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浅谈学校管理中的美育渗透

时间:2015/5/1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人的审美观是随着社会进步而提高的一种社会意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后的各种社会进步,唤醒了人们沉睡多年的社会审美需要,使学校美育工作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为适应新形势变化需要,要进一步提高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对学校美育工作的认识 ,更新观念,确立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教育思想,把美育工作视为学校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充分认识到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1.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美育不同于别的教育就在于它是一种自由的形态,通过"寓教于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这是因为美与人的心灵是相通的,用康德的话说,美是情感知识与道德的桥梁。美育就是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美,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使人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这是其他教育无法做到的。
2.有利于促进心理结构的"内化"。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将道德、知识等教育转化为人的一种精神素质,使之成为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格。美育由于冲破了狭隘的功利主义,并且是一种自由形态的教育,所以比较容易与其他教育相结合,并渗透到其他教育之中去。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仅知道什么是不够的,只有从情感上产生爱好,才能心悦诚服,才会在行动中发挥出最大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可见,美育具有全方位的作用,能够把其他教育带动起来,形成为一个有机体。
3.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人类认识事物的思维形式分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是基础,没有形象思维也就没有逻辑思维。所以,要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尤其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更要注意形象思维教育。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同思维能力是成正比的,但也并非是绝对的,还要有合理的心理结构,才能将知识、道德转化为一种智慧。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人书读得不少,人品也不错,可就是不会运用,甚至成为书呆子,这和平常缺乏美育教育,形象思维能力低,缺乏想象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4.有利于培养新型人才。我们正面临着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只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注意知识结构的综合化,而不囿于某一学科的单一知识,才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教育的精髓是启迪智慧,培养创新精神。美国诗人惠特曼说过:智慧是从灵魂中引发出来的。智慧是知识、修养、经验与情感的有机结合,已成为人的一种素质。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不管干哪一行,如果不懂得美学和审美,就不可能真正做好工作,成为优秀人才。事实也表明,真正有名望的大学者,他们的成功和他们所受到的良好美育是分不开的。1978年度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格拉索在回答"如何才能造就好的科学家"的问题时说过:"往往许多物理问题的解决并不在物理范围之内,涉及多方面的学问可以提供广阔的思路,如多看看小说,有空去看看动物园也有好处,可以帮助提高想象力......"
二、优化环境,以形育人。
1.美化教育环境
学生的审美趣味的习惯,是在优美的环境中形成的。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对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要重视校园建设,引导学生参加美化绿化校园的工作,增强学生创造校园美的意识,培养他们创造美、珍惜美的观念与能力。从而以美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个性,又以学生美的行为习惯为校园增添光彩。
几年来,我校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了校园的改造和建设,绿化美化了校园环境。建造了具有传统造型特色的校训屏风墙;别具一格的名人名言德育教育长廊;树立起具有本校特色能激发学生奋发向上、勤奋学习、努力拼搏、乘风破浪、奋勇前进的不锈钢‘扬帆’标志;建起了一座清净优雅造型别致的读书亭和金鱼池、假山;扩建了宽敞明亮、环境舒适的学生公寓楼;装修了一栋造型独特,具有一流水平的色彩协调的多攻能的教师办公大楼;安装了富有艺术造型特色的路灯和磨菇型的草地音箱;辅设了规范整齐的升旗场地;同时,扩大了校园的绿地面积,种树、育花、种草等等,校园面貌焕然一新,使校园环境充分发挥了美育中的“以美引善”、“以形悦目”、“以情感人”的作用。
在教室布置方面,教室里贴的各种条幅、功课表值日生轮流表、评比表还有墙报以及各种扫除用具的布置与陈设都做了统一安排,使教室布置得典雅大方,文明舒适,卫生整洁,使学生置身于教室便有一种赏心悦目,神清气爽之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陶冶。
2.完善教师形象
要提高教师的审美素质,优化师德风范,要求教师仪表风度、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都体现为人师表的美德,做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无声的美的楷模。
首先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以完美的人格教育学生,使学生产生敬爱感、敬佩感、敬重感,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样潜移默化的塑造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其次,要求教师要有美的仪表。这是教师形象塑造的最直接的自我展示,教师要有自然、潇洒的举止,给学生以轻松舒畅的感觉,以稳重大方的姿态,给学生的踏实,可靠的印象,以整洁合适的衣着,给学生体悟朴实、整洁的真正的美。
再次,教师要有美语言。正确运用语言是教师获得教育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运用语音、语调、语气来表情达意,做到侃侃而谈,抑扬顿挫,悦耳动听,使学生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同时带动学生使用美的语言。
