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营造书香校园,构建学习型集体,促进教师生命成长

时间:2015/4/24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教育竞争越来越激烈,“优胜劣汰”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作为一间硬件建设相对落后的学校,如何面对教育的“重新洗牌”,是我校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不过分依赖硬件设施,走内涵发展之路,营造书香校园,构建学习型集体,促进教师生命生长,这是从我校实际出发,谋求学校发展的需要。
于是,我们把目光锁定在阅读上。阅读,关注的就是人的发展;阅读,就是为了学习与传承人类经典文化。在阅读人类文化的优秀文本中,与古今中外优秀人物展开对话,促进阅读个体、阅读群体思考,获得审美体验,在阅读中活出生命意义,最终达到身心和谐发展——师生伴着新课程改革一起成长。
一、班子成员带头读书,把学习的风气带进校园。
我们深深地知道,要想学生爱读书,就得老师带头爱读书;要想老师爱读书,就得行政人员带头爱读书;要想行政人员爱读书,就得校长带头爱读书。这样才能一个影响一批,一批影响一片,逐步使学校形成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各领导组成员身先士卒,带头读书,写读书笔记,在教师群体中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
加强领导,成立读书活动的组织机构,是把教师读书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的重要保障。为确保读书活动的顺利召开,我校成立了教师读书活动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抓读书活动,将教师读书活动纳入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框架通盘考虑,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完善教师的读书制度。每月校长要检查每名教师的读书学习笔记,并给每名教师的学习笔记写上批语。读书活动已坚持了一年。
二、引领教师读书,让读书唤起教师工作激情
  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决定了教师应该是个读书人,必须成为学生读书的楷模。但事实上由于教师工作压力大,任务繁重,社会浮噪,真正能静下心来读书的教师越来越少。书能征服人,但人更要征服书。我校用文化的力量唤起教师工作的激情,促进教师的发展。
学校对教师读书活动进行指导,组织、协调、督促。在读书活动中,我们提倡教师读好以下几类书:
(1)品味文学经典。如《母亲》《红楼梦》《爱弥儿》等,它会让老师丰实文学与语言的基本功,说话撰文更加洗练贴切。
(2)细嚼专业书籍。《给教师的101个建议》《听名师讲课》《教学基础》《写作概论》、《文章的修改艺术》等普通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教育教学原理、教学专论,这些书能使老师高屋建瓴,高瞻远瞩,能使教师跳出庐山,识山面目。
(3)品读教育家的书。陶行知、窦桂梅、魏书生等名师的点拨,让人柳暗花明,豁然开朗;高人的妙招,让人心潮澎湃,扼腕感叹;大家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会不知不觉地提升境界,跃升层次。
(4)学习做人做事方法的书。《你在为谁工作》《细节决定成败》《工作中无小事》《没有任何借口》等让人对待工作的态度,人生价值的实现有着引领作用。
(5)鉴赏名人传记。即使走马观花,览览目录、赏赏标题、嗅嗅气息、摸摸改革脉搏,也是不无裨益的。
我校教师过节日学校都为送什么礼物而绞尽脑汁,现在改为送上一本书,并附上写有校长寄语的书签。一面写着:读书是种美丽的休闲,让阅读滋润心灵,让阅读丰裕生活!另一面附着: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位老教师在教育随笔中写道:,寄语是这样写的,(书是多么的可爱,当你拿到这种文明的,高尚的东西,你不由自主就会被它感染,使你心灵永远年轻。)这位老教师看到寄语,知道这是一种期待,焕发了他的工作激情,在新的一年中,担任了学校语文教研组长,她积极为学校培养青年教师出谋划策,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
  读书学习,使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加深了理解,这是最可贵的,也是最难得的。平时的工作中,教师做错了事,不一定都是师德问题,也不一定是动机上的问题,而是由于缺乏学习。学习对我们教师来说太重要了,它是解决问题的钥匙。
三、开展读书活动,让校园充满书香。
“一个小学教师,如果就知道教科书上的那一点片断知识,你可能变成一个有知识,没有文化的人,甚至都算不上是有知识的人”学校的责任,就是要让教师通过读书,成为有文化,有后劲的人。“学校要有读书声,教师要有书卷气”这是学校一直倡导的。建设“书香校园”,崇尚良好的校园读书风气,倡导师生共同重视读书,让读书学习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让书籍成为教师成长的养料,进步的阶梯。
有一种思想:如果交换一个苹果,各得一个苹果;如果交换一种思想,各得两种思想。源于这种思想,结合学校经费困难的实际情况,学校开展了“传递知识的接力”换书阅读活动。学校为每位老师购买两本书籍,教师阅读完以后,根据阅读兴趣,交换阅读。这次换书阅读活动,并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传递书籍的同时,传递着知识的营养,传递着知识的渴望。活动还一直在持续,老师们在这样的活动中,互相影响,由“要我读”逐步演变为“我要读”、“我也要读”,将朴素的“读书是一种负担”上升为“读书是一种需要”,再上升为“读书是一种责任”、“读书是一种乐趣”、“读书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同时在交换过程中,教师也分享了共同阅读、互相交流的快乐,营造出校园良好的读书学习的氛围。每学期举办一次读书笔记、教育随笔交流活动。
