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让仪式成为班级的图腾

时间:2014/1/2

常常与校长讨论这样的问题,求实特别在意学生的幸福感,快乐指数。为此学校做了大量的努力,创意了很多的活动。但是,我们清醒的知道,学校付出的再多,如果学生遇到一个强势的班主任,班级氛围冷漠,人际关系紧张,这个班级的学生是无法快乐的。

今天的毕洁老师给了我们带来了一顿丰盛的大餐,她的视频引起了许多老师的笑声。我知道,这是对她创意的一个鼓励,也是作为主持人的我想得到的效果。

这样的创意看似简单、甚至好玩,为什么你没有想到呢?思想决定行动,这样的活动一定是毕老师思想的结晶。

 

今年的九月份报到时,宋晓宇家长打来电话,说是小宇非要转学,不肯来报到,我一听,就知道小宇出了思想问题,这个小宇,不善言谈,不会交际,在我们班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为“寡人”。如今这“寡人”终于按捺不住寂寞,开始给我和家长出难题了,怎么办?

我告诉家长,先把孩子带到学校来,当面聊聊再说。小宇在爸爸妈妈哥哥三人的“押送”下,来到了我面前,满脸的悲戚和伤感,我看他可怜的样子,估计他有话不敢讲,就鼓励他讲真话,告诉我们为什么不想来求实了,小宇低头沉默了几分钟,终于吞吞吐吐地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他在自家院里有几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他们在一起很开心,在这却很孤单,所以想转学。听到这个原因,我大脑高速运转,忽然来了办法,我问小宇:“你在老家几个好朋友?”他说:“三个。”我笑了:“唉,不就三个好朋友吗?我保证在咱们班帮你交至少三个好朋友,而且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你就安心留下来学习,行吗?”没想到这句话真的起了效,小宇很快点了头。我到教室叫了三个和小宇性格比较接近的男孩,莫少聪、王峥岩、黄坤,讲明小宇的情况后,告诉他们希望他们和小宇结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互相关照,几个小家伙一听,欣然同意,跑到办公室就把小宇拽到教室了。小宇羞涩而又高兴地回头对爸爸妈妈说:“你们走吧。”

但据我对小宇的了解,我知道小宇的思想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小宇还需要我和同学们的继续关心,我先是找了班里的学生分拨谈话,让他们对小宇主动点、热情点,又告诉莫少聪他们三个一定要和小宇形影不离。安顿好小宇,我陷入了思考:初三的日子艰苦而枯燥,也许有小宇这种思想问题的不只他一个人,我何不因此开个班会,让每个孩子都多交几个好朋友,从而愉快的学习呢?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对学生的内心世界要了解得尽可能深一些,这是教育至关重要的事情”。我先私下里找女孩子聊,问她们需不需要我帮她们多交好朋友,女孩子们一听,说当然愿意啊,太好了。就连最开朗人缘最广的陈秋颖也激动地将我一下子抱起来,开心地说“力挺毕妈,毕妈女神。”

我就立即策划,我想:开班会交朋友只是一个形式,班会后他们之间的朋友关系牢固才是最重要的,于是我决定在班里举行一次像集体婚礼那样的集体友礼,我先帮他们买来了好朋友证书,告诉他们用一周的时间认真寻找自己信赖的好朋友,每人至少找两个,确定了好朋友人选之后几人一起到我那里登记,盖章,将来谁要是想解除朋友关系,必须到我那里办理离友手续,办手续必须有充足的理由,当然,我以调解为主。一周结束,每个孩子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并且到我那里领了证登了记。我又让他们放假时买好交换礼物返校时带到学校。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我们在草坪上举行了一次以“快乐六班集体友礼”为主题的别开生面的班会。

 

面对即将离开班级的学习一般的学生,一些班主任的方法是何乐而不为呢?而毕老师的方法是那么的温暖。

由于我们属于57—60人的大班制,所以我对中途转学离开学生持支持的态度,一般签字退钱就离开了,看着他们远去的身影,我很无奈,我知道等待他们的是更为艰难的学校生活。

很多年过去了,我发现了一个规律,某些班级的学生走的特别多,大约为12%左右,而有些班级不但不走一个,还增加了5%的学生。仅以南初二为例,原本平均57---58人的班级,现在最多班级人数和最低班级人数差距应该是6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一是一些强势的班主任拒绝接受转学生,而另外一些温和型的班主任就大量接受了这样的学生。班主任的接受与不接受之间,形成了一种境界差异。

  本以为走的多的班级情况一定会好些,增加学生的班级会弱点,但是,事实却恰好相反。

 

