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崇尚科学 围绕质量抓课改;追求卓越 注重管理抓细节

时间:2015/5/11
高中教育承载着双重的目标任务,既要为高校输送优秀人才,又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质量是高中学校的形象,更是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黔阳一中在教育局决策的“以行政手段整体推进新课改”的路上,不断拼搏,付出了智慧和汗水,收获了成功和激动。今年我校高二学考一次性合格率达到99.13%,高考一本上线55人、二本以上上线227人,录取232人。回顾这届有史以来生源质量最差的学生,两年新课改旅程,确有诸多感慨。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坚信新课改更能提升学生素质,提高高考质量。借此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我校“围绕质量抓课改,注重管理抓细节”的主要做法和心得。
一、坚持“德育为先”的发展思路,打造形象平台
1、理念文化浸润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德育职责就是“以师魂铸造灵魂,以人格影响品格”。我校从发展历程和文化积淀中提炼出“崇尚科学,追求卓越,让每一个学生都成材”的办学理念,作为引领师生的旗帜,以“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文化引领、实践体验、潜移默化、全员育人”的德育特色去培养人;学校德育工作以捆绑式评价机制,贯穿于师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去激励人;以“心灵的阳光”去浸润人,使学校的管理制度、教师的教育教学、校园的一草一木无不彰显出文化熏陶和育人功能,不断引领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积极构建“和谐校园”、“书香校园”、“魅力校园”。
2、正面引领培养人。
发展性德育的核心就是以正面引领为主旋律去培养人和发展人,从起点做起,我校坚持高一新生入学的第一天,就给每生发放德育校本教材《心灵的阳光》,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就感知学校对他们在高中三年的要求和期望。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学校德育工作以发展性为引领,追求规范性、针对性和时效性,把主题教育、德育常规、专题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效果显著。如每天的课间跑操已经制度化,班主任领跑,队伍整齐;师生共呼响亮的口号,释放激情;政教处、体育组、学生会检查评比,追求效果,这是真正的锻炼。学校的每个景点、角落、墙壁、绿地都体现着教育功能,处处都育人,人人都育人;学校德育工作人人参与,事事细化,原则明确,流程规范,以“导”为主,营造出了娱乐身心、陶冶性情、潜移品性、培养情操、塑造灵魂的育人氛围,德育成为了智慧的保障和动力。 
3、树立典型激励人。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今天我以一中为荣,明天一中以我为荣”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一中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刻苦努力,勇于拼搏。学校每期都评选并表彰学习之星、进步之星、道德楷模之星、卫生楷模之星、学生干部楷模之星、学习小组之星、优秀班级、文明班级等,树立典型,激励众人。学校十分重视高考“百日宣誓”活动,精心设计活动流程,丰富活动内容,打造活动效果。高一、高二的师生提前候场,高三的师生在雄壮的进行曲和热烈的掌声中整队入场,教师代表、各类学生代表的发言激情澎湃;高三老师的宣誓,高三学生的宣誓,无不体现着师生以生命的激情去教、去学;无不彰显着师生用科学的方法去教、去学。
我们就是以这样的精神和方式去努力打造出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二、坚持“人民满意”的质量意识,找准努力方向。
1、坚持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寻求提高质量的新途径
2010年7月,洪江市教育局决定以行政手段整体推进新课程改革,出台了《洪江市整体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洪江市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作为湖南省示范性高中的黔阳一中没有了退路,必须带头落实教育局的战略部署。黔阳一中的德育工作有传统,主要是要做好“发展性”这篇文章,黔阳一中传统的课堂问题诸多。我校近30人先后两次上绵阳,全体老师下醴陵去考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开始整体推进新课程改革。广大教师积极探索,努力实践“三环四步”开放式大课堂导学模式,两年来,学校全力运行课改行动方案、课改监管策略、课改评价机制。并请来长沙一中、省教科院讲师团专家来校讲学,直击高考课堂,在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已经形成了新授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三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全面提高黔阳一中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坚实保障。
2、坚持学习小组的打造,夯实新课改基石
为了打造“三环四步”模式下的高效课堂,构造学生学习小组是关键。我校把“学习小组”作为构建学生自主学习体系的切入点,进行了科学的设计和规划,就学习小组的构成、职能进行规范、培训和评价,让每个学生在学习小组的团队里,睿智课堂、严格过关、结对辅导、心悦课外、自律行为,打造出一个又一个合作、探究、奋进的自主管理小团队,为班级实施三级管理呈现了新的方式,为班风建设充实了新的内涵,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石,我校学习小组建设已朝纵深发展。
3、坚持教育教学常规与评价,营造和谐的管理氛围
在一中,不管是教师群体还是学生群体,“纪律性”永远是第一要求。正所谓“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要实现有效管理,就必须让管理走向制度化。我校先后出台了《黔阳一中行政人员工作评价方案》、《黔阳一中教师工作评价方案》、《黔阳一中非教学人员工作评价方案》、《黔阳一中发展性德育评价方案》《黔阳一中绩效方案》。贯彻按劳分配、效率优先,既注重团队作用,同时不忽视个体功能,兼顾公平的原则。科任教师、班主任与所教班级、所在学科组捆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评价。以实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重点,科学安排,建立了符合我校实际的分配激励机制,调动了广大教职工工作积极性。   
学校常规管理着重落实“七化”措施,即教学常规制度化、班级管理制度化、目标跟踪制度化、考勤登记制度化、督班检查制度化、辅优补差制度化、教育教研制度化。通过抓师生出勤;抓教学教研管理;抓文明班级、学生之星评比;抓集体备课;抓月考月评,达成制度畅通管理渠道,上下联动,责任到人,落实到位,追求工作的精细化的管理氛围。为提高质量保驾护航。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升质量水平。
1、严格目标管理不放手。
为了保证学校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确保新课程改革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一是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主要由行政班子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对学校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决策与部署、指导与监控。二是新课程改革工作小组。由教务处、教科室、各年级组及备课组组成,负责制订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方案,动员并组织新课程实施。三是新课程改革督导小组。由教科室、督导室、学科组人员组成,负责对课改工作中的教学情况、导学案的制定及完成情况进行指导、督促、评估。
2、规范常规管理不放手。
学校各部门是新课程改革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学科组、年级组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统筹规划、明确职责、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整体推进新课改。通过建立师徒结对制度,大力实施青蓝工程,力促青年教师“一年入门,三年合格,六年成熟”,构筑教师成长发展的快车道。对坚持新课改,效果突出的备课组及个人给予精神及适当的物质奖励,并将实施过程与效果进行量化,其结果作为教师职务考核、课时津贴、绩效工资、年终目标管理奖发放的主要依据,一切让“数据”说话,管理的公信度提升,规范性增强,全员一心一意促质量。
3、坚持全面育人不放手。
教育要“尊重主体,面向全体”。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热爱学生。“没有差生,只有差异”。“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尽量多地要求每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每个人”。让每一个学生都成材。学校创造条件,教师因材施教,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空间。对每个学生负责,对每个家庭负责,对全社会负责。以超越教化、心灵耕耘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旨,树立“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积极进取、举止文雅、文明有礼、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自信洒脱、乐观开朗的良好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动力,去主动学习,不断挖掘教师的智慧打造高效课堂,我们相信今天的成果才是初品,通过努力,我们一定能收获大面积提高质量和精英茁壮成长的时刻。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民族的教育理想,也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希望,更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进一步更新理念,坚定信心,增强意识,克服困难,一定会开辟出一条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大幅提升的成功之路,让黔阳一中新课改之树根更深、杆更壮、花更艳、果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