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60条,其中的第42条说的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对“德育”的改革要求是这样说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要将这项改革的事情做好,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加强队伍建设
德育队伍不是指学校以政教处为统领的班主任、年级组长队伍,如果仅仅由这支队伍来实施德育,是很难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的。学校的所有教职员工都是德育工作者,确立全员育人的理念,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是德育能够落到实处的关键。
传统的德育模式,基本上采取“演绎-分析-总结”的模式,教师自己可能体会很深,也投入了真情,但学生因为缺乏体验,往往不能触及心灵,这是导致德育“两张皮”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信息时代,学生所掌握的信息资源常常比教师还要多、还要快,依然延续这种传统的模式来实施德育,更难见效。需要德育工作者及时转变教育的模式。
虹口教育局在几年前开始试点体验式德育,其模式是:“体验-观察-分享-自我提升”,强调学生作为个体在真实活动中的体验,以及对他人行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体察和认识,在分享自己认知的过程中,获得思想和行为的新认识,从而实现自我提升。因为这一过程都是在学生自己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悟出来的,经历了由外向里、在有里向外的“行为-观念-行为”的反复的调整和改变,更有利于学生找到真实的自我,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曾提出“认知主义教育观”,对世界各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上世纪末期,他深刻反思了自己的这种教育观所存在的问题,对自己已有的教育观进行了颠覆,提出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观——文化主义教育观,强调文化、心灵、教育这三大支柱,这对指导我们今天的德育工作还是很有意义的。
“萨提亚模式”,是美国首席心理治疗大师萨提亚创建的一个帮助人发现自我、促进内省的理论体系,对深化体验式德育有很好的帮助。我区的体验式德育种子教师将其作为重点学习内容,也做了几年的学习和探索,相关的成果已经开始向全区各学校进行辐射。我们相信,教师自身德育观念的转变,是德育变革最核心的要素。这件事情做好了,一定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
第二,注重整体设计
品德的养成,不会一蹴而就,更不是单打一的工作,因此,整体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在推进德育的过程中,要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整体设计:
一是各学段的整体设计和分步实施。从幼儿园到高中,将基础教育划分为不同的学段,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就是在不同的年龄段,孩子身心成长的特点不同,需要采用各自针对的方式实施教育。这其中,针对孩子身心成长的德育,也要特别关注学段特征,才能够具有针对性。同时,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不变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做好整体设计,明确各学段的重点,以及学段之间的衔接,以保证德育的一致性。
二是“三位一体”的整体设计。社区、家庭、学校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环境和土壤,这样的土壤是否肥沃,温度和气候是否适宜,对学生的发展关系重大。正如布鲁纳的文化主义教育观指出的,文化对人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什么是文化?简单地说,就是人的生活方式。社区、家庭和学校提供的生活方式是否一致,对德育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影响。家长回到家就将电视打开,社区到处都是麻将台的环境,要让学生安心读书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三是课程建设中的整体设计。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的话:“空无旁依的德育是没有的,空无旁依的美育也是没有的。”学校的体育和智育课程,其中就蕴含了无数的德育内容和美育内容,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这其中的要素挖掘出来,让学生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以及身体锻炼的过程中,体会到高尚的情感,感受到规则的意识,获得美的享受,提升审美能力。所有的课程本身都是德智体美的统一体,我们要对此进行充分研究,发挥其整体育人的功能。
第三,建设德育载体
如前所述,空无旁依的德育是没有的,载体建设很重要。载体是什么?其实就是我们的学校课程。
在学校内部,有两类课程的建设很重要。一类是国家课程的建设。重点指的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是对一个学段的整体的、统一的要求,并不完全适合每一所学校的具体情况,因此需要依据学校的实际,进行校本化的处理。在校本化处理的过程中,要将学校德育的整体思考融入其中。另一类是校本课程的建设,这是学校办学特色的体现,也是学校育人目标的体验,同样需要将德育的整体要求融入课程建设的全过程中。
在学校外部,要为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提供时空。虹口区教育局着力打造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并以这个中心为龙头,着力建设国家级的“指南针计划”青少年专项活动基地,将古代科技的成就变成一个个可以亲自动手操作和体验的课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和博大精深,架设过去和未来之间的桥梁,也让传统文化教育落到了实处。着力建设“胡蕴琪艺术教育中心”,统整器乐、合唱、舞蹈、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为孩子们鉴赏美、创造美提供条件。还有正在建设之中的科技中心、精武体育中心,都将成为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的乐园。
除了教育领域建设的各种设施,社区和家长的资源也是需要充分利用的。社区里在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就是很好的德育资源;社区里的各种科研院所、博物馆、纪念馆,以及具有特别意义的工厂、实验基地等,都有可能成为学生拓展学习的场所,这也是落实“三位一体”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