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文化是教师共同的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的综合,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教师文化建设是深化素质教育、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新形势下,我们要通过开展教师培训、加强师德建设、倡导读书活动、推进学校民主建设、确立新型师生关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来加强教师文化建设。
目前,学校文化建设已逐渐引起各级各类学校的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最近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已成为教育教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能否搞好学校文化建设,关系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顺利与否。笔者认为,要建设好学校文化,关键在于教师文化的改革,改革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教师文化建设已成为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保证。
教师文化是学校教师共同的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的综合,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包括教师团体的信念、价值、态度、习惯以及行为规范,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关系形态以及集体成员的结合方式。教师文化是一种特殊性质的文化,它是在贯彻育人取向过程中的主导文化。学校教育的成败,教师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因此教师文化观念对于一个学校的文化建设乃至于对教育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改革的根本。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1、是由教师文化的特点决定的。教师文化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这种特点决定它必然排斥变革。教师团体的保守性影响整个的学校教育,使学校成为一个保守的机构。教师文化的封闭性和保守性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实施。可以想象得出,要让全体中小学教师心悦诚服地接受素质教育、自觉根据素质教育的理念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确实有困难,需要一个转变过程。某一个教师或者几个教师对素质教育改革表现不积极是正常的,这是整体的教师文化使然。正是因此,让广大的中小学教师认可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显得尤为迫切。
2、是改革目前教师文化现状的需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了一种企业大谈文化、教育大谈经济的一种反常现象,企业大谈特谈文化,开口闭口“企业文化”,而教育界则提倡教育“市场化”、“产业化”。有些学校用经济手段管理,人为地把教师工作用张评价表分成若干子项、评分量化,尤其是师德,教师教学艺术都用分数来衡量,使大多数教师刻板地围绕评分细则去工作,谈不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更谈不上大胆地、创造性的工作了。结果使教师工作严重出现机械性和滞后性。再者,如今大多数教师是应试教育选拔出的,又长期困扰在“应试”的背景之中。有资料表明,目前教师中还存在师道尊严,在教育方法上存在满堂灌、满堂问等现象;在生活中,出现表里不一、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想;在活动中,缺少个性特长,缺乏高雅情趣的现象也大为有之。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师文化品位显得尤为重要。
3、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需要。由于受传统教育重智育、轻体育美育等思想的的影响,目前不少教师在思想上还不能完全接受素质教育的做法,总还存在一些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认识,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与提高教育质量是矛盾的,要教育质量就不能实施素质教育等。而且我们实施和深化素质教育,无论是教育思想、教育教学水平、指导学生素质活动的能力等方面,向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必须加强教师文化建设,将教师的教育思想统一到上级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上来。
4、是深化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从文化的视角来看,近几年来我们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无疑是一场文化的较量,是一场“以学生为中心”新的学校文化与“以教师为中心”旧的学校文化之间的较量。为了成功在推行新课程,需要倡导并扶植新型的学校文化。而学校文化的转型,其根本在于教师文化的革新。因为教师是落实课程改革理想的关键人物,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是课程改革的利益关涉者,任何课程改革只有经过教师的课堂运作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教育效果。推行新课程,教师责无旁贷,教师文化对于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推行影响最大。
因此,我们提出加强教师文化建设,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要求,我们的基本做法是:
一、开展教师培训,更新教育观念。
当代西方著名学者马尔库塞认为:“观念的东西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它可以改变人,而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教师文化建设,就是一项从转变教师的观念开始,从改善教师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出发,从增强教师的职业信心、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入手而进行的一场“改变人”的巨大工程。我们一是要加强教师理论和业务学习,切实变“应试文化”为“素质文化”。应试教育虽然不是洪水猛兽,但就其对人们尤其是师生的思想观念和对学校文化的影响来说,它已成为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教育观念、成才观念的“应试文化”。二是要认真学习上级关于素质教育的文件,认真学习《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的40条规定和市教育局关于素质教育的有关规定,组织教师开展“我谈素质教育”的大讨论,让广大师生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深入人心,让实施素质教育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二、加强师德建设,树立高尚的师德形象。