因为班级是一个大家庭,一个学生离开,对其他学生就是一种心灵的伤害,他会觉得这是一个没有集体意识,没有安全感的集体。

婚礼进行曲响起,集体友礼开始。

第一项:入场。主持人宣读每组好朋友名单,各组朋友依次入场。本来我们设计好的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入场姿势,像新人结婚一样手挽手入场,结果孩子们太激动了,手拉手的,搭肩的,蹦蹦跳跳的,什么入场动作都有,有的孩子是既激动又想在众目睽睽之下表现得端庄文雅,倒有点显得不自在了,我在旁边看着他们认真可爱的样子,一直乐得让眼角的皱纹大集合。

第二项:班主任宣读好朋友约定:好朋友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提醒,互相鼓励和支持,互相欣赏和吸引;好朋友懂得原谅和包容,勇于指正对方的缺点和错误并帮其改正;好朋友不在一起做坏事、说坏话;好朋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共同进步一起提高。我讲这段话的时候,看到每双眼睛都含着笑,都比以往更清澈。

第三项:好朋友互赠礼物。有的孩子赠送礼物时情不自禁地热烈拥抱,主持人看到他们开心的样子,随即来了个采访,被采访到的说的最多的就是:开心。

第四项:大家一起宣读好朋友誓言:我决心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相互理解,彼此信任。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他,在他迷茫的时候鼓励他,在他孤单的时候陪伴他,在他错误的时候提醒他。不离不弃,相互温暖。孩子们宣读誓言的时候,精神抖擞,笑容满面,感染的我也很想和他们一起宣誓。

第五项:代表发言。本来我们安排好的让朱子涵和张琬婷两个人发言,没料想孩子们太激动了,都想发表感想,连那个淡定低调哥王振坤也亮了相开了口,他讲话吞吞吐吐,下面的同学给他鼓掌为他叫好鼓励他,会场的气氛越来越热烈。

第六项:班主任总结。

整个过程,孩子们沉浸快乐和幸福中,一个个笑脸灿烂激动兴奋。

集体友礼举行后的第二周,为了再次巩固他们之间的友情,我们又开了一次以“说说我们的感动故事”为主题的班会,第一轮抢着讲,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借这个机会发自肺腑地表达对朋友的感谢,一个叫崔田琳的女孩说:“我很感谢陈文静对我的帮助,她每天都会提醒我准备默写,我有病了她会提醒我按时吃药,原来我不懂得考虑别人,现在我向文静学会了替别人着想。”听了她的话,我想:这两次班会,不但帮孩子们建立了珍贵的友谊,为他们找到了快乐的源泉,又让孩子们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第二轮抽号讲,被抽到的可以领取幸运礼物,领到的礼物可以当场送给自己最亲爱的朋友,以此再次表示对朋友的感谢。

接下来的日子,我会经常利用总结的时间表扬做的最好的朋友组合,以此引领孩子们把友谊进行到底,孩子们之间的友谊越来越牢固了,班级的凝聚力也越来越强了,班里几乎再也找不到自私的孩子、孤僻的孩子。到现在为止,没有一组到我这办理离友手续的,那个内向孤独的小宇,从此再也不孤独了。

所以,个别学生出了问题,我们不但要解决好,还要进行深入的思考,说不定我们会发现很好的教育契机,从而对全体学生进行更深刻的教育。

有次我告诉学生一个老师有病了,她的课暂时调为体育课,没想到有一个孩子竟然欢呼了一声,我听到之后心情特别沉重,沉默了几分钟,我决定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感恩教育,我说:“我接到老师的电话,说她发高烧,我很心疼她,因为她是我的同事,你们听说老师有病了,没有感觉吗?”好多孩子说:“我们也心疼老师。”“为什么我听到了一声欢呼呢?”“老师,他没情感。”“你们有情感,对吗?”我和学生开始沟通,我们的谈话越来越深入,最后我向孩子们发出倡议,开展一次感恩活动,感恩老师,感恩家长,这个活动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孩子们用努力学习,听老师话,听家长话等具体行动表达对老师和家长的感激,班里学习氛围明显浓了许多。

 

这个案例很好很好,犯错误是学生的专利。引导得当就是一个好的教育契机,引导不好或者不引导,就会让学生不明是非。老师用什么样的价值观教育学生,学生就会用什么样的价值观对待生活。

 

以上两个案例告诉我们,班里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就可以巧妙的把问题转化为教育契机。关于教育契机,专家这样解释:教育契机指能对儿童成长起决定性影响或使教育过程发生转折的诸种要素的组合。教师应追随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使儿童的心理接受状态与教师的教育教学相统合。

我的理解是:学生突然间抛给你一个球,你如何接住这个球,并以适宜的方式抛还给学生,促使学生发生积极变化的教育智慧。

处理问题的方法很多,一百个哈姆雷特的塑造的形象是不一样的,我们一百个班主任面对的问题很多很多,只要我们带着真诚之心,带着教育者的良心,一定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