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浅谈如何做个成熟的学校管理者

时间:2015/3/19

一所学校的发展同学校的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学校的管理是由管理者、管理的手段、管理的对象等因素组成的。学校管理的各个层次中,校长是管理中的最高层次,是学校管理中的首要管理者。学校能否迅速发展,教学质量能否尽快提高,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校长的管理水平。如何提高校长的管理艺术做个成熟的学校管理者呢?笔者认为要把握以下四个管理原则和八条具体措施:

一、学校的管理必须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既要形成一定的风格,又要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制度性与情感性的管理 要办好一所学校必须根据“教育法”与“教师法”等切合实际制定出各类规章制度,成为学校的“法”,以“法”治校,教职工在“法”面前人人平等,这是硬管理,是管理一所学校的重要手段,但只“抓制度” 的硬管理是不完善的,还应有情感投资,即“关心人”的软管理。作为学校管理者应该记住:会管理的,管教师的“心房”。校长要学会人性化管理,给压力,更要给宽容!现代学校管理必须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学校管理者要了解教师的需要,理解和尊重教师的劳动,尊重他们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认识、正确估计他们的作用。要从内心上去激励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不是用过程和形式去限制他们创造性的发挥。学校管理者要增强服务意识,变权力管理为服务管理,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在生活上要尽可能多地关心和理解教师,努力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重视对教师进行情感投资。学校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实际,关心教师的疾苦,关心教师子女入托、入学和学业进步,关心教师的家庭和睦幸福;关心教师本人,并对配偶及父母的病痛及安危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以便教师能全身心投入工作,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公平性与竞争性的管理 学校要引入竞争性的机制,才能激励教工争先恐后地努力工作,但竞争必须建立在同一起跑线上,生源情况、带班的教师水平、设备条件基本相近,才能对同事形成压力,产生动力,使之去努力争先。对他们的考核要同一个起点、同一个标准对德、能、勤、绩全面考核;进行奖惩(包括奖金、荣誉、赏识等);才能达到受奖的光荣。论功奖励,就必须公平准确,人在感到不公平时激愤的情绪就会产生,为了发泄这种情绪,就会找有关领导说理或发牢骚、泄怒气、制造人际矛盾,甚至消极怠工。公平是产生竞争的基础,是激励人与同行争高低的起跑线。公平是手段,竞争才是目的。要让教职工去想 方设法搞好自己的教育和教学工作,那在决策上就必须具有公平性,在学校的整体上才能产生和谐竞争效应。

综合性与单一性的管理 单一性的某个时期的目标管理、某项活动的管理、某个层次的管理、都是局部的、个别的管理,必须把每一个单一的管理认认真真地抓好,才能保证把综合性的整体的管理搞好。因此,综合性管理是各类单一性管理的集中体现,单一性管理是综合性管理的基础和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学校要想发展,必须以教学为中心,安排学校各项工作,使学校各项工作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协调运转,学校上至校长书记,下至教师职工,目标明确、职责清楚,部门分工、层次分工、人事分工,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互相衔接,及时协调,上下畅通。学校还要利用社会上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地排除消极因素,增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作用的协调性,形成综合性教育管理,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了学校发展,以综合性的管理从学校的整体发展上提出奋斗目标,统一指挥,领导做领导的事,各层次做各层次的事,分工不分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达到综合协调的最佳管理效果。

民主性与集中性的管理 学校管理中要定制度,要处理解决好各种矛盾,需要决策。怎样协调各方面的冲突,需要决策;从这个意 义上讲,管理就是决策。那么,通过什么形式决策呢?这就是必须坚持民主性原则。学校管理者要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依靠广大教工办学,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形成群体压力,迫使群体中有消极和不良行为的人在大家的压力下“从众”。同时由于群体参与,人们的自尊心得到满足,所以对共同决定的计划和目标形成较高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当然在体现民主性的过程中要及时引导,把正确的意见集中起来,形成群体的主导意见,不能使“小团体意识”干扰了主要目标,管理者要针对不同情况,运用积极的群体决策,形成群体动力与凝聚力,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奋斗目标,以提高管理效率。

