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做一名反思型教师的四项修炼

时间:2015/3/26

苏格拉底说:“未经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不信乎?传不习乎?”可见,反思之于人生的重大意义,尤其是作为从事教书育人大事的我们,更需要把反思融入到我们的工作中来,使之成为我们人生的一种常态。
反思,从一般意义来说,是回过头来思考之意,即回过头来思考我们教育的成与败、得与失,是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乃至教育细节的一种审视、推敲、质疑、批判、肯定等。但是要作为一名反思型教师,光从课后或事后一个方面去努力是不够的,它涵盖于我们教育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一个普通老师迈向反思型老师,需要经过以下四项修炼。
一是精于实践。实践是我们的教育工作本身,是我们反思的起点和主要对象,之所以称之为教育实践,而不是一般的教育工作,是因为教育本身的特殊性,教育实践拥有教师积极的教育情感和精益求精的科研精神。没有了情感的投入,我们的教育教学就变成了机械的知识传递和能力培养,就会少了很多的人情味,教育的过程就会变得分外的枯燥无味。没有精益求精的科研精神,教育无法科学规划学生的未来,就无法形成学生的学科思维与想象创造能力,就无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就无法保证课堂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
二是深于思考。思考是们对教育实践的理性审视。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常处于思考状态下,才算是一个真正的有思想有灵魂的人。作为教师,思考更应该成为我们人生的一种常态。要让思考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的各个时空。因为教育是一项极其复杂繁琐的事业,我们面对的又是常变常新学生,如果我们没有与时俱进的思考能力,就无法真正走进教育的核心,找到教育的真谛。大而言之,我们要不断思考新形势下的教育之道、教学之法,思考如何才能培养出时代所需的德才兼备之人。小而言之,我们要思考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我们该创设什么样的精景、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使课堂的效率最大化。
三是博于阅读。阅读是我们解决教育实践和教育思考中困惑的一个有效途径。作为有着两千多年教育文明史的中国,我们的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在阅读中找到解决的办法、受到思想的启发、得到可贵的灵感。这是阅读首要功效。其次,通过专业和经典阅读,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并内化为我们的人生修养,从而可以使我们站在人类文明的制高点来审视我们的教育,使我们的教育理念更加深厚,教育情感更加丰富,教育智慧更加充实,使们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备。在把阅读成果不断运用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要把阅读形成我们的一种内在需要,并把我们的这种内在需要变成我们的一种生活习惯,则我们的生命就会平添更多乐趣与精神享受。
四是勤于写作。写作,是我们教育实践、思考、阅读后的一种必然的积累沉淀方式。写作的内容可以是丰富多样的,教学实录、教育叙事、教育随笔、教学反思、教育读书笔记等等,主体可以不限,字数可以不限,重在一“勤”字。每天少则三五百字,多则三五千,日积月累,我们的教学经验的积累会越来越丰富。在这经验积累沉淀的过程中,我们的教学智慧越来越多,我们的教育理念会越来越明晰,我们的教学思路会越来越广阔,我们的专业化会越来越强,我们的进步会越来越快。
实践、思考、阅读、写作共同构成了一个反思型教师的能力基础,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 我们才有可能从普通教师走向优秀教师,并从优秀走向卓越,从教书匠走向教育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