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行云流水“班主任”

时间:2015/5/11

工作16年,当了13年班主任,时间不算太短,可回头一看,似乎啥收益都没有。平日里常听人夸奖某某老师擅长当班主任,都说“很有一套”。我却突然发现,这十几年我的班主任当得颇像农民,“一套也没有”,没有绝招,没有章法,没有体系,甚至连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班主任秘诀——和学生斗智斗勇的本事,都没有。

显然,这活儿我是做得太随意了。

新学校有个有趣的规定,每个班主任都要为自己的班级写一条类似班训的标语以激励莘莘学子,我想都没想就把“快乐每一天”发了出去。过后值日时,逐一看过别人的标语,才发觉自己果然不是传说中的“有个性”,而是太有个性了——大家都日日牢记勤学苦练,我却没头没脑地要“每天快乐”,如此不务正业,让自己的老脸忍不住就微微地红了。

不过,我倒是比较守信的,为了保证“快乐每一天”不是空洞的口号,每周两次的课外活动时间,我一定保证按时执行,即使雨天无法做户外活动,也不会因为是语文老师就趁机布置多多的作业来占用时间。若是学校没有安排户外活动时间,我甚至会抽出语文课,让学生适时地去“放纵”一下。这样的活动不需要用什么条件来交换,我只要求他们:“流一身臭汗来交差吧!”于是,到了下课,学生就会跑过来让我检查:“老师,你看我流汗了!”“出汗了,出汗了,衣服都湿了呢!”“啊,你没有出汗?”“什么?有啊,你看你看!”我一摸后背的衣服,果真是潮潮的。如此,也就过关了——下节课,我们继续活动吧!

我大概算得上是一个很好哄骗的班主任。学生喜欢什么事情,一般都会尽力帮助他们实现满足。他们喜欢活动,“疯狂”,我就让他们活动,“疯狂”,允许他们在课外活动时间带球或其他的体育器材来,并告诉他们,球可以放在电脑平台下的柜子里,这样便没有哪个同学边上课边用脚踢球了。他们喜欢换座位,我就让座位每星期轮流,前后左右。看似复杂,可他们忙得不亦乐乎,搬桌挪椅,井然有序,完全不需要我插手插嘴,也没有哪个孩子在此中闹出什么乱子来。他们喜欢自由选择同桌,想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学习,那就一起吧。(第一次自由选择的时候,有个同学去了舞蹈队,没有选上,结果她只能和男生坐在一起,她为此在日记里把我臭骂了一通,我提出反驳,并选择在全班都在的时候进行了第二次的自由选择)。他们选择同桌,我不参与,也不指导,只负责给出足够的时间,再站在一边看他们搞交际。最后调皮的和调皮的一起坐,内向的和内向的一起坐,我也不表达担心——我想要的是他们能有这样一段经历。他们喜欢“表扬信”,我就经常往他们爸爸妈妈的手机上发表扬信,告诉爸爸妈妈:“您的孩子写字漂亮了!”“您的孩子上课发言了!”“您的孩子学会跳绳了,我真高兴啊!”

他们喜欢做事,我就让他们做事,人人都来做,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我的班级一直都没有“班长”,若学校规定要填写表格,我就随便写下班级任意一个学生的名字,纸面上,他就是班长了。而事实上,“班长”很多,一天两个,轮值,而且,谁都可以当——只要你认为自己可以试试,有兴趣体验体验,那就来吧。不过,无论是轮值班长、组长、科代表,还是分管其他日常事务的职务,都不代表“权力”,任何职务都是一种做事的经历,而且“你是在提供服务,维护日常的秩序”。值日班长不可以对任何一个同学发号施令,不可以斥责任何一个同学,即使是犯错的同学,你也只能是提醒他,因为你和他,是平等的;如果发现组长发作业本时用扔的动作,或者啪的一声甩出本子,我会立即提醒他:“要善待我们的同学,你是在服务他人,他人也将服务于你。”所有的班务负责人都是自愿选择的,我把他们每人负责的内容列在表上,贴在教室的公布栏里,以便他们“搞不清楚”时,可以及时地查证。他们多数人做事做得很不专业——可是,这本来就是副业,所以我基本不对他们的不专业表示“不能理解”或者“愤怒”。

我接纳他们的选择,信任他们的热情,对每一个孩子的付出心存感恩。因为我们烦琐的日常几乎全部仰仗孩子们的热情与纯真。依着他们积极努力的天性,只要我把该做的事情清楚明白地告诉他们,他们必定会尽力地“为我”做好:我说,我们布置教室吧,他们就会剪出好看的花来贴上;我说,我们洗窗帘吧,他们就会把窗帘带回去,洗净晾干,装好钩子带来,挂上;我说,我希望我们有很多课外书,他们就出钱出力,把书买回来了;我说,黑板报是你们的了,他们就竭尽全力地把黑板报画得“让人骄傲”;他们会让垃圾房每天都是有序的;垃圾桶脏了,有人会去清洗;地板脏了,有人会在课间提醒同学打扫;花儿缺水了,有人会给它添上;书柜里的书乱了,有人会把它整理好;订阅的报刊到了,有人会准确无误地发下去;同学捣乱了,有人会出来讲道理;打架了,有人来劝架;不公了,有人会呼吁……没有名气,无须任何噱头,我的班级从来都是平民而平淡的,你看不到任何荣誉,看不到任何可以浩浩荡荡推广的经验模式,看不到借此形成的高深的理论体系。可是,我觉得挺好,孩子们每天欢天喜地地来,又欢天喜地地回去,看着很舒坦。

直到现在,我仍然没有用心学习过任何一本专门讲“班主任”的书,没有接受过任何系统性的“班主任”培训,我缺乏技巧,缺乏理论,缺乏专业知识。但我尚葆有一颗心,我用心感受日常,用心感受孩子们的心,更多地从一个孩子本然的需求出发,考虑如何更为妥善地安置一个孩子天然的喜好与担忧。与任何立意新颖、高瞻远瞩的标语相比,我更信赖“身体力行”。我把“身体力行”看做是一个班主任老师最最重要的品质和所有教育机智施行的基础。我忘了我上的师范校训是什么了,但一直记得食堂正对面男生宿舍楼墙上的“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它告诉我:一个教师,是一个走在前面的人。这是无言的承诺与示范。当上老师,就意味着是学生的带路人,学生将望着老师的背影,时刻关注老师的一言一行。我谨记这样的戒律,不任意对学生发号施令,也不随意指使学生做什么,总是自己先做,然后带领学生一起来做。窗帘脏了,是我爬上窗台拆下来的;地上有纸,进教室,我就会拿过扫把和铲子,安静而仔细地打扫;我提倡阅读,就尽可能地抽时间保持阅读,不仅读自己喜欢的书,也读孩子们喜欢的书;我应邀参加他们的周末聚会,品尝他们带去的食品,看他们在树丛中扮演各种莫名的角色,听任时间缓缓地流走……

行云流水,一年,胜似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