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中生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同时也有较强的叛逆性,在班主任工作中因势利导,注意工作的艺术,有利于他们学业的完成和身心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 高中班主任 学习气氛 健康发展
高中年级的学生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叛逆性,而高中阶段的班主任与他们朝夕相处,既是朋友,又是师长,对他们具有引导的作用,更负有管理的责职。因此班主任工作的合理与得当对高中班集体学习气氛的形成,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下面我结合自身在高中近十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谈谈高中班主任工作的艺术,以便得到同仁们的指导。
一、领导艺术
实践证明,良好的班集体的形成得益于班主任的正确组织和引导,要想把学生引导到健康的轨道上来则要讲究一定的领导艺术。
(一)学生为主体,班主任为主导的工作艺术。
高中学生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一定的社会阅历,通过长期的社会接触也有了初步的世界观,在思维上日趋理性,同时由于对社会的认识只是表面的、肤浅的,容易受到一些不正确的风气和不健康的思想影响,心理具有不稳定性。基于上述的特点,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和认识,对他们已具有的良好的习惯和品质时时加以肯定和维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学生干部设置和分工艺术。
由于班主任的社会生活圈和认知与学生在客观上存在差距,再加上班主任工作细而杂,使得班主任在工作时间上有滞后性,甚至有些问题不能及时发现,被学生善意或刻意欺骗,最终导致班主任工作的失误和被动。因此,班主任一定要组建一支强有力的学生干部队伍,让他们作为班主任的助手参与班级管理。
在高中生干部的选拨上要坚持分尖培养的观点,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把他们培养成学术性的人才或管理型人才。对学习特别有兴趣,在某些科目上有天赋的学生把他们选为学科代表,以维护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发挥学科的带头和榜样作用,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也有利于科任教师的教学和学法的开展。另外,对于管理型的班干部,班主任要从多方面观察、了解学生,发现他们的个性特长,有针对性地安排班级职务,做到知人善任,分工明确具体。其次,应制定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从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纪律等方面制定明确而又切实可行的目标,使学生有章可循,照章行事,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也便于班干部管理。最后,要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全员参与,让每一个人都成为良好行为规范的管理者和执行者。
二、教育艺术
教育过程是一种艺术,应该按教育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因此,我们在班主任工作中虽然各个方面的工作都要抓,但要着重抓各个时期的重点工作。
(一)班主任要努力成为学生的“好习惯养成的牵引者”。
教育是一种早期习惯的养成,是良好习惯的延伸和巩固,是不良习惯的纠正。因此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品质是教育工作者终身的追求,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包括生活上的习惯、学习上的习惯和行为上的习惯,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相对成熟了,但自我约束的能力比较差,容易沾染上一些不良习气,进一步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时间长了,纪律和班规的作用就弱化了,整个班级很可能成为一盘散沙。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是不会很好成长的,所以良好的习惯培养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
(二)班主任要努力成为学生的“学习效率最优缔造者”。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职责就是在学校获得文化和知识,让学生把学习搞好是每一个班主任的最主要的工作。怎样才能搞好学习呢?根据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要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动机、方法和知识。第一,根据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需要,以及时代的要求给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再给合每一个学生自身的能力、爱好和家庭的历史、家长的期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使他们内心充满一种上进的欲望,就像一个上足了燃料、准备点火的火箭。第二,在努力了以后,由于各自的能力不同,有的学生由于方法的不当,往往在效果上不理想,就是成绩好的同学也会有困惑的感觉,这说明学生的学习方法与高中阶段的课程已经有了一种差距。班主任要结合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在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学习品质、毅志等多个方面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和思想上的开导。特别要指出的是现在高中课程的设制采用的是模块的形式,因而知识间的连贯性就没那么强了,这就要求学生进行阶段性的复习,以便更好地巩固。
(三)班主任要努力成为学生的“心理医生”。
由于高中生处在青春期,情绪比较容易波动,加上高中课程紧,压力大,容易出现种种的心理问题,有学习上的,也有生理上的,还有家庭方面的。这些都要求班主任及时发现问题,适时开导、帮助他们,让他们从困惑和不解中走出来,从而身心健康地发展。
三、言谈艺术
谈话是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感情,对学生实行教育的重要手段。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要经常与学生谈话、交心。谈话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班主任应该认真研究与学生谈话的技巧,讲究谈话的艺术,以促使自己对学生的谈话工作行之有效。
(一)个别交流——要区别对待,不要千篇一律。
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权威”人物,对学生的一言一行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在与学生交往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区别对待,为了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和不同的兴趣、需要、能力和气质特征,班主任必须尽可能地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特点和不同阶段区别对待,加以正确引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最好的发展。
(二)局部交流——要注意激励帮助,不要冷嘲热讽。
在一个班集体中由于爱好、兴趣的不同,加上学习的品质、毅志、基础的不同,学生的发展就不可能是一个模式。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我们固然要多接近,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我们也不要忽视。著名的教育者魏书生告诫我们:“不要轻视后进生,他们可能是学校未来的赞助商。”在谈话中对于不同的个体都要尊重、鼓励,这样有助于个体的发展,也有利于班集体的发展。
(三)集体交流——要求团结友爱,强化竞争意识。
只有团结、向上、友爱、富有同情心和爱心的班集体才能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因此有必要带学生去进行一定的社区活动,如担任交通协管员,社区自愿者,等等,同时在班集体里举行一些内部的活动,如学习交流、演讲比赛、文艺活动、体育活动、效外活动、野炊活动等,这些集体的交流能起到增进学生的感情、提升集体的凝聚力的作用,达到了培养学生个人健康成长的目的。
四、情感艺术
艺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性表现,任何艺术表现形式都包含着特定的情感和思想。班主任管理班级,就要包括特定的情感和思想,只有和学生情感融洽,交流畅通,才会带出一个朝气蓬勃、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五、倾听艺术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要具备一定的倾听艺术,即倾听的方式和技巧,有利于班级管理和学生学习生活的健康开展。
总之,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责任重大,班主任在开展工作时要有耐心、信心、恒心,更要讲究工作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