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德育主旗帜 唱响育人新领域
时间:2015/4/30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重点,我校对此一直常抓不懈,学校政教处结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订了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市三中学生在校一日常规》,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了各自的文明条约,并利用校会、班会、队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执行规范的过程中及时总结,认真反馈,把养成教育作为评选优秀学生、文明班级的必备条件,真正引起了学生的重视,突出了实效。与此同时,学校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进行自我教育,我们实行了“校园文明监督岗”值日制度,用检查评比、流动红旗、黑板警示栏、放学总结等形式使孩子们养成讲究卫生、关心同学、拾金不昧的良好习惯,从晨会、课间操到活动课,从纪律、卫生到文体活动都放手让学生组织实施,运动会、诗歌朗诵赛参与策划承办,也积极吸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有效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未成年人思想教育教育的实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根据未成年人思想实际——亲身体验后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的特点,我校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了以体验教育为特色的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经验。本学期以来,通过“我爱祖国”诗歌朗诵比赛、“手拉手”献爱心、“家长学校”联系会、交通安全知识讲座等活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接近社会,增长阅历,体验乐趣,提高了能力。
为确保学校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我们加强了学校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管理工作的研究,其主要做法是:
一、切实转变未成年人思想教育观念。过去在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中由于人们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是让未成年人教育工作说起来重要,检查时热闹,忙着升学考试时则不要,甚至为了争取高升学率,让未成年人教育工作坐冷板凳,错误地认为只要升学率上去了什么都好了,于是,在对学生的教育问题上忽视不管,既不走出去,也不请进来,我行我素,关门办学,重智轻德,对此我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明确认识到了新时期学校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坚持“不求人人升学,只求个个成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要求落实到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
二、健全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管理网络。我校对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学校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采取切实措施,保证国家规定的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目标、内容和要求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落实。着力配好学校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管理队伍,形成了未成年人思想教育领导小组—政教处—班主任—任课教师的校内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网络;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法制副校长的校外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网络,明确职责、落责任,完善校内外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了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组织的作用。
三、落实主题月活动的任务。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作为中学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的重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不同教育阶段的内容和要求。中学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主要通过生动活泼的校内外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以“五爱”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公德教育、社会常识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主题月活动的具体安排和要求如下:
(1)爱国主义教育月。结合学习党的精神,大力宣传祖国的大好形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从自己的家庭、街道的变化看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此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正确认识当前存在的矛盾和困难,以及党和政府努力解决这些问题的决心和措施,使学生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于十月份开展了“我爱祖国”诗歌朗诵比赛。共有19名学生代表作了激情的发言。倾诉了内心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传统教育月。传统教育分为中华文明优良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两大内容,我校充分挖掘上述两大内容的内涵,结合校园的实际情况,通过传统教育增进学生的凝聚力,使他们感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于十月份开展了“手拉手”献爱心活动。郭少武是我校初二年级一名学生,其母早年赴韩国打工至今杳无音信,爷爷年老卧病在床,他的生活仅靠父亲微薄的工资艰难维系,今年6月,突发的一场事件令他一家跌入了极度贫困的境地。经常性的头疼和半身麻木使他痛苦不堪,经医院诊断,他患上了罕见的脑干囊肿,紧急的病情迫切需要手术治疗,为此郭少武的父亲已借债近5万元用于手术费用。巨额的医疗费用让这个本来就非常贫寒的家再度背上沉重的债务。学校老师、同学得知这一情况后,自发的掀起了向郭少武同学献爱心活动。短短一周内,市三中师生捐款、捐物合计达一万七千余元,极大的缓解了郭少武同学后续治疗费的紧缺情况。期间不少学生到医院看望郭少武,给他以极大的心理安慰,就连身体残疾的在校学生龚黎明同学也拄着拐杖来到病床前,鼓励郭少武树立信心、战胜病魔,并从他有限的生活费中捐出了五十元钱,这是在老河口市第三中学关爱“五生”爱心活动上最动人的一幕,市三中师生用他们的行动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人间赞歌。
(3)法制教育月。认真组织学生学习交通法规、七防安全教育活动。做到每月有新意,每次有收获。积极争取公安部门、文化监察等部门的支持,对有害于未成年人成长的网吧、游戏厅等不良场所予以坚决取缔,净化了校园及周边环境,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并进一步形成了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有效遏制了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的发生。今年12月1日我校邀请了老河口市公安局警官刘芳、市交警大队民警察波到我校围绕道路交通、防火自救、防抢防盗防骗、远离毒品等内容为全校师生员工进行“七防”安全防范知识和交通法规知识讲座,讲座完后全校师生依次观看了毒品、交通安全、消防等相关图片展牌,学生感触极深,增强了全校师生的安全防范和法律意识。各年级学生分别写出了意味深长的感受,保证自己一定要遵纪守法,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4)行为规范月。十一月是一学期的中端,学校举行期中考试后,针对前半学期学生学习、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采取了具体问题具体解决。除继续抓紧抓好学生的各项教育,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督促学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外,还在11月25日举办了我校首次“家长学校”联系会。在本次活动中,市关工委朱根全主任亲赴我校为五百七十多名家长上了一堂生动有效的示范课。这是自家长学校开办以来参与听课人数最多的一节课,也是市关工委领导首次亲赴老河口市第三中学家长学校授课。活动中,朱主任主要就家庭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如何教育孩子等问题向家长指点了迷津,让家长了解教育子女的方法,掌握教育子女的技能。朱主任在讲课中语言诙谐、朴实贴切、事例生动,时时引来阵阵掌声,家长对此评价很高。
(5)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形成开放式,立体化的德育网络。学校结合新课程改革和研究性学习的需要,深刻挖掘所在地相关的社区教育资源,在社区的协助下,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学工学农学军,以主人翁姿态,走进社区,了解社区,服务社区,使学生感性同理性认识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自己的品德、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都得到了全面提高,最终成人成才。
“雕龙要雕睛,育人要育心。”我们播种的是创新的种子,收获的是未来的希望。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是“树人”育人之本。今后,我们还将不断深化“小公民道德建设”、“体验美德我最行”、“小手牵大手、一起文明走”等活动,扎实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大力培育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