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校长要在管理实践中学会反思

时间:2015/3/14
校长的管理实践反思是指校长对自己管理学校的过程及其效果进行反省式的深入思考,管理中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并通过自我学习以及与他人之间的合作谈论,探求学校管理规律,改进管理方式、转变管理行为,从而提高管理绩效,形成规范、有序、优质、高效的学校管理运行机制。
一、 校长应具有行动反思的人格特征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使得校长所面临的管理问题越来越具有创造性、整合性和不 可预见性。校长能否应对这些挑战并取得主动,主要取决于校长能够在发展与变革的激流中不断自我修正情景目标、自我调整文化结构、自我调控行为方式等,从而适应变革,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并获得人格的发展。其关键在于校长要善于反思,成为一个具有行动反思人格特征的人。通常的看,具有行动反思人格特征的人,在价值观念、情感倾向和行为方式上有这么几个特征:其一,非尊奉注意的意识、富有不断进取和创新的精神以及以问题为中心的认识和行为态度;其二,自主而不依赖于环境、民主却又独立,以借鉴为基础但注意作出判断的性格结构;其三,不断将自己的思想转化为行动并在行动中进行自觉的反思、广泛的比较,积极地修正自己的行为;其四,明确自己的行为目标和意义,发挥自身优势且努力朝着目标行动。同时又能不断地吸取他人有益的经验与想法,修正自己行为;其五,具有自我开发潜能实现某种目标的倾向,并以次进行自我评价。
二、 在反思中树立现代教育思想
按照黑格尔的说法,反思就是"跟在事实的后面反复思考","以思想本身为内容,力 求思想自觉为思想。"校长的实践反思首先要把指导自己行动的教育思想当作自己思维的对象和内容,在自我意识活动中自觉地返回自己,从而不断得超越自己。当前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面向新世纪的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探索和创造,不能仅凭以往的经验,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求和改进。对校长来说,重要的是如何在教育改革实践中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思想,并通过对自己的管理活动的观察和实践反思,发现自己的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之间的差距,不断积累新鲜经验,扎实而大胆地向着现代教育进行新的探索,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三、 用反思更新管理知识结构
系统论认为知识是一种信息,对这种信息仅靠一次简单的"输入"是不能真正掌握的, 往往需要两次、三次,甚至更多次的"回炉",但每次"回炉"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不断的提炼和更新。这种"回炉提炼"的过程就是反思。它在建构校长管理知识中的作用表现为:其一,反思必须凭借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因而,它有利于校长对新旧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和整理归类,有利于校长真正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更新管理知识结构;其二,反思是校长对自己的管理思维与管理过程的再思考,校长在反思中可以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修改和提炼自己的管理策略,加深对某一管理策略的认识和理解;其三,反思可以促使校长的认识由指向问题转移到指向自己的认识加工过程,从而能使校长更好的监控、评价、调节、纠正自己的认知活动,提高其认知能力。
四、反思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反思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思考,上升为理性再指导实践。没有理论指导的行动是盲目的行动,校长要善于把实际管理经验与理论紧密结合起来,研究、探索学校管理中规律性的问题。通过"实践--认知--再实践--再认知"的循环反复的过程,寻求一条适合本学校实际和自身特点的改革思路,创造具有特色的办学思想和管理模式。
五、在反思中不断学习追求新知
实践反思不是闭门思过、苦思冥想,而是要在反思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要以管理实践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有目的、有系统地读一些书,借助前人的理论思考来研究实践中的问题。按照"经验性学习"理论,学习如能从自我问题开始,有针对性地学,则有利于增强学习的效果;按照"情境性认知"理论,学习应在学习者相关的情境中发生,对于校长来说,则应结合自己管理活动的实际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更容易接纳,更有兴趣,也更具有效果。校长应当很好地把反思与学习结合起来,不断地提高反思的理论层次,增长知识和才干,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