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年,随着实施新课程改革之后对教师要求的提高,我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家长眼中的好教师是什么?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又是什么?现在社会上有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家长为孩子择师。每当在升级之前分班前夕,上至上高中孩子的家长,下至幼儿园孩子的父母,都希望学校为孩子安排一个好老师。好老师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总结起来,无非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孩子,知识渊博,教学水平高,能对孩子施加良好的影响……所有这些,都是教师有教育魅力的体现。
回忆我们的求学历程,在自己一生的成长过程中,总有几个让我们终生难忘的教师:他们或知识丰富、上课幽默,或对孩子们关爱有加、一视同仁,或语言生动、深入学生心灵……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耐心改正他绘画中的错误,希望把好的医学传到中国去,因而受到了鲁迅先生的敬仰;魏巍笔下的蔡芸芝老师没有轰轰烈烈的举动,但“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和教孩子们背诗的细节深深地影响了作者。这些教师为什么会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关键于于他们良好的人格魅力,其实也就是教师独特的个性。
我们常说:“好老师让孩子受益终生。”一个好教师不只是教给了孩子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孩子的心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作为一个既平凡而又特殊的职业,每天早饭后我们来到校园,进入教室,一天天地重复着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做学生思想工作这些看似单调的工作。如何让我们的教学更富有激情?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学得更好?教师必须努力追求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让学生通过你的教育教学活动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让孩子在喜欢你的同时,喜欢上你教的学科。
在我们一般学校里,既学识渊博又有高超的教学艺术,既语言丰富生动又善于做学生思想工作的优秀教师可谓凤毛麟角,绝大多数的教师都是一般教师,但如何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个性?
1、要关心热爱学生,走进学生心灵。热爱孩子是一位好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教师只有真心实意地热爱孩子们,愿意为孩子们的成长奉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才能赢得孩子们的信任和爱戴。教师热爱孩子,这也是自己干好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和前提,教师只有从热爱孩子的角度出发,才会精心设计教学,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工作,从而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成为富有教学魅力的教师。教师应该会爱,处事公正无私,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应该会笑,笑对他的学生、朋友,笑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教师应该会做小事,尽可能的在教育过程中减少每一个教育失误的小细节,因为教育无小事。一个教师如果不注重自身的人格修养,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是终生的。
2、发挥自己的教育教学优势,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师不可能在方方面面都做到优秀,但突出一两个强项是不难做到的。笔者认为,教师要首先分析好自己的教育教学特点,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争取在教育教学的某一方面做出超出常人的成就来,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比如,有的教师善于组织课堂教学,那就在课堂教学方面争取突破;有的教师在辅导学生活动上有自己的长处,就要精心组织和安排学生活动;有的教师善于写作,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总之,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智慧,永远保持自己的教育教学激情,精心打造自己的教学名片,让自己的个人风格与从不同。
3、要积极反思总结,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善于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条件之一。教师只有不断总结与反思,才能不断提高自己,成就自己。教师的魅力与个性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教师坚持多年如一日地探索实践。教师反思的主要方法就是坚持撰写教育日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教师只有在不断总结反思自己工作的基础上,才能促进自己的成长,更加完善自己。
我们面对的是人的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教师的魅力就在于他独特的教育教学个性。愿我们精心做好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件事,设计好每一个细节,从而成就自己最完美的人生。
教师的魅力在于个性
时间:2015/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