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既然是师生创造的,那么,一方面校园文化就成为学校师生思想信念的凝聚、精神风貌的象征,另一方面师生的行为规范必然遵循着该校的校园文化。
学校管理的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对师生的管理,所以,校园文化对学校管理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最直接的环境,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学校管理总是在已有的校园文化中进行的。学校管理要利用校园文化的组织机构来发挥管理的计划、控制等职能,保证学校这个机器的协调运转。学校管理要利用校园文化中的规章制度来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从而保证师生的行动一致。学校管理要利用校园文化中的宣传标语、黑板报、校训、校风等使师生明确学校的工作目标。学校管理要利用校园文化中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如各科兴趣小组、学雷锋活动、“读书月”活动、艺术节活动等来教育师生,实现学校的工作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管理本身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恩格斯说的,“在一种方法的背后,如果没有一种生机勃勃的精神,到头来只不过是一堆笨拙的自然工具而已。”正是从这点来讲,学校管理必须重视校园文化的作用。
2.校园文化影响学校管理者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从而深刻地影响着学校工作目标的确定、管理方法和措施的采取。人虽然不能说是环境的产物,但环境对人的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却是无可非议的。长期处在某一校园文化中的师生,在这独特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下,会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如有的学校管理者追求奉献、进取,思维方式上能做到整体思维、发散思维;有的学校管理者追求功名、利禄,思维方式上总是局部思维、线性思维。特别是校园文化中的风俗、习惯,对学校管理者的影响非常深刻。麦格雷戈在《管理理论X或Y的抉择--企业的人性面》中提到:“真正的问题在于管理者的宇宙观和价值观的改变,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如何推行的问题,便成为细枝末节的问题。”“管理的理论与管理的观念是第一位的,而管理的政策与具体措施是第二位的,不能本末倒置。”所以,学校管理者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对学校管理的影响将是至关重要的。陶行知先生曾讲过:“校长是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议一所学校,先要评议这所学校的校长。”从不同校园文化里走出来的校长将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他们会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措施,如有着进取、奉献精神的校长,就会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学校工作目标,多采取思想沟通、榜样示范方法;如有着功名、利禄思想的校长,可能把分数第一、智育第一作为目标,多采取物质刺激、人治的管理方法。
3.校园文化也影响学校被管理者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从而制约着他们的行为能否去实现学校工作目标和实现目标的程度。正如学校管理者的思想受校园文化的影响一样,学校被管理者也毫不例外。很明显,有的学校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视学校的名誉为自己的生命,紧紧地团结在学校的工作目标下,踏实工作;而有的学校教师则金钱至上,给钱就加班,不给钱连一点工作也不多干;还有些学校的教师,包括校级领导,拉帮结派。总之,在不同校园文化中的教师的精神风貌肯定是不一样的,去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程度是绝对有差异的。
论校园文化和学校管理
时间:2015/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