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所处的环境不仅仅是学校的环境,还有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学生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巨大而无形的。当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儒家思想已谈话,大一统,集体观念在青少年的头脑中已找不到。现在人们所追求的是自我与个性的张扬,缺乏共性的追求。一个社会的每个成员都有其社会共性与个性。如果一味追求个性而忽视共性,那么人将不再是社会中人,不是一个完整的人。
—、影视作品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影视作品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是直接的,、潜移默化的而且是长远的。在青少年的心理向成熟发展过度阶段,其辨能力、辨证思维能力较差,模仿意识,从众意识较强。因此对影视作品的鉴赏就会产生偏差,对影视作品只会崇拜某角色或是模仿某个角色的行为动作而缺乏对作品所蕴涵现实寓意的理解,社会价值的鉴赏,表现形式的欣赏等。在现代社会,影视作品遍布世界各个角落,无所不在,影响着千家万户。优秀的影视作品使积极向上,予人启迪,催人奋进;低劣的影视作品使人消沉,甚至误入歧途。当前影视界所追求的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追求票房,忽视社会责任,缺乏对影视作品对社会的影响,特别是青少年的影响像《逃学威龙》这样低劣的电影会使学生去模仿。导致学生逃学成风,产生厌学心理,迷失方向。还有充满暴力,仇杀,场面血腥,矛盾尖锐的,塑造个人性格极端的古装武打电视台,而这些电视剧无形中影响青少年的思想,使学生产生暴力的心理倾向和极端的性格,形成逆反心理。这无疑是青少年灌毒药,使好人染病毒。娱乐界更有过之无不及,奇装异服,形象怪异的名星形象,低俗的语言,浮夸的动作给了孩子的影响是直接的,教师的说教还起作用吗?我们的学校要求学生要身着整洁得体,言行要文明礼貌,不要留怪异的发型,而娱乐界却教给学生穿奇装异服,留奇形怪状的发形,语言粗鲁,行为低劣。娱乐新闻更是以晒隐私,揭丑骂街为快。这些给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和困难。
二、网络的影响。
当今世界是信息世界是网络世界,电脑网络延伸到每个角落,给社会带来了便利,也给青少年带来不良的影响。网络游戏使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受到严重的影响,使青少年学生沉迷,自闭,不敢面对现实,逃避现实。暴力游戏更是影响青少年的思想,使青少年学生倾向于暴力和生命的冷漠,对生活失去热情,对他人失去信任,对自己失去自信。很多青少年暴力案件的发生其实就是青少年学网络游戏心理在现实生活的体现。如果青少年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那么他们将无心向学,甚至厌恶学习,对学校的思想教育产生逆反心理。更有甚者将老师当成游戏中的某个敌对角色看待,这于创建和学潜的师生关系,学生的思想转变教育工作是相当不利的。
网络信息是丰富多彩的,更新是飞速的,有优秀的,有低品位的有先进的,也有落后的等等应有尽有。青少年学生的辨别能力较差,缺乏对网络信息中真美与假丑恶的判断,从而导致学生审美观产生偏差,偏离正确的审美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这就需要全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要有正确的倒向,家庭要明确家庭教育责任和正确的认识,学校要重视思想教育的方法和方式。只有全社会都关注网络游戏、低劣的网络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都引起高度重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还才能使青少年学生迷途知返。
三、新闻媒体的影响。
这个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飞速更新和传递,瞬间可以接收来自世界各地发生的事件,我们身边发生的事件也瞬间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体现了新闻媒体在当今世界的重要作用。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对于学校的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正面的舆论会激发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热情积极性,促进学校与家庭,学校与学生建立和谐的互相信任的关系,有利于学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负面的舆论将挫伤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家长对学校对教师差事不信任感,误解教师的教育意图,从而影响学校的道德工作的效果。新闻的特点是及时、客观、公正,但是新闻是由记者撰写的,记者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难免会意气用事或见利忘的事情。“学校竟然拒绝学童进学校”读者一看这样一个硕大的标题会自然而然地认为学校作了一件对不起家长、对不起学生的事情,是一件大错特错的事情,却不知道学校拒绝的原因何在。这已经给读者留下了对学校一个很不好的印象。产生了恶的影响。当我们继续往下读会发现文章对学生丁小明被体罚的原因只是轻描淡写,而对学生的伤势却是进行浓彩重墨的描述;对教师被殴打却一笔带过,而学生被拒却是声情并茂。“疑小儿子被体罚受伤,家长与老师发生肢体冲突,大儿子也遭株连”从这一句话中不难看出记者所站的立场。如果报道属实的话,老师体罚学生、学校拒绝学生进校应当受谴责,而家长不问青红皂白就殴打老师,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是错上加错更应当受到谴责,然而整篇报道里的字里行间却找不到谴责之词。很显然,这篇报道已失去了公平,客观性,对教师极为不公平,致使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产生畏惧心理和消极态度。
这篇报道是诸多报道中的个例。如果你是一位关心教育、关注新闻的读者会发现最近几年对学校教育、学校管理诸多新闻报道中,绝大部分是消极的负面新闻,都是为学生和家长说话的,而中伤老师的,只有少数是积极的正面新闻。受到负面新闻的影响,久而久之,社会对学校教育和管理就会产生质疑,对教师的人格尊严产生质疑,使学生对教师失去应有的信任和尊重,也使学生的认识产生偏差。受到负面新闻的影响,学生总认为自己总是对的,就是错了也是学校的错、教师的错。因为家长总会护着自己。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学生在学校可以为所欲为,打架骂人、顶撞老师、辱骂老师也无所顾忌了,学校和老师都拿他们没办法。因为老师生怕有哪一天被登报亮相,接受社会舆论的洗礼,生怕有哪一天被家长恐吓、索赔,受气又赔本;生怕有哪一天被家长要求学校解雇,丢了饭碗。海南侨中不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吗?所以老师们只有明哲保身了。因此,新闻媒体应当公平公正对待学生和教师,再关注学生的权益的同时也关注教师的权益,为学校教育创造一个和谐良好的环境。
以上几点只是影响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诸多因素的社会因素,还有很多因素制约着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例如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学生自身因素等等,只有全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才能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