三、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
学校以教学为主,美育必须以教学过程为主要途径。
1.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学科的美育作用。
各科的教学内容,尤其是艺术教育学科的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因此,加强艺术学科教学业务管理,开设艺术课和美学讲座,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中学艺术教育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艺术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要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格调高雅,内容健康,重视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发展有民族特色的、情趣高尚的、有较高水平的艺术教育。通过各种艺术学科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一定艺术门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因此,艺术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揭示教材的内在美,讲授要准确、简明、生动活泼,善于创造美的情境,启迪学生的审美心境,促进师生情感的双向交流,引导学生感受美;要以和蔼可亲的教态、清晰准确的发音、流畅悦耳的语调、工整美观的板书、灵活适用的教学方法,做到声、形、情并茂,让学生欣赏美;同时,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广泛参阅,吸取众长,充分准备,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活动,并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使学生体会创造美。
我校近几年来努力创造条件,在提高原有的艺术课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请专家到学校进行美学讲座,普及美学知识,培养中学生的美学理论素养,使他们爱美、懂美、会美。一位学生在周记中写道:“歌曲《黄河大合唱》表现了滚滚黄河雷霆万钧、一泻千里的雄伟气势,以及它所孕育的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伟大性格。师生在教学过程中,都是动情的。因为,歌曲崇尚的美使我们始终处于美感的激情之中,甚至于课后,那澎湃的激发仍要长久地留在同学心中。”
2.充分挖掘其他学科所蕴含的美育因素。
确立各学科的美育标准,并强调教师要把美育自觉地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根据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挖掘教材本身的审美因素,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给学生创造美的氛围,使学生在愉悦之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
政治课教学可直接讲授美学知识,向学生展现社会美、信仰美、心灵美,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道德观念和审美理想。
历史课和地理课的教学,可通过介绍历代的文化艺术珍品、时代的丰功伟业、惊天地泣鬼神的民族英雄事迹、祖国壮丽的河流山川、丰富的地矿宝藏、优美的风光景致,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教育。
语文课教学,使学生体会本民族语言所具有的音、形、义的文字美;从语言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和所抒发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意境美;通过学习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写作方法,领会文章的主题美和结构美。语文课中有优美图画,优秀作品,不但要讲字、词的含义还要运用艺术手段和电教媒体创造情境,化人于情,把那些生动、具体、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把学生带到一种美的意境中去,打动他们的心灵,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真、丑,从而受到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数理化学科,可以其准确清晰的数字、柔美流畅的线条、立体形象的图形、精炼严谨的语言、规范整洁的作业、系统严格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体验抽象美、逻辑美、运动变化美。
    体育是健与美结合的艺术。通过动作示范之美、场地设计之美、队形排列之美,使学生掌握准确、协调、矫健、灵敏的动作、组合变化的造型,形成健美的体魄,进而培养学生勇猛顽强的意志和团结奋进的精神。
    教师还要关注各种社会渠道向学生输送审美的信息,把握学生审美情趣的变化,提高对家庭、社会审美影响的应变能力。要对学生实施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人生美等方面的全面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全面地理解生活方式美,教育他们健康、朴素、大方,充分体现“青春美”。善于运用各种美的因素,培养学生成为审美主体,提高他们鉴别美、创造美的能力。
四、课外活动中的美育渗透。
    课外活动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渠道,也是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之一。学校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制订并建全课外美育活动的管理制度,配备辅导教师,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种类型的课外活动,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和校外教育阵地,组织学生艺术社团或艺术活动小组,定期举办专题艺术讲座,使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开阔视野,启迪智慧,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健美体魄,发展艺术兴趣和个性特长,丰富精神生活,优化教育环境。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效果的延伸和补充。学校这几年来特别重视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先后从学校经费中拨出专款,并根据学生的爱好,组织成立了校园电视台、学生记者团、文艺队、合唱队、管乐队、民乐队、声乐队、电声乐队、书法兴趣小组、绘画兴趣小组、板报小组、读书小组、田径队、篮球队、排球队、足球队、电脑培训班和各学科的兴趣小组。组织学生看电影、看小说、看作文、欣赏音乐或美术作品学生抱着一种深的情趣去欣赏。在不知不觉的欣赏过程中,由感性到理性地受到教育,这种由美感得来教育一旦留在心上,就不会轻易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