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现代中学生阅读现状

时间:2013/12/31

     课外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部分,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它对提高中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获取知识经验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即使是为了应付中考也大有必要。不管课内阅读的效率多高,没有课外阅读,都不可能获得十足的成效。著名教育家张志公说:“从我自己学习语文的经验来看,将课内与课外三七开”。只有通过有计划的、大量的阅读,以及进行多种阅读方式方法的训练才能培养起阅读的熟练技巧,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

但是从我的教学实际中观察得知,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大多数缺乏阅读兴趣,课外阅读的自主性不强,很大程度上是按老师和家长的要求硬着头皮来读书,读书的类目大多是为了应付目前短暂的目标,没有固定的远大的读书计划,也没有充裕的阅读时间。有的学生沉溺于上网和打游戏、看电视,很少把精力花在读书上。

(二)、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极少数同学有经常阅读的习惯,绝大多数的同学有偶尔阅读的习惯。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不在学生,而在学校、家庭和社会。首先,学校图书馆的藏书不够丰富,更新速度不够快,学生普遍反映借不到喜欢看的书。其次,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尤其是九年级学生根本就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最后,家长的期望值过高,家庭和社会没有创设一个好的课外阅读的环境。真正支持孩子多借书、多看书,主动帮助学生选书并且加以引导的家长不多,这一点在我们农村中学尤为突出。

(三)、阅读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当代中学生的知识结构、审美情趣和阅读动机都是有很大差异的。课堂上我们也常常发现有学生头看课外书的,但是这都毫无例外的是通俗文学和流行小说,这个与学生的欣赏水平和读物本身的趣味有关,也与社会的风气有关。同时也反映出中学生阅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要知道,阅读类型的选择、阅读范围的宽窄和阅读层次的高低不仅关系到知识的吸收,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心智的训练、品德的养成产生巨大影响。如果长期沉溺于这类图书,他们的身心健康将受到难以弥补的伤害。

(四)、没有切实有效的阅读方法。有一部分学生即使有阅读的兴趣但不知如何阅读。当前中学生希望通过阅读来促进自己的学习,但是没有切实有效的阅读方法是学生阅读又一个的“拦路虎”。

我们能为学生做些什么?我思考了一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力求丰富学校图书室的藏书,并且紧跟时代要求更换图书。

学校图书馆并不是将书买回来上架就可以了,必须根据读者的需求,时代的发展及时地调整藏书。鉴于文学作品,尤其是中外名著对学生陶冶情操、健全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保证文学类书籍占所占比例在30%以上。同时应牢牢把关,禁止一些“口袋书”、妖魔鬼怪恐怖类图书,尤其是暴力、黄色的有害读物进入图书室,也应严禁武侠、言情、卡通漫画类图书进校园。

(二)结合中学生阅读状况,开展阅读指导,引导中学生进行探究式阅读。

(1)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首先我们应该让学生感觉到——阅读是一种找寻美和欣赏美的旅程。我们可以根据中学生阅读的特征,举办各种类型的阅读课或阅读讲座。引导学生理解作品所反映的不同时代背景下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所包含的深刻思想内容以及卓越的艺术成就,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产生美的追求,提高文化修养和欣赏水平,从而培养健康的阅读兴趣。也可以创办“班级读书角”,利用中学生的从众心理,掀起一股读书的热潮。

(2)给学生创造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可以开展读书会、书评、演讲比赛等活动,吸引学生的参与,使他们在这些活动中获得一种成就感,从而消除阅读中没有“成就感”的自卑失望的情绪。也可以营造一种“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书好读”的氛围,吸引他们去追求一种高层次的阅读享受。

(3)注重阅读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鉴赏能力。具有恒久生命力的经典名著凝结了人类的智慧,对人类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阅读这样的书籍,对健全中学生的人格和陶冶他们的情操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除了开展读书会,在会员中讨论交流读书的乐趣和收获以外,还在广大学生和教师中开展了“好书推荐”活动。真正做到“好书大家看,好书大家评”。有创意的学生还给推荐文稿配上各种各样的背景和插图,其活泼的形式和新颖的内容吸引了很多读者的目光。

(4)积极指导学生上网正确浏览网页,让学生在浩如烟海的互联网中迅速寻找自己需要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