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是学校的行政领导,对外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对内是校务主持人。校长的主要工作不应只在履行权力意义的行政事务上,而应以自己精心塑造的学者型角色所从事的创造性活动上。校长对师生产生的影响力,不能只凭借职务、地位和权力,更重要的是要凭借巨大的道德力量、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丰富的学识修养。
做学者型校长,可以使校长从繁琐的行政事务中解放出来,致力于实现自己的管理目标而积极工作;做学者型校长,可以使校长的工作避免命令性,代之以探讨性和研究性,为教育活动中的人际关系注入润滑剂;做学者型校长,可以提高校长的管理思想、决策水平和管理能力。
从担任校长的第一天起,我就立志做一名学者型校长,自己在近7年的校长生活中。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与学者型校长的要求还相差基远。我认为,做学者型校长,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校长要酷爱读书。知识素养是做一个好校长的重要条件。校长只有博览群书、见多识广,精通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专业知识,具备学校管理的多种知识和能力,才能为广大师生所折服。如果不具有教育教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不懂学校管理的基本规律,那必然在工作中瞎指挥或碌碌无为。校长要掌握各种知识,首先要有丰富的个人藏书,其中要有教育学理论书籍、学校教育管理书籍和有关学校教学的专业知识等,校长必须精通两三门学科的教学工作。校长要订阅一些报刊,及时了解国内外大事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总之,校长要勤于读书,特别是教育教学理论与管理书籍,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
2、校长要有广泛的业务爱好。广泛的业务爱好也是一名学者校长的重要条件。校长要想全面指导好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对所有学科的教学规律有所了解,否则难以起指导作用。校长虽然不要求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天文地理无所不知,但对各门学科的相关知识都要有所了解。广泛的业务爱好还能陶冶人的情操,让自己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
3、校长要有著述。校长要努力学习,钻研教育理论,对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要充满无限的爱心,要亲自参加教育教学改革,及时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找出规律,上升到理论,写出专业论文,以此指导实践,促进自己管理水平和专业能力的提高。校长要注意积累教育教学资料,及时为我所用。在平时教育与管理工作中,校长要注意每天写教育叙事和教育随笔,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对看似平凡的小事进行总结升华,将会大大促进管理水平和提高。
4、校长有要知心朋友。校长要善于把中的各类人才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与他们肝胆相照、风雨同舟。校长要有爱才之心、识才之眼、容才之量和举才之德。校长要把老师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有的是自己敬重的师长,从他那里得到教诲、增长才干;有的是学识渊博的学友,从他那里获取智慧、丰富头脑;有的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诤友,从他那里听到逆耳忠言,做到“三省吾身”。
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希望在校长,愿我们的每位校长都成为学者型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