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人才的高度决定学校的高度

时间:2015/5/11
一、人才高峰托起学校的发展高峰。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百年办学史上的数次办学高峰都是由人才高峰来奠定的。早在学校创办初期,校主匡仲谋先生就确立了人才立校的战略,引进了以殷芝龄校长为杰出代表的欧美留学人员。正是有了这批人才的加盟,匡村学校迎来了办学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在中国基础教育尚处幼年时期,匡村学校的课程便开始与国际接轨,教学与世界同步,水平达全国一流。上个世纪60年代,由于学校争取到一批高校调干生的分配进校工作,学校迎来第二个办学高峰:没有任何地理优势的无锡县中进入了江苏省15所模范高中之列。上个世纪90年代,学校广纳国内教育精英,并充分利用人才上的优势,迅速走出“文革”阴影,重振雄风,学校迎来了第三个办学高峰:一举成为江苏首批、无锡首所国家示范高中。2006年开始,学校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地弥补“短板”学科,充实骨干力量,省锡中的办学水平及社会影响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并造就了今日的辉煌。当然,省锡中的百年办学史并非一帆风顺,除了人力难控的政治因素外,其中的几次惨痛教训无不是因为骨干教师流失而导致教学质量滑坡,学校声誉下降。
    省锡中的百年历史昭示我们: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师德学养是教师发展的立身之本,一所名校说到是底靠名师来支撑的;优秀教师的数量和他们道德境界、专业水准和生活方式,直接决定了一所学校的办学高度。人才聚则学校兴,人才散则学校衰。
    二、让人才过上专业生活是发挥人才作用的关键。
    2006年以来,省锡中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让教师过上学习、研究、合作共进的专业生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做出不懈的努力:在“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课题研究中,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与高校专家常态对话的平台;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的过程中,为教师专业发展开创提升课程实施水平的新路径;在“百万百卷读书行动”中,让教师过上有品质的专业生活;在高品质的教研活动中,让教师享有合作共进的研究氛围;在弘扬“大爱·大智”的教风中,让专业信念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源泉;在“学科教研中心创建” 中,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和谐环境。
    正是在学校的推动、激励,以及前瞻性的规划下,这些年学校的教师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师资质量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幅度提升:学校的特级教师人数由2006年的2人增加到11人;教授级高级教师由1人增加到6人;专任教师中的研究生(教育硕士)比例由原来的不足1%提升为现在的35.8%;高级教师由原来的39.1%提升至54.2%;拥有区教学新秀以上骨干称号的教师比例由原来的39.1%提升到58.5%。这其中,标志着学校师资最高水准的特级教师和教授级高级教师人数,省锡中双双列无锡大市各校之首。
    值得一提的是,省锡中引进人才不只着眼于高考,更多的着眼于教育,着眼于学校的品质提升和长远发展。不少骨干教师在加盟省锡中后,过上了专业生活,促进了在专业上的进一步发展。
    三、用宽广的胸襟容纳天下英才。
    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是科学也是艺术,是制度的也是情感的。这些年,省锡中之所以能发展壮大起一支影响日隆的教师队伍,是因为我们用宽广的胸襟容纳人才,用发展愿景引领人才,用和合文化凝聚人才,用优厚待遇稳定人才。个性鲜明是人才的基本特征,所以善待人才首要的便是容忍他们的个性。这些年,一些老师从外校调入省锡中,其中有些老师因其个性问题而被原单位冷落“闲置”,但省锡中包容了他们的个性,并根据他们的特长、爱好,提供发挥其才干的机会,搭建展示其才能的平台,在省锡中兼包并蓄的文化场中,很快露出了头角,在各方面做出了成就,甚至在一些方面改写了学校的办学历史。
    人才也要引领,而最能引领人才的是共同的发展愿景。2006年开始,学校便将打造社会各界公认、广大家长热选的锡城名校,进而成为标志江苏、引领全国、对话世界的中国高中名校作为学校发展的愿景。在这一宏大愿景的引领、激励下,省锡中教师群体呈现出了良好的专业发展势头。
    省锡中倡导和合文化,努力使学校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省锡中,教师的事就是学校的事是领导的共识;有困难找学校是教师的共识。每年春节前后,学校都要通过一些仪式性的方式向老师们的父母、亲人表现慰问和感谢,给教师以一人在省锡中工作,全家都光荣的自豪感、成就感、归属感。
    省锡中能铸就今天的辉煌,跟区委、区政府和所有相关部门领导的一贯以来的关心厚爱是分不开的,正是在方方面面的鼎力支持下,省锡中才能在教师住房、家属安置、子女入学入托等方面给人才以优厚的待遇,省锡中的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四、学校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依然是人才短缺。
    当前的教形势发展变化很快,就高中学校而言,共同面对着顶尖大学招生方式重大调整、变革的考验。2013年,以大学先修课程在高中普遍开设为标志,关乎高中学校重新排位的新一轮竞争已拉开了大幕。大学先修课程需达博士级的专门人才开设,去年(2012年)我校已开始了引进博士生的工作,将目光由过去的急缺人才引进转向战略储备型人才引进。目前我们在引进博士生来校工作上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少相应的人才引进待遇方面的政策。
    这些年来,省锡中的点滴进步都离不开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区委、区政府的支持是我校得以持续快速发展的最大优势所在,有了这样的优势,我们一定能在新一轮的人才竞争抢得先机,为学校的后续发展奠定雄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