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的品牌建设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重视。品牌,本义指商品的牌子或商标,后来指产品的品质、特色、服务等在消费者心中形成的产品标志。当今世界,各大知名企业、工厂等都注重商品或产品的品牌建设。而学校品牌就是学校特色所带动的学校知名度,它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学校品牌是一所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并为社会和公众所认可、具有特定文化底蕴的一种无形资产。学校硬件建设的影响力是有限的,而品牌形象具有无限的影响力,它越来越引起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关注。众所周知的江苏泰兴洋思中学、山东聊城杜郎口中学等,它们的办学条件和硬件建设并不是一流的,但它们以鲜明的办学特色所形成的学校品牌,却享誉全国。江苏翔宇教育集团卢志文校长断言:“大教育”需要塑造“大品牌”,“大品牌”能够促进“大发展”。因此,学校要取得长足发展,必须注重品牌建设。
1、学校品牌建设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作引导
学校办学理念也是近年来经常提到的一个热门话题。办学理念和学校的校训一样,是体现校长“办什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次思考的结晶。现在不少国内名牌大学和世界名牌大学都有自己鲜明的办学理念。我认为: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品牌的灵魂。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就会产生怎样的学校品牌,学校的教育品牌最终是以办学理念所决定的。因此,校长要注重提炼好自己学校的办学理念。首先,校长要从办优质学校、树立教育品牌形象的高度出发,提出自己学校的办学理念。前些年,有些校长喜欢用“为师生终生幸福奠基”、“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和发展作准备”等语句作为学校的理念,但这些的理念大多只停留在口号上,很难落到实处,或者内容空洞无法与教育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办学理念的口号不在大,而在于是否深入师生人心,是否变为师生自觉行动的指南,像世纪学校的“每天进步一点点”就非常形象好记,也易入师生心中变为行动。其次,校长要一以贯之地落实好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一旦确定后,校长就要紧紧围绕自己的办学理念,面向学校品牌的建立,坚持落实好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并及时、不断地修正、总结、提炼和升华,进而提升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最终形成学校的教育品牌。
2、学校品牌建设要有学校鲜明的特色作基础
学校的教育品牌不是凭空形成的,它需要学校在长期不懈地办出特色的前提下逐渐形成的,学校特色是学校品牌的重要基础和立足点。而学校特色的形成也并非要求学校在办学的各个方面都齐头并进、全面开花,或者综合实力遥遥领先,而往往在于它们在办学的某一方面超越其他学校或者独树一帜,从而形成学校特色,以特色形成影响,赢得学校品牌。对于校长来讲,办出特色就是办出学校的吸引力,办出学校的生命力,相信这一点,才能让我们的学校各具特色,让我们的教育异彩纷呈。我认为,学校特色也就是学校的个性体现。我们常说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就是学校个性的概括,有个性的学校就是有特色的学校,也才是有生命力的学校。我们文家街道的几处小学,在近几年的特色创建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关键就在于校长们从自己学校的实际出发,确立了本校的特色创建计划,一以贯之地执行下去,才使学校的特色逐步彰显出来。逢源小学地处文家西南部,教师年龄偏大,素质也不高,刘守荣校长到任后,确立了以书法教育为学校的特色,在他身体力行的带动下,坚持五年如一日地倡导书法教育,学生的书写水平大大提高,教学的办学特色也显示出来,并通过宣传和总结,学校先后被评为寿光市首批特色学校和潍坊市特色学校,学校的知名度也大大提高,学校品牌逐步建立起来。全市以书法教育作为特色的学校很多,为什么逢源小学却独树一帜?就在于刘守荣将书法教育就一特色坚持不懈地落实到底。西城小学的吴文庆校长,5年前,面对几处小学合并后的新学校,适时提出了精细化管理作为学校的特色,在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也不强的情况下,学校管理非常到位,学校声誉长盛不衰。从今年开始,我们也为两处初中制定特色学校创建规划,力争用2-3年的时间,打造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进而总结形成学校的教育品牌。
3、学校品牌建设还要有先进的校园文化作支撑
什么是学校文化?一般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在学校环境中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概念和行为方式。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校园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学校文化的建设与品牌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优秀的学校文化对学校教育品牌的形成会起很好的辅助作用。因此为了打造学校教育品牌,校长必须重视学校的文化建设。翔宇教育集团卢志文校长说:优秀的学校文化就等于卓越的品牌。首先,学校要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确立学校文化建设目标。学校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要明确学校的定位,确立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目标,如校风、教风、学风、环境建设等。建设学校文化必须充分发挥全校干部师生各个成员的积极性,从而形成全校的合力。学校文化不是写在纸上或贴在墙上的,它需要让全体师生熟知于心,落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行动上。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形成有力的制度文化。学校文化建设可从学校制度建设作为切入口。要经过对学校全部活动的分解,形成各项常规管理制度。提炼学校精神文化。第三,在建设环境文化中,还必须重视提炼学校精神文化,因为它是学校文化中的内核。学校精神文化不能自发地产生,也不能照抄外校的,而只能经过以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坚持有意识地培植和引导,并经过师生员工长期的实践所认同,同时使之不断践行、完善和深化。学校还要要注意将学校文化的各种要素进行整合,并通过实践提升,形成学校文化发展的良性的相对稳定的运行机制,从而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进而形成学校的教育品牌。
4、学校品牌建设离不开一流的干部教师队伍
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好学校。在学校品牌建设过程中,校长的作用至关重要。原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说:学校品牌建设离不开校长素质的提高,校长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学校品牌建设。首先,校长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制定好学校发展规划,打造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学校品牌建设奠定基础。一个优秀校长的工作目标并不仅仅放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上,而是关注于学校可持续发展,为学校的长久发展注入动力。其次,校长要注意调动学校其他干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各项措施,把自己的教育思想贯穿到教师头脑去,把自己的教育主张变为教师的自觉行动。第三,学校还要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是学校品牌建设的关键,学校要培养出一批在教育教学方面起带头作用的名师,用热心教好每一节课,用爱心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成长,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和合格人才,让学校的品牌永远留存于家长和学生的心目中。它不需要惊天动地的举措,也无需豪言壮语般承诺,需要每一位教师在每一个细微之处用心去做,需要每一位教师为了学校品牌的建设和学校的声誉增砖添瓦。
总之,打造教育品牌必须首先在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关系进行优化规范,努力培养出一大批名师和名生作支撑,形成先进稳定的教育培养模式,进而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从而铸就自己的教育品牌。当然,铸造教育品牌对每一所学校来讲,是一个异常痛苦而又漫长的过程,需要校长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直至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