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学校文化

时间:2015/5/5
在师范学习《教育学》,只是停留在概念和理论的记忆上,对于应用是很渺茫的。现在再学习《教育学》那就大不相同了,由于有了实践经验,自然不自然的就想和实践挂上钩,对于书上讲的东西有了更深的理解。
    今天读了教育与文化的章节,再反思我校的学校文化,感到成功与不足之处并存。成功之处是学校文化的体系建设比较全面。不足之处是学校全体成员习得和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没有作为核心来抓,形式的东西做得较多,这是下一步学校应加强的地方。
   学校文化是由观念文化(精神文化)、规范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部分构成。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可以细分成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以及学校领导者亚文化、教师亚文化、学生亚文化、学校职工亚文化、课程亚文化和活动亚文化等等。
    一、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有的学者把学校精神文化分解为如下基本成分:
    1、认知成分。
    即学校群体和构成他的个体对教育目的、过程、规律的认识,属理性因素。
    像我们学校提倡的“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佳发展”、“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式个别化,课程实施综合化,学习方式活动化。”“教育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时代发展”,“在生活中学生活,在劳动中学劳动,在社会中学社会,在自然中学自然。”“三个凡是的课程观”等都属于认知成分。
    2、情感成分。
    是学校这个文化体内的成员对教育、学校、班级、同事、同学、老师、学生特有的依恋、认同、参与、热爱的感情,这种感情通常包含着很深的责任感、归属感、优越感和献身精神。
    3、价值成分。
    即学校所独有的价值取向系统,像“有教无类”的价值取向,“忠于职守”的价值取向,“尊师爱生”的价值取向,“教育教学活动有先”的价值取向,“严谨、守纪、规范、团结”的价值取向等等。
    像我们学校提倡的“博爱、平和、自强”的学校精神,“爱人助人、自主参与”的校训,“爱无差等、自强合作”的校风,“爱有诚心、细且耐心、严要贴心、教有恒心”的教风,倡导爱的教育,都包含价值成分。
    4、理想成分。
    即学校及其成员对各种教育活动和学生发展水平所表达的希望和追求,比如:创造美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充分、和谐、全面地发展等。
    像我们学校提出的“使学校成为特殊教育学校精深文化的典范”,“创造康复乐园,使学校成为自立者的摇篮”,“建设充满爱意,蕴含情感,富有自强精神,承载着师生乃至全社会无限爱心的精神家园”,“用爱托起学生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都蕴含理想成分。
    二、学校物质文化
    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由两种表达方式:
    1、学校环境文化,包括校园的总体结构和布局、校园绿化美化、具有教育含义的教育教学场所以及校园环境卫生等等。
    2、学校设施文化,包括教学仪器、图书、实验设备、办公设备和后勤保障设施等。
    三、 学校制度文化
    学校制度文化是一种确立组织结构,明确成员角色与指责,规范成员行为的文化,有三种表达方式:
    1、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学校有不同的组织形式和体系。
    2、规章制度。
    3、角色规范。
    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对原有文化的传承与改造的过程,是对文化构成要素进行整合的过程,是学校文化主体积极创建的过程,是一个良好行为改造和积累的过程。在创建过程中,校长是关键,师生员工是主力军。学校文化的核心体现在广大教职工群体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方式上,一种文化的形成,特别是在起始阶段,需要反复宣传教育,还需要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加以约束规范。当学校文化真正形成了,一切制度和约束将化为师生员工的自觉行为,到那时,也许只有文化而不见制度和约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