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新课堂,我的成长路——集体备课促我成长

时间:2015/3/23

近几年来,随着洋思、杜郎口等有特色的课堂模式学习高潮的掀起,“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课堂模式正在不断地深入广大教师的课堂。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题,是学习的主体,教室是学生学习的舞台。教师要少讲、精讲,越是优秀的教师,他就讲得越少。有些教师就会提出:课堂都交给了学生,那还要教师干什么?其实这种想法是错的,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的学习,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洋思中学的校长蔡林森说过: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具体过程中,就如同汽车进入高速公路,如没有引桥就上不去,如没有路标,就可能上岔路,教师就要当“引桥”、“路标”,发挥好主导作用,这是学生学得好的前提。教师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转换主讲的的角色,在这场教学的改革过程中,也给了教师磨练、成长的机会。我就是在这场教学改革中成长起来的,而且受益匪浅。
【一次公开课】
在一次校级公开课上,学校领导对我们第一批课模达标验收的教师特别重视,还特邀各校生物骨干教师进行听课指导,为此,我精心准备了“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这节课的导学案和相关的课件资源,并安排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一、自主学习(15分钟)
根据课本70-75页的内容,学生完成导学案第一部分的自主预习,然后分小组到台上板演预习成果,其他小组进行纠正评分。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20分钟)
结合多媒体上的图片,分小组完成对课本73页几项食品制作所用到的细菌、真菌和保存方法的交流、探讨,并在班级内进行展示。
三、当堂检测(10分钟)
【一次公开课存在的问题】

