管理能够确保学生集中所有时间埋头学习,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它能有效杜绝追逐打闹的现象。

诚然,学校管理追求精细化是无可厚非的。但像上述这种把学生的时间和空间规定得如此死板和狭窄的管法则大有可议的必要了。要知道,作为有血有肉的学生,他们在一天的生活中,总是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情绪需要抒发和宣泄。在如今很多校园里,学生每日功课总是给安排得满满的,所谓“眼睛一睁,学到熄灯”。在如此月复一月,日复一日的书山题海中,让他们能在课间适当地或行吟,或啸歌,课后打打球,饭后散散步,适时地放松一下过于紧张的节奏,调节一下疲惫的身心,不仅是应该的,而且也是必须的。心理学告诉我们,当一个人长期高强度地单调机械地重复同一种劳动时,其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是会受到压抑的。然而,眼下似乎有些学校管理者并不能真切地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总以为把学生的娱乐与健身时间与空间压缩到最低甚至“不需要”的境地,就是“精细化管理”的要义了,就能保证学生心无旁骛,从而不至无事生非了。殊不知,这种貌似“精细”实则“苛细”的管理却很容易使学生对学业产生厌倦情绪。

一项调查表明,当前中小学生有厌学情绪者高占三成多。究其原因,除了与他们面临人生大考的压力,每天要对付在校十多小时的课业重负外,还跟我们一些学校一味追求的“封闭式”“精细管理”有关,因为每日圈定学生的行止俯仰,作为正值意气风发,青春荡漾的学子,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其求知自然也就没有了新鲜感、甜蜜感和幸福感。

所以,在当前抓学习、比分数的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校园里,尤其在寄宿制的中学校园里,对学生的“精细化管理”一定要注重科学,不可把学生必要的娱乐、健身与休息时空挤占得滴水不漏。要让各个班级除了音乐课外,能听到歌声响起;让学校的操场,除了体育课活动课外,能出现学生打球的身影;让学生躺在床上能有听一段音乐的自由……只有把学生的身心愉悦放在第一位的管理才是精彩而细致的。

苏霍姆林斯基在经营他的帕夫雷什中学时,他的德育管理才是精细化的,但不是“严防死守”型的“精细”,而是宽严有度,张驰结合的精耕细作。有时,他还要故意留一些“管理死角”,以便为那些富有个性与异禀的学生提供展示风采与发展潜能的舞台。虽说眼下的升学竞争不容我们的管理者有过多的教育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但如果我们能从调节学子心理上多加考虑,激发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与开发积极创造的潜能,我们的“精细管理”就不致滑入“苛细化”。从人的成长的曲折性与多样性上考察,适度的、恰当的“管理死角”和“空白”的预留,有时对品行的修炼、学业的巩固倒是一种促进与补充,未尝就是疏忽或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