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用宽容化解老教师心中的疙瘩

时间:2015/4/7

学校有一位老教师,非常要强,专业能力也不错,但因更年期,情绪不佳,专业发展也受到了影响,得到的重视和认可也大打折扣。

这位老教师在学校里总是牢骚最多、怪话连篇,对学生也是呵斥多、脾气大,引起了学校和家长的不满。

实际上,这位教师曾有一副热心肠,她在李烈刚进入实验二小工作的时候,曾经给予很多帮助。后来因为两人所教的年级不同,来往就少了,渐渐地也就远了。但在李烈心中,她是一个热心肠、有着很强专业能力的老大姐。

李烈在做副校长、主抓教学工作的时候,决定和这位昔日的老大姐进行一次深入的沟通。李烈去找她,刚跨进办公室门,这位昔日的老大姐就当着其他教师的面将风凉话甩了过来,毫无顾忌地将她所有的牢骚和风凉话一股脑地发泄出来,讲话语气非常刻薄。李烈的眼泪在眼眶里转,强忍着不流下来。

坚持着听她将牢骚发泄完,李烈说,王老师,我今天找您只想说两句话,第一,我知道您现在心里很不愉快,也知道您有很多意见。我想您这些牢骚、不愉快肯定有您的道理。但不管您怎么想,我只想跟您说,过去您给了我很多帮助,我永远会记着。虽然,后来这些年我没能和您在一组,但是我心里一直都记挂着那一切并深深地感激您。现在我做校长了,正好抓教学,您又是这么优秀的区级骨干教师,我希望能为您做些什么,让您愉快起来。

第二,我想告诉您,我刚来的时候,是您关心我,经常指导我备课,在帮助我的同时,还指导着组里的其他年轻教师。那个时候,您给我的印象是特别能干,特别热情,又特别善良,不是您现在这个样子。我心中那个美好的印象太深刻了,所以我希望现在看到的不是真正的您。我知道,而且我也相信,您也不希望就这样不愉快地退休。

说完这些心里话,李烈头也不回地跑回自己办公室,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除了自己的委屈,李烈分明还感到一种心痛,是什么使这位曾经热情、善良的老师变得如此刻薄难缠、不可理喻?事后,有人劝李烈,算了,她没几年就要退休了,由她去吧。但李烈认为,她要接近这位教师。

很快,李烈举办了一次 “ 老教师给青年教师说课 ” 的活动。李烈选定这位昔日的老大姐为低年级教师说课。如她所料,这位教师带着极大的情绪说: “ 我不干,你找张春华去吧!我比不了人家。 ”

李烈态度平和,但很坚决地说: “ 该找的我都找了,一个没落,而且大家都愉快地接受了,我希望您也能跟大家一样接受这次邀请。我认为您有资格、有能力做这次活动的指导教师。同时请您记住,我凭能力用人,该怎么对待我就会怎样对待。 ” 最后李烈还补充了一句, “ 机会我给您了,您别自己放弃。 ” 后来,李烈了解到她正在准备。

等到正式说课,李烈发现她准备得特别认真,而且毫无保留,讲得特别具体和实在,对于年轻教师非常有帮助。看到她那种投入、认真的劲头,李烈由衷地感到,无论怎样,这些老教师的内心是极其渴望得到认可和重视的。于是,不管这位老教师态度如何,李烈都坚持这样做下去,把指导青年教师和实习教师的培养工作交给她。

逐渐地,这位老教师开始变了,人变得心态平和了,有的时候还会主动找到李烈,反馈她所带的青年教师或者实习生的情况,话中满是赞扬。第二年,李烈全面主持学校工作,成立了一个教研室,把连同这位老教师在内的几位非常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一起安排进教研室,享受正主任级待遇,但不参与行政工作,全力以赴培养青年教师。现在,这些老教师工作很出色,每天走得很晚,用全部心血辅导青年教师,让人们充分感受到了他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位昔日的老大姐到退休年龄时也没有离开学校,超期 “ 服役 ” 了一年。她说,即使学校不给酬劳,她也愿意在二小继续干下去。

如何对待老教师这些昔日的 “ 功臣 ” ,是校长必须重视的问题。不可否认,随着一茬茬人员的更迭,年轻一代的新秀逐渐走上了前台,老教师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漠视。与曾经的荣耀与辉煌相比,一些老教师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失落感,对学校、对工作、对教育失去了曾经炽烈的热情,有着 “ 船到码头车到站 ” 的心理,仅仅保存一份 “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 的消极心理。

李烈的管理行为告诉我们,老教师不仅需要关爱、需要尊重,在其离开工作岗位之前,更需要拓展适合其能力发挥和价值体现的舞台。要做到这一点,校长必须正确面对老教师的失落,充分理解老教师,以自己的宽容去融化老教师的刻薄与无理。因为,老教师的 “ 刻薄难缠 ” 、 “ 不可理喻 ” 正是其无助的外在体现,是其害怕失去工作舞台的一个具体表现。

老教师们辛辛苦苦地工作了一辈子,在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因此,支持老年教师继续寻找和实现自身的价值,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是校长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但遗憾的是,很多校长在 “ 尊重 ” 老教师的同时,忙于寻找其继位者和接班人,有意无意地缩小其工作舞台。殊不知,给老教师提供更加充分地施展才华的舞台,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因为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才是人最高层次的需要,只有不断拓展其工作舞台,才能使其 “ 余热 ” 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使其人生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