整节课虽然进行得顺利,条理清晰,但课堂中暴露出许多问题:
1、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有时教室鸦雀无声,出现教师讲解多,学生倾听多的现象,学生没有真正地动起来。2、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几乎停留于形式,许多学生只顾自己思考,基本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与合作,没有发挥小组长和小组的合作优势。3、学生展示的面不够广,暴露出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不到位,以至于无法展现自我,而且时间前松后紧,当堂检测很仓促。
【一次教研后的集体备课】    
这节课虽然教学任务完成,但课堂的学习效率不高。针对这堂课出现的种种问题,各学校的生物老师马上帮我出谋献策。
樟塘中学林老师:由于时间有限,学生课前预习不够充分,对课本文字不熟悉,解读不够,导致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不知道学习什么,没有生成具体的问题,从而不能很好地和其他同伴交流、讨论,也不能很好地请教其他同学。针对自主预习情况,我建议可以课前播放教师参考书里的节选视频,帮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初步的浏览,视频的播放比起静态的文字阅读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西埔中学李老师:很多老师提到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几乎停留于形式,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这个环节当中,我认为对小组长的培训是不可忽视的,本班级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感受不到“领头羊”效应,因此,也没有“兵教兵、兵强兵”的氛围,也就出现冷场的现象。
一中林老师:本节课是堂生活课,亮点在于课件的制作非常精美,那些食品让人看了都垂涎欲滴,若让学生来作为导购员,分小组介绍各种食品的制作原理和食品的保存方法,老师就不会有包办的机会。老师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和培训,要相信学生,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做。
三中王老师:这节课也可以把真实的食品带进课堂,代替屏幕上呈现的图片,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个人反思】     
通过学校领导在理论上的指导和各位老师在专业上的建议,我进行了自我反思,我想自己对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认识。而对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实施,还不够深入地理解与运用,课堂中还有许多待改进的地方:
1、导学案不要成为学生的文字负担,对导学案要精心地设计,特别是自主预习部分不能是简单地要学生对照课本内容进行填空,应该有一定的归纳和精简,这样才能起到导学的作用。
2、在学习小组的建设中,不能只是简单地将学生分成几组,要对小组长加以培训,使得小组长在学习中能够取代教师,起到导学引领的作用,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起到帮学作用,对于小组的其他同学,要指导他们积极地加入到小组学习中。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小组合作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可行性和探究性,因此除了深入地备教材,还要备学生。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物学是贴近生活的一门科学,应该通过各种实验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收集资料,以丰富学生对生物学的感性认识,就像王春易老师说的“应该把生物课上成真正的生命课和生活课”,“要将生物教室变成一个生物学科博物馆,让学生能够现场观察,能够现场动手,知行合一,学做一体”。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介绍的是生物技术方面的内容,里面涉及到许多食品的制作和原理,“我何不把这堂课上成一节丰富的导购美食课”,就这样,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我脑海里形成。
于是,我和同校的王老师进行了第二次备课,共同探讨导学案的设计、编写,小组长的培训及任务的分配和课程资源的收集准备等等,并进行二度上课。
【二次备课后的教学片断】
一、自主预习
1、结合多媒体播放本节课的节选视频,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初步的认识,视频和语言的解说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阅读课本70—75页的内容完成下列知识点
(一)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二) 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防止食品腐败的主要原理是?
(三)对细菌、真菌的利用还可体现在哪些方面?
葡萄酒
醋
{本环节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课本的文字进行阅读归纳,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字的能力。}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角色扮演:“我是一位小小食品推销员”
每个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 ,结合课文内容,课前收集各种与细菌、真菌有关的食品,向顾客们推销介绍自己的食品(介绍内容:所利用到的细菌、真菌,食品的保存方法或原理等)每个小组摆满各式各样的食品,琳琅满目。
牛奶组:亲爱的顾客们,这里看,这里瞧吧,这里是奶制品专柜,纯牛奶、酸奶、羊奶、优酸乳、AD钙奶应有尽有,现在特别介绍酸奶,它是利用乳酸菌使牛奶发酵形成酸奶的,运用“巴氏消毒法”的高温灭菌原理,新鲜、安全,它口味纯正,营养价值高还有调节肠胃的功能,是一款不可多得的奶制品,一瓶2.5元(全班笑)
酒水组:喝红酒品味人生,红葡萄酒,陈年佳酿,美酒飘香,我们的酒制品大部分利用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发酵,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酒精的过程。
饼干组: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馒头、面包、饼干是充饥的首选,我们也是利用酵母菌,但在有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发酵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果脯组:酸酸甜甜的话梅,甜蜜蜜的蜜饯,是旅游、送人的佳品,我们果脯类利用盐或糖的渗透法去掉水果中多余的水分精制而成。
综合组:我们广纳天下美食,有真空包装的大红袍,有脱水的香菇,晒制烟熏的腊肉、高温灭菌的罐头。
在每个小组解说的同时,同组的成员上台板书知识点:
牛奶——“巴斯德”消毒法(依据高温灭菌原理) 
肉酱—— 罐藏法(依据高温消毒和防止与细菌和真菌接触的原理) 
茶叶——真空包装法(依据破坏需氧菌类生存环境的原理) 
腊肉——晒制与烟熏法
咸鱼——腌制法、(依据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原理)
香菇——脱水法
果脯——渗透保存法 
学校领导和各学科的带头教师:“相同的内容不同的备课思路,呈现出不一样的学习场面”、“老师终于被赐坐冷板凳了,沉默是金啊”“学生这些演员演得好,那也是教师这个指导者导得棒”“敢于创新新型的课堂模式”“我们看到了活跃的课堂气氛,小组积极的合作学习,学生高涨的学习氛围”。
这节课,我得到了各位老师们的认可,并被积极推广。这节课的成功并不会让我沾沾自喜,因为这节课的苦劳是我,功劳还要归功于各位出谋献策的老师们。通过这次的观课、议课、备课、磨课,我深深地感受到集体备课的力量和好处,集体备课它具有集众人智慧,博采众家之长的优点,有利于我们将个人的智慧转化为集体优势,各个成员之间互惠互利相得益彰,使我们的教学过程真正达到最优化,共同提高教学质量,既实现资源共享又节省时间,为我们精心研究教材教法、学习专业知识提供了空间,对教师的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也可以避免走弯路。
每一所学校的生物教师人数并不多,也限制了集体备课的发挥,因此中心教研组的林各成老师还开通了一个公共的生物邮箱和微博、讨论群,以方便大家进行交流、探讨,也使我们生物校级的集体备课扩大到县级的集体备课,这对教师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也是教师富“水”添“花”的好方法。在这次课模改革过程中,我有过失败的尝试,也有成功的喜悦,失败让我不断地成长,成功让我更加成熟,也让课堂模式越来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