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几年来我们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培训工作的首位,通过坚持开展师德培训、收看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评选优秀师德标兵等形式,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提高师德水平。让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言传身教”的育人理念,坚持从我做起,率先垂范,以德立身,以身立教。
教师形象是教师人品、学识、能力和外表的综合外在表现。教师要塑造德高者的形象、博学者的形象、外在美的形象。德高者是指师德人品的高尚,有良好的品德修养是教师形象的关键;博学者是指教师的教学能力等业务素质要过硬,学识水平高,这是树立良好教师形象的极其重要的基石;外在美是指教师的衣着得体端庄,言谈举止文明,教师的外表形象是教师形象的载体,通过教师的文明的言谈举止,整洁、大方、得体、端庄的衣着和仪表,能将教师正直的人品、渊博的知识、高尚的追求等内在气质外化出来,从而转化为学生、社会对教师产生良好评价的形象效应。
三、倡导教师读书活动,夯实教师文化底蕴。
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注重自己的文化品位、内涵、气质与修养,加强个人文化修养。而且教师的基本文化素养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近几年来,我校坚持把创建书香校园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特别是大力倡导教师读书活动,读书可以增长知识,适应目前的课堂教学。读书可以改变生活方式,提升生命质量。让全体教师阅读教育经典、阅读教育理论、阅读国学与哲学著作,通过开展读书知识竞赛、读书心得与征文比赛、读书报告会等形式,让教师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让读书成为生存必需,从而逐步夯实了全体教师的人文与文化底蕴。
四、推进学校民主建设,打造学校团队精神。
学校要积极推进学校的民主建设,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提高广大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打造团结合作的教师文化团队。合作胜于竞争,同伴互动胜于个人奋斗。我们采取各项措施增强教师的共同合作意识,强调教师之间同伴互动、相互依赖与相互欣赏、相互合作与相互支持,确定同一目标,形成共同价值观。其次要增强团队凝聚力,如加强级部文化、教研组文化、班级文化、宿舍文化等建设,加强在实施素质教育活动中的交流、沟通、对话、协调与合作,通过开展班级间、校际间的交流,师徒结对等活动,加强教师间深层次、多类型的接触与交流。
一所独具魅力的学校,是因其有独特的学校文化气息,是因其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和气质。这正如电视剧《亮剑》中赵刚政委所说的:“一个团队也是有性格有灵魂的。”这种性格和灵魂的塑造,首先应该是得益于这个团队的“领头雁”所具有的敢于“亮剑”的优秀的品格和精神,这也是一个团队文化的精神实质之所在。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能帮助广大师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形成科学的态度、开拓的精神和高尚的品德,建立起了民主团结、和谐融洽、友好合作的人际关系和客观公正、扬善抑恶的集体舆论环境。我们必须要让学校精神成为师德建设的力量之源,成为凝聚师魂的力量所在。
五、确立新型师生关系,提倡尊重学生的教师文化。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在素质教育新形势的要求下,重视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应是教师文化的重要内涵,是教师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一是教师要树立教育民主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教师要首先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教师要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二是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热心在帮助他们。三是是明确教育职责,教师要从“独奏”的角色转变到“伴奏”的角色。教师的职责表现在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的朋友,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教育能力。
全体教师要适应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以下教育能力,这是教师高素质的综合体现。具体包括:(1)具有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2)具有引导和研究学生的能力。(3)具有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的能力。(4)具有科研和创新能力,富有教育机智等。
教师文化的打造决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学校始终关注教师的成长,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激励教师的成就感,努力营造适合教师发展和成长的良好氛围。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还有崇高的教育理想的信息,充满教育的智慧的教师。这就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地发展。也可以说,教师的个人发展是打造教师文化基础的前提。基于这一认识,近几年来,我校通过开展听评课活动、评选教学能手和先进个人、鼓励教师加强业务积累与学习等各项措施,来加强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在加强教师专业成长工作中,要高度重视教师的反思教学与行动研究。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的性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逐渐成长为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
总之,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是党的教育方针的直接实施者,是青少年成长的引路人,在传授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开发人力资源等方面起决定性作用。在全面落实和深化素质教育要求的今天,全面加强教师文化建设,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工作。只有重视和加强教师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在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促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