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马骏,研究生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学区党总支书记、管委会主任、呼家楼中心小学校长。同时兼任北师大教育家书院兼职研究员、中华伦理道德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理事、北京市民族教育研究会理事、朝阳教育分院兼职讲师、霍懋征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劳模协会副会长等。
在马骏的办公室里有一张茶几,不忙的时候,她喜欢邀请教师一起品茶。时间虽短,茶器的选择、茶叶的冲泡一一合乎茶道,绝不将就。她说,从一个教师对待生活的态度上,可以读出他对教育的态度。对品质有追求的教师,不会容忍自己的教育水平低。
环境育人,创造属于师生自己的校园
马骏说,学校应当成为书院,让师生向往;教师应当有品位,让教育更有品质;学生应当成为有教养的中国娃,让华夏文明得以传承,而一个校长的职责,就是创设这样一个适合师生共同发展的氛围。
前不久,呼家楼中心小学完成了校园抗震加固工程。所有教学设施的安全性大幅提高的同时,校园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重新设计的校园环境,既有美术长廊,也有社团橱窗;既有世界知识陈列,也有“绿色小农庄”。马骏说,我们把抗震加固工程看作是一次重新审视和构建校园物质文化的机会,将学校的育人理念融入校园的设计中。通过美术长廊,让学生展示才华;通过采集和陈列世界知识,鼓励学生放眼世界;通过“绿色小农庄”开荒,教学生体会付出与收获……
在马骏看来,重新构建校园环境还是一次难得的教育机会。在校园环境改造期间,每处景观的设计从文字撰写到图片编辑,从景观介绍到内涵发掘,马骏都要求师生人人参与,人人动手。她说,只有这里的每一点构想、每一处布置都是师生亲身参与、合作设计、共同完成的,这里才是距离他们心灵最近的地方,才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校园。
文化育人,构建适合师生发展的校园文化
马骏说,当一个懵懂的孩子经过学校的教育,最终成为一名知书达理、阳光健康的社会人后,在他的记忆深处能够回忆起老师慈母般的微笑、同学兄妹般的感情以及校园“家”一般的温暖时,我们会发现,在他背后所隐藏的一定是学校成功的办学理念以及润化于心的优秀校园文化。我们希望建构一所书香型学校,通过文化的力量去感染、熏陶和影响这里的每一个人。让师生的生命素质因为书香文化的熏陶得以升华,希望教师因为文化的浸润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一个有品位的人,一个有追求的人;希望学生在这种书香教育的滋润下成为一个阳光的孩子,一个有书卷气质的优雅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中国娃。
在马骏的主持下,呼家楼中心小学通过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元素的环境体系;以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创编的“炎黄传承”校本教材体系;以剪纸、面塑、书法、古诗文诵读、民族体育等为内容的课程体系;以“孝行月”、“红领巾论坛”等为主题的活动体系,以小学生思想道德评价手册和小学生成长报告单为途径的评价体系,形成了立体多元的“炎黄传承”特色文化体系,为学生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礼教育,让师生在互动中提升文化素养
作为“三礼教育”的发源地,呼家楼中心小学在开设基本礼仪必修课和现代礼仪、国际礼仪选修课的同时,不断通过“课堂训练、家庭实践、社会检验”的途径和方法,为学生积极营造掌握礼仪、践行礼仪的环境与平台,促使师生在参与互动中不断提升文化素养。
马骏说,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创设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实现学生的自主、个性、全面的发展”这一教育理念,已经贯彻在学校管理及教师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我提倡享受教育的幸福,这是教育的一种境界。在创设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引领下,我们的孩子收获着阳光与自信、习惯与健康、快乐与发展;我们的老师收获着幸福与智慧、轻松与品味、专业与成长;我们的学校更收获着底蕴与传承、激情与创新、文化与发展。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与付出后,这些多彩的收获定将汇成一条条美丽的彩虹,成为全校师生心中共同的美好记忆,成为学校文化办学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