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做有思想的教师

时间:2015/3/6
捧读茅卫东的新作《教师职业生涯十大误区》,回想自己20多年的教育生活,感同身受,茅卫东揭示的教师职业生涯中可能出现的十大误区,我遭遇到的就有半数以上。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懵懵懂懂之中曾被教育前辈带进沟里,我对老教师那些明显违背教育规律的管理法宝亦步亦趋,结果班级管理弄得一团糟,师生关系降到冰点。调到一处重点中学后,在高升学率的旗号下,我又深陷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怪圈,也曾因学生考试分数一度位居前茅而沾沾自喜,以为终于赢得了师者的成功。高中新课改实行的初期,为显示自己紧跟形势,表现自己对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理念的把握,我不惜把课堂当成了舞台,让花花哨哨热热闹闹的“满堂问”、“满堂论”绑架了自己。随着教育教学新技术的普及,自己也开设博客注册微博,于是一段时间内,写博文读博文留评论刷屏幕又成了追求的目标,与深度阅读与思考渐行渐远,不自觉中让“伪学习”替代了“真学习”。凡此种种的迷失,耗费了大量精力,减缓了专业成长的步伐,真让人有不堪回首之感。
    阅读茅卫东的著作,结合自身成长经历,我最大的体会就是作为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做一个人格独立、有思想的教师。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培养人、完善人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按茅卫东的说法,“教育是帮助学生增长知识,丰富心灵,学会观察,懂得思考,发现问题,克服困难,乐于分享,懂得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关心社会,热爱自然。”作为助人成长的一种职业,教师若没有自己的教育思想,人云亦云,将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让别人牵着自己的鼻子走,或者趋时逐利,不顾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一味随大流,追求轰动效应和凡俗的成功,那么,号称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与大字不识一个的睁眼瞎,斤斤计较蝇头小利、善于掺杂使假的无良商贩何异?果真如此,教育的尊严何在?教师的威信何在?这才是学生的不幸,教师的不幸,也是教育的不幸。
    做有思想的教师,我的理解就是要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信守教育理想,坚定专业精神,任何情况下,都不放弃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自己。不必讳言,当前形势下,缺乏独立人格在教师群体中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正是这样,做有思想的教师才更显可贵。设若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都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师职业生涯中的十大误区就不会成为问题了。正如茅卫东分析所说,“如果我们对学生说的每一句话,给学生布置的每一个任务,自己写下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出于自己真诚的思考,那么,我们就不容易被忽悠,也不会总是期待同行提供现成的、具体的答案……从这个角度说,一个没有自己教育思想的教师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一个只会唯命是从、亦步亦趋的教师甚至都不配‘教师’这两个字,因为这就是典型的‘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茅卫东也给出了答案,那就是“读出自己的思想来”——少喝点“心灵鸡汤”、多读些经典、通过开放的阅读建立自己的思想。这与我的经历也有相似之处,我遭遇文章开头那些误区时,也是通过大量的阅读,让自己走出小我天地,站在更高的平台上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审视教育,审视学生。我很赞赏茅卫东对教师成长的观点,他说:“所谓教师的成长就是通过阅读和实践最终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主张”,“教师的阅读应该是主动与他人对话,是为了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拥有自己的思想,让自己在精神上站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配称为‘教师’”。借用茅卫东这段话,与广大教师同行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