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让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实践中成长

时间:2015/3/13

班主任的专业成长,既要依靠理论学习,又要依靠在教育实践中的学习。离开了教育实践及班主任在实践中产生的感悟、反思、体验、理解,班主任的专业成长就成了“纸上谈兵”。教育实践不仅能帮助班主任增长知识、积累经验、提高能力,而且能促使班主任自觉地塑造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完善的道德人格。魏书生、李镇西、窦桂梅等优秀班主任就是在教育实践中成长起来的。窦桂梅老师的体验就是最好的佐证:“我深深地感谢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因为我和学生们一起成长着,我时时感受到这种成长的幸福和快乐。”班主任的教育实践大多是在班集体建设中进行的。在班集体建设实践中,要实现班主任的专业成长与可持续发展,每一个班主任乃至整个学校就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致力于建设优良的班集体文化,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班主任是班集体建设的主心骨,而班集体又会影响班主任和每个学生,显示出强大的教育功能。正如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班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客体,而且是教育的主体,他认为,“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成为强大的教育力量”,“不管用什么样的劝说,也做不到真正组织起来的集体所能做到的一切”。班集体的教育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本体功能和激励功能。在班集体中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是班集体独特的功能,只要班集体存在就有集体意识、集体精神的生成与发展,这就是班集体的本体功能。除此之外,班集体的教育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对师生的激发、同化、驱动上,这就是班集体作为“激励场”所具有的激励功能。班集体激励功能之所以能发挥作用,实质上是班集体文化在推动。指向明确、感染力强的班集体文化是班集体教育功能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班集体文化作为师生共同拥有的群体心理和群体行为方式的体现,其生成和发展是师生共同创建的结果;班集体文化对包括班主任在内的所有班集体成员都会产生影响。可以说,师生在共同营造班集体文化的同时,班集体文化也在熏陶、影响着师生。

不同风格的班集体文化会对班主任产生不同的影响。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文化会进一步强化班主任的进取意识;充满关爱精神的班集体文化会进一步丰富班主任的情感世界;洋溢着自由、和谐的现代气息的班集体文化会进一步提升班主任的民主意识;倡导个性、民主的班集体文化会进一步激发班主任的创新精神……班集体文化建设得越好,越体现时代精神,建设水平越高,对班主任的教育作用就越大,对班主任的个人影响就越深远。为此,要想使班集体建设实践为班主任的专业成长发挥更大的作用,学校就要引领班主任深入开展建设优良班集体文化的活动。

在班集体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全力抓好班集体精神的培育。班集体精神是班集体文化的主导价值取向,它是班集体全体成员为之奋斗的目标和共同的价值追求,是班集体文化的核心。培育班集体精神,首先要抓好班训建设。如,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宏志班”的班训就是一句口号——“特别有礼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有志气,特别有作为”。班训的确立要以素质教育提倡的全面发展理念为依据,要符合班集体成员(包括班主任)的发展特点,要有鲜明的个性。其次,要抓好班集体舆论建设。抓舆论建设就要建立健全舆论阵地,如班内的宣传栏、黑板报、评比表等。要运用评价导向有效地形成“班兴我荣,班衰我耻”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发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的班集体舆论。最后,要抓好班风建设。班风是班集体中大多数成员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总和。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就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认同感、责任感。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在班集体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无论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建设,还是班集体精神的培育,都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这是因为班主任是建设班集体文化的灵魂人物,班主任的品行、智慧、人格魅力和个性风采是制约班集体文化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从一定意义上讲,班集体文化的品位就是班主任人格的缩影。班主任在建设班集体文化过程中的特殊作用要求班主任将自身的人格、智慧融入班集体文化建设的全程之中,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班主任提高自我修养的过程,也是班主任专业素养不断升华的过程,这体现了班集体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班主任要在班集体建设实践中学习与反思,促进自身成长

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实践中的学习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向自己的学生学习。美国社会学家米德指出,人类社会已发展到“并喻文化”(同辈人互相学习)时代,“后喻文化”(长辈向晚辈学习)现象也初露端倪。长辈与晚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已渐成风尚。从教育的实际看,学生是宝贵的资源,学生是无尽的矿藏,学生是一本本“无字的书”。班主任要勇于和善于向自己的学生学习,和他们一起成长。二是向自己的同行学习。班主任的专业成长,不仅要依靠个人的努力,还必须依靠班主任团队整体素质的提高。马卡连柯说:“无论哪一位教师,都不能单独地进行工作,不能作个人冒险,而应当成为集体智能的一分子。”班主任应积极主动地向其他教师学习。三是把班集体建设实践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对象,边实践,边研究,边思考。教育实践是智慧的源泉,班主任要把鲜活生动的班集体建设实践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对象,进行深刻的反思、感悟、理解、体验,以实现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有机融合,实现班主任专业精神、专业能力、专业知识的升华。

除了多方学习,班主任还要在班集体建设实践中进行反思。《难忘的心灵交汇》是一篇描述班主任在实践中学习、反思的典型案例。案例中的班主任和学生们为班里的孤儿小云举办生日晚会。在晚会上,小云突然“失踪”了。被大家找到后,小云望着目光中满是关切的班主任和同学们,深深地鞠了一躬,说:“我感谢你们,但你们想过没有,如果我缺少什么你们就给我什么,我不就成了精神乞丐了吗?我还有什么自尊可言呢?”小云的这番话引起了班主任的反思:不仅要帮助学生摆脱困境,更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才是真正的精神关怀。这则案例告诉我们:班主任要想真正走入学生的心灵,就必须适时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只有不断反思,才能增强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可持续性。

三、学校要营造浓郁的班集体研究氛围,推动班主任的专业成长进程

实现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实践中的专业成长,无论是仰赖班集体文化的熏陶、影响,还是依靠班主任自身的学习与反思,都需要学校的引领,单靠班主任孤军奋战是远远不够的。要让班集体产生更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就必须致力于构建现代班集体。现代班集体的主要特征有三:一是主导的价值取向的形成,二是师生个性的张扬,三是民主和谐的班集体文化的营建。现代班集体是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最佳场所,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最佳舞台。要建设这样的班集体,学校就必须营造浓郁的研究氛围,如,引导全校教师积极参与班集体建设研究,建立鲜明的评价导向机制,探索和实施完善的学习、研讨制度等。学校的引领也是班集体建设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然,学校创设的优良的外部环境是对班集体建设的极大支持,更为班主任的专业成长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另外,学校要为班主任提供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进修的机会,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及各种学习资料;为班主任创设学术交流平台,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学生情况分析、治班经验介绍、热点难点问题探讨等论坛式会议。有学校的积极引领,班集体文化的熏陶、影响,再加上班主任自身的学习与反思,广大班主任一定能在班集体建设的实践中,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