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打造数字校园 锻铸教育精品

时间:2015/5/4

学校教育如何跳出地域的苑囿,与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资源零距离?人才培养的模式如何突破现有机制的桎锢,与时代的需求接轨?教师怎样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跳出现有体制的樊篱?

“打造数字校园,锻造教育精品”,泰兴镇中心初中,用短短的几年时间,以超常规的思维,对这几个问题作了最好的诠释。

认识是行为的先导,办学理念决定着学校的兴衰与沉浮。学校领导人只有高瞻远瞩,才能捕捉代表时代发展和前进方向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只有以敢为人先的决心和勇气,才能推动和促进学校健康稳定地阔步前。在学校发展思路恳谈会上,焦国荣校长详尽阐述了我校的办学理念,提出创建数字校园的宏伟构想。他说:“‘把成才的路铺到每一个人的脚下’的办学理念,其实质内核就是‘校园文化建设要人文化、师资队伍建设要自主化、教师教学风格要个性化、学生个性发展要多元化’。”几年来,泰兴镇中心初中高举人文大旗,张扬个性风帆,让教师与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强力打造数字校园是中心初中办学优势之一。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办学效益,学校坚决摈弃落后的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积极架构现代化的教育平台。作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近年来,泰兴镇中心初中先后投入巨资,全力打造现代化、数字化校园。早在1998年,学校就为每班配置了“三机一幕”,1999年,校内闭路电视系统、摄录编辑系统、多功能教室全部配置到位。去年,学校又投入近100万元,新建了15个多媒体教室,60座的教师机房一个,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校园网。学生足不出户,就可聆听北大名师授课,感受先进的教育理念,享受最丰富的网络资源。数字校园的建设,正成为中心初中实施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坐地日行八万里”和“巡天遥看一千河”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数字校园的建设,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以全新的育人模式,滋养着如饥似渴的莘莘学子,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展现了一幅壮美的画卷。

教育现代化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更指教学理念、教学与管理模式的现代化。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教师只有不断地调适个人的教学习惯,教学模式,思维方式、教学策略,直至角色定位,才能适应新的教学环境,才不致沦为“机器”的奴隶。为此学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对全校教职工进行全员培训。通过培训,学校45岁以下的教师人人会操作计算机,35岁以下的教师个个会制作多媒体课件。校内办公实现了无纸化,备课资源全校共享。

教学手段的变化还引发了课堂教学的革命。在中心初中的课堂上,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适时出现的多媒体(音、画、交互动画),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丰富的体态语言,都是那么富有创造性和亲和力。课堂气氛也由过去的单调、压抑变为轻松活跃。那些喜欢标新立异、爱与教师“分庭抗礼”的所谓“坏学生”也成了教师的宠儿。

数字校园的建设还带来了学习方式的革命。分层次教学得到了贯彻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受到学生的青睐。挑战传统、挑战权威,勇于质疑是中习初中学生的学习品格;思维活跃,敢于创新是他们的优势。在中心初中,大多数学生不只是从电脑上下载资料,还学会分析资料并运用资料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刚刚结束的第十五届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传来喜讯,我校荣获团体一等奖,其中谢孟尧同学获江苏省初中部唯一的“最佳选手奖”,江苏教育电视台作了现场报道,并对他进行了专访。在谈到自己成功的经验时,谢孟尧同学对我校数字校园的建设推崇备至。

运用多媒体教学后,还引发了一场评价标准的革命。在课堂教学的评价上,中心初中先后出台了《泰兴镇中心初中课堂评价标准》,用“拎动有方,举纲抓目,主动创新,拓展升华”作为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对学生的评价,学校班班建立了学生“成长档案袋”,并输入电脑,对学生的成长进行动态和全程管理、评价。“多元智能理论”被适时引入,学校制定了《泰兴镇中心初中“摘星”活动考核细则》,注重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人际交往、情感意志、音乐运动等作全方位的考评,让每个学生都有成为“明星”的机会。

可以说,数字校园的建设,就是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掘,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的方式有深远影响。

一个强势的、持久的、宽广的教育特色,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支撑。在中心初中,人文管理的内核就是真心实意地欣赏每一个教师,服务于每一个教师,帮助教师发现自身的价值,开发自身的潜能,促进教师健康和谐地发展。在中心初中每个教师的成长都凝聚着校长室一班人的心血。从职称评定,到小孩上学,住房等,事无巨细,校长室一班人都亲自过问。因此,在泰兴镇中心初中,广大教师不仅把教师当成一种职业,当成谋生的一种手段,更把她当成一项事业,用一生的精力做好。

在教师培养上,学校通过“三抓”激发了广大教师创业的自觉性。“三抓”:(1)抓教师学历层次提高。学校要求所有教师都必须是学习型教师,每位教师每学期阅读教育书籍一百万字以上,写不少于一万字的读书笔记。所有一线教师在开学前做十套以上中考试卷,写二篇教学论文。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的2人,本科学历的43人,本科在读的近30人。(2)抓教师基本功训练。从1996年开始,学校进行了教师通用基本功训练、学科基本功训练和综合能力训练,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3)抓骨干队伍建设。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和竞争淘汰机制,使骨干队伍有进有出,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学习型、研究型教师不断涌现。在市“园丁杯”教学论文竞赛中,我校获得了三个一等奖,八个二等奖,十六个三等奖,获奖数量是泰兴市最多的。多媒体教学仪器的运用、互动课件的制作已不再是少数信息技术教师的“独行”,而成了所有任职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信息技术走进课堂已不再是一种时髦,而是教学常规。近年来,学校开设的各类公开课、示范课中,所使用的课件令与课老师耳目一新,获得一致好评。去年,在泰州市课件比赛中,我们获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在青优课评比中,我校有6人次获泰兴市一等奖,有二人次获泰州市一等奖。

锻造教育精品,还需要丰厚的文化积淀。走进中心初中,假山嶙峋,小径通幽,芳草萋萋,浓浓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学校自建的“希望之声”广播台、自办报纸《铺路石》,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学校还建立了雏鹰文学社,创办了学生习作园地《玉兰花》;举办每年一届的校园文化节,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提供设施,进行指导。这些活动开展后,学生的特长有了施展的舞台,学习积极性高涨,素质教育硕果累累。

科学的办学理念给学校赢得了崭新的发展机遇。去年,我校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在今年的中考中,我校也取得出色的成绩,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强化内蕴,凸显特色,走精品之路,泰兴镇中心初中的明天一定会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