二、成熟的学校管理者既要有与时代同步的前瞻性眼光,又要有实事求是、量力而为的务实精神。

(一)制定适当的目标

每一个成熟管理者都有有一个具体的目标,并且愿意为目标努力,这个目标不能定得太高而达不到,它必须适度的激励,同时成熟的管理者知道完成任何事情都要付出代价,不可能无中生有。成熟的管理者也明白资源是有限的,资金、人力、时间等各种资源一定得按照完成目标的先后次序分配好。

(二)拥有足够的自信

一个成熟的管理者能接受决策,采取行动实行的责任,他不能故意将困难决策拖到最后才做,也不能请上司代做。从经验中得知,管理者往往不能等所有事情都清楚时再做决策,他通常得在资料情报不足的情况下做决定,所以管理者的经验和判断力也是很重要的。成塾管理者对自己做决策和实行能力必须有足够的信心,一个成熟的管理者并不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会在最佳方法和现实环境二者之间取得妥协,因为往往最佳方法是无法实行的。

(三)要善于从别人中获得帮助

管理者是透过别人而使工作完成的人,所以一个成熟的管理者必须能接受别人的帮助。授权可被定义为委托权力和责任给他人,所有有关管理的书都有说管理者应授权给下属,但是许多管理者认为授权是很难做到的事情,主要是怕别人做的没有自己做的好,一个成熟的管理者就知道自己并不能做全部事情,所以能谦虚的接受别人帮助,同时适当的表达他对别人帮助的感谢。

(四)驾驭激励与控制的艺术

一个成熟的管理者必须懂得如何激励和控制自己,有时候甚至要强迫自己去做困难、不愉快但必须去做的事,小孩子做事喜欢别人奖励,成人就必须学习在奖励较少的环境中完成工作,多数成人都是靠自我激励来完成工作,控制自己的脾气是对管理者的一种挑战,幼稚常会造成无理性的行为而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一个容易发脾气的管理者,最先学习的应该是控制自己的脾气。

(五)充分、合理利用时间

时间是有限的资源,一个成熟的管理者必须谨慎的分配时间于他所希望完成的计划中,往往在做某个号召时会牺牲完成另一件事的机会,最节省时间的办法就是不去做那些不需要完成的事,成熟的管理者能够区分紧急的事和重要的事,因为紧急有事不见得是重要的事,而重要的事又不见得会是紧急的事。一个管理者只应该做在他权力范围内的活动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沟通意见,其他的活动可以授权给下属做,成熟的管理者有用不着浪费时间在假造借口,参加无意义的争论和详察细审下属的工作上,他很清楚自己和别人一样都只有24小时,要做他真正想做也应该做的事。

(六)把握自我情绪

成熟的管理者对应付挫折,失望,压力都有一套方法,每一个人都会不时碰到些麻烦事,如何处理这些麻烦事就看其情绪的成熟度而定了,成熟管理者的情绪很少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变动。

(七)重视现在

成熟的管理者重视在的问题和关系,虽然他要靠过去累积的经验做现在的指引,但他并不会毫无创造的模仿,当然他也不会对未来充满幻想或是无根据的恐惧,成熟的管理者知道他只能利用现在,所以尽量利用每天增加自己的智慧。

(八)自我发展和自我评价

成熟的管理者能适当而且客观的对自我表现评价,他明白没有人是完美的,只有成熟的人勇敢的认错,了解自己的缺点,这种认识就是成长和改进的起点。成熟的一部分是原谅他人的错误,自我的责备和怀疑是自我发展的一大阻碍,一个成熟的定理者希望自己能够成长。就必须针对自己的缺点,配合自己的能力,设计一系列的改正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