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做一个有远虑的教师

时间:2016/6/3
古人有句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意思是说,我们做事,如果事先没有长远打算,那么眼前常常会遇到麻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句话常常得到验证:前几天,一年一度的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又开始了。此项工作,又牵动了无数教师的神经:面对着苛刻严格的职称评审的各项条件,有的教师苦于没有教学能手,有的教师苦于学历不达标,有的教师苦于没有教学成果,有的教师苦于没有发表的论文,有的教师苦于没有教育专著……于是在参加评审过后,凡已经达到晋级条件却没有晋升的教师,都暗暗下定决心:从今天开始,缺什么补什么,差什么拿什么。可是过了不久,这些教师又以种种借口放弃了自己的“宏伟计划”:不是因年龄偏大精力不够,就是因为工作和家务过多而没有时间学习,或是因贪玩而静不下心来而慢慢放弃。于是不少教师常年为繁忙的工作所累,为难以获取的无数证书所累。那么,教师怎样才能避免出现这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呢?笔者认为,我们应当做一个有远虑的教师。具体来说,在工作和学习中,应当做好以下几点:
    1、及时进行人生规划。人生规划是近几年教师专业成长中常提到的一个说法,意思是教师要根据自己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志向,对自己的未来的发展道路做出一种预先的策划和设计,以少走弯路和尽快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其实,人生规划并不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我们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都需要事先作出规划和设计。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每天除了上课、批改作业、教育学生和照顾家庭外,没有一点事业的追求;而应当根据自己专业发展的需要,对自己的成长历程作出前瞻性的设计,它既包括长期的几年、几十年甚至终生的成长目标的规划,也包括短期内几月、几周、几天内的规划,也包括个人自己读书学习、健康、事业、情感等方面的分项规划。教师确立了人生规划的目标,就要克服一切困难和不利因素,努力去实现自己的规划目标。人生规划的目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奋斗的结果及时调整和修正自己既定的规划目标。
    对于职称晋升这件事关教师终身利益的大事来说,每一位教师都不能坐等教龄去晋升,而应当根据晋升条件的要求,努力去创造有利于自己的条件:学历不达标尽快去拿学历,缺少发表的论文就要努力去争取。其实不只是职称晋升,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来说,亦是如此。其实我们做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对操作过程作一番规划和思考,以避免走弯路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果教师对自己的成长过程缺乏远见性的规划与设计,没有追求与成长的目标,再加上缺少行动的动力,那么在一生中遇到麻烦一定是常有的事。
    想当年笔者于1987年师范毕业后,为拿学历参加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什么是自学考试?当时许多人并不明白,我没有跟在别人后面盲目去报名考试,而是通过多方面对自学考试的组织与报名进行了详细地了解与研究,然后采取了两个办法确保考试的速度与效率:一是研究了其报名规律而采取科学报名方法,防止个别学科一次考后多年不考而空等;二是自己先买到书和考试大纲后再去报名,防止出现报了名而无书学习的现象。通过努力,在没有耽误工作的前提下,仅用两年即取得了专科毕业证书,做到了工作学习两不误。
    2、未雨绸缪多考证。清人朱用纯在《治家格言》中说:“宜未雨绸缪,勿临渴掘井”。告诉人们趁着天还没有下雨就要及时做好防雨的措施、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去掘井的道理。我们在一生的教育工作中,要与许多的证件打交道;而考证,几乎是与教师的工作相生相伴。学历证、继续教育证、培训证、普通话证、教材教法过关证、计算机证等等……这些证书在教师职称评定中也几乎都能起到作用。我的个人经验是,一是与其证书非拿不可,要尽量早拿;二是要想拿一个证书,就要必须作好充分准备,不能寄希望在投机取巧上。
