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情境教学对初中数学课堂的意义

时间:2015/4/28

以教学方法改革的方法来推进整个教育的改革,是新课改的目标之一。而通过情境创设来进行教学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符合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精神。任何教师不可能都具备优秀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甚至会因为年岁、学习、个人积累等原因形成参差不齐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能力差异。造就不同教师对与情境教学的概念也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在这些研究中情境教学都有一些共同点,例如:对教学目标的强调;学生思维的引导和拓展;一定活动形式的结合;学生参与的重要性等。而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情境教学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从广义上来说,情境是作用在学生主体之上,能够让学生产生一定感情反映的客观环境。而狭义的情境是指由师生的情感和情绪、教学内容和课堂环境所构成的教学氛围,包括了心理和客观两个方面,是“情”和“景”的有机结合。

  情境是课堂上知识产生的具体环境,而情境教学就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下所进行的知识传授的过程。情境教学就是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根据教学的相关内容来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启迪学生进行深入探索、丰富学生感知的富有情感的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教学氛围和环境。

  以上是对情境教学的一个抽象性的定义。根据作者多年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经验,认为初中数学课堂的情境创设的含义是指:在数学课堂上,根据教学的目标以及课堂教学的内容,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以及认知水平选择最为适当的数学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种工具(比如:多媒体)创设一个与现实生活类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具有启发性的数学课堂情境。而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指的就是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以及初中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最为合适的途径,进行一定情境的创设,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思维,从而取得最佳数学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策略。

  “教无定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仔细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多种教学方法中,选取最为合适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初中数学教学, 为了证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的可行性,情景教学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作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给出几种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进行情景教学的方法。

  (1)利用角色效应

  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情境教学可以有效的将知识、活动融为一体,不但可以克服课程改革之前数学“重基础知识,轻应用能力”的弊端,同时可以弥补知识无体系性的缺点,保证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如在初中数学课堂上,通常都是由老师完成的课前提问,在课堂上我都让学生来尝试。虽然,刚开始时并没有什么效果,但是在我的指导和肯定下,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进来,一部分水平较高的学生甚至能对其他同学的问题进行点评。

  例如,在初中课堂上,就曾经展开过“小老师”的比赛,鼓励学生在课前收集、整理资料,有时候学生准备的内容,连教师都会感觉非常新奇。不但提高了学生教学内容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改变了他们对困难的看法,这将对他们终生发展都有利。

  (2)动手操作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曾经说过:“手既是意识最伟大的培养者,又是智能的创造者”。在“四边形”教学课堂上,我就让学生充当“服装设计师”和“地板设计师”利用菱形中的一些性质来设计地板的图案花边。当学生设计的方案出现在课本上、黑板上时,惊叹声、掌声自发响起。

  通过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教师和学生的情感,就可以产生巨大的引导效应。教材中原本符号化、抽象的内容,马上就变得更加真切、形象、生动。

  (3)加强能力训练

  将情境教学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利用角色效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比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教学要更加丰富。但是在课堂上的动手操作并不是单纯的追求授课的生动,更重要的在于是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主动的思考,并且让学生在思考中获得乐趣。学习数学离不开记忆和模仿,但是有效的数学学习并不能只依赖记忆和模仿,更重要的是进行主动的思考,但是受到初中生自身条件的限制,很难做到对数学进行自主、独立的思考,需要教师创建生动的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这对新课程改革有很好的推进作用。因此,要想更好应用情境教学,我们必须不断审视我们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在反复实践中,改变学习方式,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全面提高数学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