  全校教师把学习看成是最重要的工作,把实践当成是最有效的学习。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构建学习型组织,争取区、市教育专家、教研员走入学校,做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科研课改报告,给教师提供听取、观摩全国特级教师、教育名家的学术报告、课堂教学,以名师的人格魅力滋润教师的心灵。学校开展了教师课堂技艺、基本功竞赛等各项活动,全校教师积极学习构建主义、多元智能、新课程理念等理论,并积极用这些理论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形成了教学成果。暑假,学校大型德育体验活动“爱让我们成长”汇报演出准备工作中,我校从未演绎过此类大型活动的教师,又一次埋进学习之中,教师们从书籍、杂志、网络等各种渠道学习,再相互交流,自己编出情景剧、相声,排练出效果俱佳的节目。
读书让每位教师学习后有新思维,新思维促成新行为,新行为收获好效果,好效果带来新反思,新反思促进了个人发展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教师的阅读兴趣也感染着学生。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图书室,每年丰富图书。班级建立图书角,由学生自发捐赠图书,建立学生图书交流中心,营造出校园书香环境。每天,当听到音乐响起,进入学校的孩子会自觉地回到教室悄悄地、轻轻地、响亮地开始阅读,真是 
开展好“读书节活动”。首届读书节,学校以“爱伴我成长――亲子读书征文活动”为主题开展。因学校地处农村,家长忙于打工挣钱,忽视孩子对知识的需求,对亲情的需要,许多学生放学后独自在街上玩或无人管理看电视,业余生活枯燥。如何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如何让孩子能享受到家长的亲情?学校开展“爱伴我成长――亲子读书征文活动”。鼓励学生把学校图书室里的书借回家和家长一道阅览,开展亲子读书征文比赛。这项活动加强了亲子沟通,增加家庭的凝聚力,提升了农村家庭生活的质量,影响了农村家长的育人方法,学校也成功地将文化反哺农村。第二届以“小荷才露尖尖角”为主题,开展了学生读书征文竞赛。
办好一个“读书十分钟”活动。每天中午由班主任老师组织学生读报、读书,并要求中高年级做好读书笔记。
组织好一个“每周一诗”活动。由大队部学习委员每周定期带领各班学生诵读一首古诗,引领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学校以书为巨大的教育方式,让教师与书为伴,让孩子伴书成长,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独特作用。
四、学习化校园增强团队凝聚力,促进教师发展,引领教师生命成长。
    学校一定要有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浓厚的研究之风。广泛的阅读,深入的思考,可以便教师以更广阔的视野,深入分析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教育现象、教育关系,从而更准确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效果。通过读书活动,学校构建学习化校园,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促进教师发展,引领教师生命成长。
学习化校园的建立,重视领导班子的榜样作用,学校领导主动从自身做起,主动开放自我,真正相处,主动沟通,大家目标明确,思想统一,并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诠释着团结协进的真实含义。鼓励教师真诚相处,倡导融合共生的教师文化。“校兴我荣、校衰我耻”变为大家的共识,并落实在实践中。
学校政治、业务学习同样重引领,少灌输;重沟通,少命令;重文化熏陶,少官话套话,和老师品味优美的哲理散文、领略教育前沿的风采、聆听一线教师的教育感受、分享孩子眼中的世界,开展读书沙龙交流、教师论坛、专家讲座等活动,努力创建开放和沟通、包容和欣赏的氛围,促进教师自由全面地发展。
“我为学校发展提建议、出点子”、“我对自我发展的需求”等活动大大激发了每个人追求团队的意识和行动。
与此同时,学习使教师目标更加明确。学习不仅是个人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团队发展的需要,每次团队学习,大家都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结合新课改要求,交流体会,切磋技艺,相互启发,取长补短集中集体智慧,提高工作实效性。在团队精神和团队帮助中,学校一名表现让人不尽满意的年青教师在区级<品德与生活>赛课活动中获得二等,让她欣喜无比,连连感谢这支团队,由此,也改变了自己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一名学校骨干教师在全国课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教研课时,因这新型的课程,而百感迷茫时,团队成员为她出主意,共同学习,终于让她成功地完成任务,让她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又一个学校骨干,参加区学科教师基本功技能大赛中又依靠团队,一路过关斩将,获得参加市级竞赛的资格。由本校教师辅导的学生作文获得区唯一特等奖,市一等奖,并代表全市获奖者发言。科技、作文……师生获奖太多太多。
学习化校园培育出一批优秀教师。。我校教师队伍发生了质的变化,学者型教师队伍正在形成。有2名区骨干教师,区优秀教师、教育教学能手、优秀辅导员、优秀团员、优秀班主任。
营造学习的氛围,形成学习化校园,让教师从被动的任务型学习工作变为激发其内在活动、发展愿望,主动积极寻找生长点并与学校共同发展,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引领教师生命成长,成就教育人生,让学校伴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