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做智慧的班主任
时间:2015/5/12
成为卓越的班主任要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但是如果缺少最后的百分之一,终究差一把火。这百分之一,就是感觉,或者说灵感。真正实现质的飞跃,往往就靠这决定性的百分之一。
感觉是什么呢?如果你的眼光对班级做一次快速扫描,能发现其中潜藏的问题;如果你从孩子的眼神和只言片语中嗅到什么;如果你能从孩子不经意间的言行举止中预感到什么可能将要发生,说明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感觉。
闪烁的言辞、游离的目光、突然的失态、意外的冲动,学生的一切实际上都写得明明白白,但是,没有感觉的班主任会不明就里或者视而不见,等到事情发生了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事有预兆。而有经验的班主任一定会敏锐地察觉到什么,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要么防患于未然、要么将危机化解于萌芽、要么能抓住教育的最佳时机。
这话说得虽然有点玄,但是同道中人都应该能理解我的意思。
有一次秋游,自由活动期间,学生三五成群地在玩耍,老师也有了一段难得的休息放松时间。我和我们德育校长以及几个同事坐在草坪上打牌。职业的习惯让我们时刻注意观察周边的情况,就像猫头鹰在打盹的时候一只眼睛还睁着,一点也不敢大意。正在打着牌,远远地一个男生急匆匆走过,没穿校服,手里抓着手机,表情有些异样。虽然距离比较远,看得不是很真切,但是我和校长当时都觉得有点不对劲。校长当时就对那个孩子的班主任说(那个班主任也在和我们一起打牌):这个孩子有些不对头,如果你们班要出什么事,第一个就是他。话说了没两分钟,一个电话打到那位班主任手机上,是另一位带队老师打来的,说你们班的学生聚在一起,好像有事。电话里说得很含糊,因为打电话的老师也吃不准。我们都要班主任赶紧过去看看,班主任走了没几步,我也站起来说:我也跟去看看。到了现场,除了几个学生站在那里,一片安宁,看不出有什么事。我们叫住几个学生问情况,都说没什么,大家准备去爬山,然后就离开了,刚才那个男生也在场。看着学生离开,我总觉得有问题,我赶紧对同事说:把那个男生扣下来,再问一问。这时,校长带着德育处的老师也赶了过来。男生对我们的询问依然是矢口否认,说真的什么事也没有,态度非常诚恳。看看问不出什么,就准备就不穿校服的问题教育他几句然后放行。我在旁边怎么看怎么不对劲,于是开始问他:
“脖子上的红印子怎么回事?”
“爬山时树枝划的……”
“身上的泥哪里来的?”
“刚才爬山时不小心摔了一跤……”
“摔了一跤怎么摔出鞋印子来了?”
“……”(无法回答)
“已经打过了吧?和谁?在哪里打的?”
学生无奈,说了刚才确实打过架了。再问:
“刚才是不是去喊人的?吃亏了,心里不服气是吧?一定要把面子找回来,对吧?”
“……”
突破口打开,迅速问明情况,展开工作,事态得到控制。你说校长的感觉灵不灵?这是多年从事德育工作练就的本领,能透过现象看见本质,从孩子的一个细微的举动能窥见他的潜台词。
故事还没说完。我们在现场立即对其进行教育,校长亲自谈话,一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再告诫此事到此为止,绝不能因为心理不平衡,继续寻衅报复,把事情扩大化了。
那个男生态度依然诚恳,对校长的话频频点头称是,并保证绝不会再惹事,一切到此为止。谈了很长时间,又吩咐班主任继续教育并注意观察,众人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