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的不惑之年,屈指算来,我已经在从教之路上奔波和忙碌了整整20年;担任初中校长职务,也整整10年时间。近期利用闲暇时间,多次反思自己20多年来的成长历程,特别是仔细回味10年来学校管理的收获与体会,心中充满无限的感慨。借这次整理自己学校管理文章的机会,多次试图找一个10年来个人思想发展的脉络或轨迹,梳理一下自己这段不平凡的经历,留下一点关于自己这段人生的思考。
说实在的,当初在1987年7月份担任教师之后,当校长、学管理并不是我的初衷和理想。我只想凭自己的努力奋斗在语文教学上做出点成绩,一点也没有想当校长的“野心”。可是现实却让我走上了另一条道路。1998年初,我刚满30岁,正当我在全市初中语文教学上崭露头角的时候,在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的情况下,一纸调令,把我调到了50里路外的台头一中任校长职务。这样一干就是10年,可能由于自己能力所限等原因,10年中走过了一段非常不平凡的经历,可以说历尽了酸甜苦辣和坎坎坷坷。
10年中我走过了三处学校,可以说我的管理之路也相应经过了三个阶段:前三年的台头一中,重点是进行了学校建设;中间四年的古城初中,主要推进了学校的教育现代化建设;后三年的田马初中,主要加强了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
10年的校长工作期间,我抓的最多、最主要的工作还是课堂教学与改革。我是语文教师出身,对课堂教学改革一直情有独钟。1998年初到台头一中后,我充分挖掘学校现有的教师资源:侯巨海、郑贤忠、刘彩华三位教师都是在全市非常有名的潍坊市语文教学能手,我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大力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打响了学校语文教学的品牌,带动起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教师,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三年后我调到古城初中工作,针对古城初中青年教师多、教学素质相对差的情况,大力加强了课堂教学研究,重点进行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学校的三项实验课题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5年初,我又来到田马初中工作,结合市教科研中心的要求,大力加强了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教学研究,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回顾自己10年的校长经历,三次学校的调动,体现了自己三个工作阶段,在镇教办领导的关照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自己的每个阶段的工作都充满了奋斗与艰辛,更有无数的收获与欣喜。现在想来,好多细节都历历在目。
1998年初当我到台头一中上任后,学校正面临着发展的重重困难:学校教学质量差,亟待提高;教师管理乱,亟待规范;最差的还是学校的办学条件,学校没有操场,体育课和活动课都是借用小学的操场,师生们住在70年代初盖的旧房子里,内部设施更是少得可怜。到任第一年,镇教委李华东主任多次规划学校发展,在他的支持下,学校管理走上了规范之路,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第二年开始,学校走上了大发展之路:党委投资50万元,租赁学校西侧50亩操场;投资200万元,建设高标准的实验楼;投资50万元,改造学校后院与主甬路。一年中,我与全体师生们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整操场、修炉渣跑道、修柏油路等,都是我带领师生们自己动手,有时白天干不完,晚上再加班,周六周日也不休息。一年后,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台头一中的工作记忆,主要就是带领师生们夜以继日地劳动。真感谢那些可敬的老师和学生们,牺牲了那么多的休息时间建设学校,却毫无怨言。同时学校内部设施也得以大量充实,2000年底,学校创建为潍坊市规范化学校。
2001年3月,我调入了原来工作过的古城初中任校长。当时教育局开始倡导加强学校的教育现代化建设,寿光教育很快驶上了现代化发展的快车道。当时古城初中在这方面非常差,学校原有的50台旧微机基本不能用,教师们大都不懂微机。乡教委主任孙建福多次与我协商,采取各项措施加快学校教育现代化发展。自筹资金30万元,新上了高标准的50台品牌微机,建设了多媒体教室;投资30万元,新上了11个“三进”(投影、展台、微机)教室,为寿光市验收省教育示范市提供了现场。设备上好后,我们大力抓好了教师计算机应用培训,重点加强了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学校先后申报了三项国家级的实验课题,其中两项与现代教育技术相关,我们的实验教师多次在课题研讨会上获得大奖。《寿光日报》曾以《风正一帆顺》为题,大篇幅地报道了我校开展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做法,我校由全市教育现代化落后学校很快成为为先进单位。
2005年1月,我又来到了现在的田马初中。在市教科研中心的倡导下,在镇教办慈象法主任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2006年3月,在市教育局组织初中校长考察聊城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之后,我校即与留吕初中率先在全市初中进行了自主互助型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我们深挖潜力,大力推广我个人的读书积累经验,充分发挥师生的特长,开始倡导书香校园建设。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师生读书已形成良好氛围,成为全市书香校园建设典型学校。《寿光日报》以《最是书香能致远》为题,报道了学校开展书香校园建设的经验。
再回首10年校长路,虽然荆棘多于鲜花,坎坷多于坦途,但我问心无愧,无怨无悔。自己所能取得的点滴成绩,离不开所共事的5位教办主任的支持,更离不开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更值得自己欣慰的,自己当语文名师的理想虽然没有实现,但是自己不管学校工作有多忙,10年来一直没有抛弃语文教学研究,一直在读书、积累与写作中不断成长。因此很想把自己10年来的思考和总结收集起来整理一下,结成小集子,留作个人的纪念。收录的46篇文章,是自己10年来管理工作的一点点反思,分成5类,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自己管理工作的历程。
“一路辛劳一路歌。”在学校管理之路上我一直且行且思。回顾走过的路,处处洒满了自己辛勤的汗水;展望今后的路,我决心更坚定地走下去,继续再书写自己更辉煌绚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