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促进教师精神成长

时间:2015/3/30

学校文化是一种氛围,这种氛围就是适宜教师潜下心来教书、学生静下心来学习的氛围,就是激励学校全体师生为学校发展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氛围。厚重的学校文化是学校的内涵发展的主要载体,是学校内外形象的呈现和办学实力提升的象征,也是学校驱于良性发展的“催化剂”和“助推器” 更是教师精神成长的沃土。如何来加强文化的建设,促进教师的精神成长,谈一下几点个人观点:

 一、硬件建设,提高档次

校园的一花一草,一砖一石最能体现出学校的校园文化品位。干净整洁的校园卫生,优美幽雅的校园环境会让你如痴如醉,碧绿整齐的花草树木、新颖别致通道设计、个性化的校园标语、奇特的喷绘灯箱都能够深深吸引你的眼球,给人产生一种代表学校特色的心灵感受;丰富多彩的学生校园活动,体现出学生的精神状态和整体风貌,这也是学校校园文化的外在体现。当你走进学校,整个校园卫生干净清洁,无纸屑、无果皮、无痰迹、无杂草,校园标语鲜艳醒目,花坛布局合理,壁画、板报、广播、校训、校牌及各种场所标志场所应有尽有,教室有名人画像、标语、挂图、警句名言,盆花竞相开放,校服整齐划一,整个校园真正达到硬化、净化、美化、绿化,时时处处显示出校园充满一个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你会有什么感受?我想,大多数人第一感觉就是可以“用优雅的环境陶冶人”。北京大学未名湖畔,各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使人应接不暇;真可谓十步之内,必有佳境,“一塔湖图”给“北大人”留下多少美好的回忆。确实,校园的物质文化,时刻告诫警示着所有师生立言亦要立德,立德重于立言,你会更真切地感受到浓烈的文化氛围,同时学校形成高雅健康、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氛围,会使学校成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典范。

二、科学管理,提高效率

学校中的每一个人的一言一行都展示着学校的文化,每一项规章、制度、措施、决定,都包含着学校文化的内容,可以说学校文化无所不在。学校制度文化影响着学校的发展,也促进着学校精神文化的推进,学校精神文化所蕴涵的师生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通过一定的制度规范和活动形式逐步内化到教师学生言行之中。学校文化浸透在全体干部、师生员工的全部行为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反过来说,所有人的行为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折射出学校文化水平的高低。学校相关制度措施出台必须是经过民主的决策的,学校的成员才能模范的遵守,只有所有成员对建设优秀的学校文化认真呵护,维护学校文化建设中的每一个闪光点,才能达到学校工作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进而提升学校制度文化的效率,这也是学校每一个领导干部、各方面负责人、教职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科学领导,提高向心力

校长在思想深处树立服务意识,真正了解教师心中所想,为他们排忧解难,从内心深处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教师们需要善解人意的人文关怀,需要公平竞争的施展平台。倡导给教师“人本化”的关怀,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充分尊重、理解、信任、关心教师,努力为教师提供施展才华和开发潜能的机会,尽一切办法解决教师工作、生活、学习中的困难,使学校真正成为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乐园。同时在学校里营造一种自由开放、分享信息、人人平等的氛围,鼓励各种自发、非正式的交流沟通渠道。比如,娓娓道来的谈心,沙龙交流。校长和学校领导要时刻关注了解教师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需求,努力挖掘学校各种资源,尽可能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多为教师排忧解难,让他们时时能感受到学校领导的关爱。教师遇有困难、子女上学、婚丧嫁娶等,校长要主动关心、走访问候,送去学校领导的温暖;工作中,校长要诚心对待教师,热情服务教师,积极走进教师,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上的困境,为教师消除因工作产生的不良情绪,让教师有一个积极、乐观、稳定、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工作。这样有利于教师将个人的需求逐步与学校的发展目标趋于一致,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团队精神增强。

四、创设条件,调动积极性

教师的发展是教师自身幸福感的源泉,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校长要摈弃“论资排辈”的陈旧管理理念,合理整合学校资源,为教师争取机会,给教师脱颖而出的机会,为渴望成长、希望承担更大责任的青年才俊提供事业平台,真正落实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的理念。工作中要善于发现教师的长处,搭建各种平台,开发教师的潜能,采取各种激励办法,让教师大显身手,为教师成长和进步创造条件,让他们获得感受到自己的快速发展和健康的成长。安排工作时,要尽可能用其所长,投其所好,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让其在合适的岗位上发热发光。对擅长讲课的教学型教师,派他们到外地学习、听课,请名师为他们作师傅指导,推荐他们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比赛活动;对擅长科研的教师,学校为他们申请课题,允许他们组成科研组进行立项实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发掘教师的潜能,激发教师的热情,让教师幸福快乐成长,进而提升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

五、校风建设,挖掘潜力

校风校训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要素和高度凝结。校长是教师的表率,教师是学生阅读的道德书籍,学生是教育创新的实验田,师生形象是流动的精神文化。对于校长而言,要有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专门知识、专业情意、专业经验,以及对教育的发展了解和研究而形成的教育思想;对于教师而言,时刻按照课改的要求自觉做好观念的转变和知识的更新,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为宗旨,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育、热情关怀、真正做到“师心慈、师仪端、师风正、师志坚,师纪严、师德良、师学勤、师业精”。不论严冬酷暑,病床前有老师抚慰,困境中有老师帮扶,进步与落后都会有老师热情的激励和鞭策,恪尽职守、敬业奉献、爱生如子成为老师的一种人格背景和职业文化景观。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自然能够和谐自主发展,其精神面貌也就焕然一新。这样的学校文化也会潜移默化地转嫁在学生身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六、创建特色,提升品位

学生是特色发展的主角,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而且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和特长,张扬学生的个性,并进一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建设的实施主要应选择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种有益的系列活动,通过多种有益的系列活动实施特色发展。多年来,我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利用好当地的资源,开展扎实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每年举办的“学校文化艺术节”、“吉尼斯”深受师生们的喜爱;特别是我们学校的 “平湖市中小学水上安全教育基地“,在社会上有了广泛的影响和较高的知名度。我们当湖小学充分利用了学校附近的平湖大桥海事所,进行了系统的学生水上安全教育,包括学生参观海事所、听海事所的叔叔讲水上安全故事、邀请他们来校作报告等,这些活动每年都有,并且在2007年我校成功举办了全市性的主题实践活动“水-生命-安全”,平湖的“民声直通车”栏目作了专题的报道!!在社会上产生的广泛的影响,获得了家长们的认同!!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强化了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其健全的素质结构上留下鲜明的特征和印记。同时也体现的学校的特色,突现的学校的品味!!今年还获得了“全国安全教育先进学校”的殊荣!

总之,学校发展是第一要务,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创新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一所好的学校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时刻让师生感受到特色文化的激励和熏染,时刻激励师生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