    当我中师刚毕业时,不少的青年教师认为,毕业之后先玩上几年再说。而我,则决定先拿下大专学历。报考函授、电大还是自学?一时拿不定注意。当时的校长怕青年教师因参加学习而耽误教学工作,便规定青年教师毕业工作3年之后,才准许报考函授或电大考试。我为了趁年轻尽快拿到学历,于是毅然选择了当时不受限制且基本不耽误工作的自学考试。每次报名之后,我都认真学习,精心准备,四次参加考试,9门课程全部一次通过。两年之后,顺利拿到了中文专科证书。当别人认为我应该歇歇的时候,我接着参加了本科自学。有人认为,专科已经就是合格学历了,本拿本科没有必要,但我一鼓作气,再苦学了3年多时间,又拿到本科学历。后来实践证明,当我还不足40岁的时候,已经达到高级教师晋升条件并且顺利晋升,本科学历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凡是上级号召需要取得的证书,我都第一个先报名考证。继续教育学习和证书年年不拉,普通话证和计算机证都是最先取得。还有专业成长方面的论文获奖与发表、优质课、教学能手等等,都应有尽有。20多年过后,所有的证书足足积累了两个大箱子。取得如此多的证书,自己并没有觉得累,反而觉得工作与生活更加充实,成长的道路更加宽广,而且在职称评定和各项评选方面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3、趁着年轻学知识。青年是学习文化知识的黄金时段。走上学校领导岗位后,我经常以自己的成长经历教育我的老师们,学校里的所学知识永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要趁着年轻多学习文化知识。在这一方面我也有切身的感受。1984年秋季,当我考入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注定告别了艰苦拼搏学习的岁月,但我并没有轻松下来,而是在抓紧学好所学课程的同时,尽量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如饥似渴地学习着课外知识。当时我先后报名参加过学校的诗歌创作、二胡伴奏、书法艺术、歌咏比赛等多个兴趣小组,在各个小组的学习中都力分有所收获。进入第二年,由于受语文老师的影响,我对古典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贪婪地阅读着各种古典文学名著的基础上,我订阅了《文史知识》、《古典文学知识》、《中文自学》等刊物,开始广泛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进入师范第3年,我从一位上一级同学那里知道了中文自学考试,便从他那儿借来许多自学书籍阅读,开始作自学考试的准备。毕业之后第一次报考自学,当时有《古代汉语》一科,许多同学怕这一科难考而没有报名,而我没有考虑很多就先报上了,结果没有下多少功夫就轻而易举地取得了近80分的成绩,这都与我平时对古代汉语知识的学习积累有关。五年多的自学考试,使我养成了许多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凭自己的韧劲和努力克服一切困难的习惯,于是在以后的学习道路和语文教研之路上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的成绩。
    4、终生学习当不止。当今社会,知识更替不断加快,信息量呈几何级增长。作为承担着教书育人重任的教师来说,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及时学习,善于学习,才能永远走在时代前沿,掌握教育教学的主动权。从教26年以来,我一直把读书学习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每天都要抽出一定时间来读书和学习新知识。5年多的自学生涯结束之后,我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了语文教研上,先后阅读和学习了语文教学相关的多种书籍,每年都订阅了五六种教学刊物,以学习到更多的最新教研知识。1998年后我走上了学校领导的岗位后,仍然坚持进行读书积累,我积累的教研资料和在这方面的经验得到了市教育局领导的肯定,多次在全市教研会上作经验介绍。后来网络发达之后,我建立了自己的读书网页、读书网站和读书博客,并坚持撰写读书日记,成为全市教师中读书学习的典型。进入新世纪之后,我把读书学习的重点放在了苏霍姆林斯基的阅读研究上,先后精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所有著作,积累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专门建立了苏霍姆林斯基读书博客,整理的读书收获《向苏霍姆林斯基》学什么已经由全国知名出版社正式出版。我将沿着既定的读书学习之路坚定地走下去。
    有计划地坚持不懈地读书学习,丰富了我的头脑,充实了我的思想,开阔了我的学术眼界。也许我失去了太多的娱乐的时间,也许我错过了许多游玩的机会。当我打开自己的读书博客的时候,当我打开自己喜欢的一本新书的时候,新的感想又在酝酿产生。做一个有远虑的教师,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永远掌握好自己的人生航标,这样的人生才不会产生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