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赏识教育”课题总结:树“赏识教育理念”,为和谐生命鼓掌

时间:2016/7/7
北大湖镇中心校是一所既古老又年轻的学校,说古老它创建于1918年,有90余年的历史,说年轻它是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刚刚崛起的学校。学校本着以建设和谐校园为出发点,以“让教师在激动和享受中教;让学生在欢乐和入迷中学;让学校成为师生精神家园。”为目标,通过学校赏识教师,让老师在赏识中快乐的工作,充分调动老师们的工作热情;通过赏识学生,让学生在赏识中快乐成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通过师师赏识、生生赏识促进了师师间、生生间的互学、互助、团结进取的意识,有效的促进了学校工作的开展。
一、赏识教育理念的确立
以往说教式的教育形式已在多数教师的头脑中根深蒂固,想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首先要改变学校领导的管理理念,2005年8月提出了以“赏识教育”为学校教育理念的想法,通过反复讨论学习南京周弘老师赏识教育理论,大家一致认为,“赏识教育”理念比较切合学校实际,它的贯彻实施一定会促进学校的发展。接着学校领导班子多次开会研究,制定了《北大湖镇中心校赏识教育实施方案》,确定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树立赏识教育理念,并将其应用到学校各项工作之中,要求每一位管理者树立每一位教师都是好老师,每一名学生都有闪光点的理念,让教师在赏识中增强自信,在赏识中不断发展,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发挥更高的工作热情,使赏识教育在北大湖中心校这片教育的沃土上扎根。
二、赏识教育理念的实施策略
(一)赏识教师,培养自信的教育者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是学校走向成功的关键。学校在赏识教师方面坚持“一个制度,两个欣赏”。
1、坚持民主参与制度,让每位教师成为学校的管理者
1)让教师参与学校规章制度制定的整个过程。学校在出台各种奖励方案、管理制度、考核评价方案以前以草案的形式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建议,经过多次修改以后,通过教代会同意再颁布实施。
2)通过各种恳谈活动为学校献计献策。我们通过“民主恳谈会”、“我为教育献一计”、“倾听教师声音”等活动广泛征集教师建议,集众人之智,制定切合学校发展的目标,让教师体验到自己是学校真正的主人,体验到自己的价值,学校发展目标之中充分体现了教师愿望,使教师将个人愿景融合到学校的共同愿景之中。
2、赏师德,倾心捕捉教师的闪光点
学校在开展赏识教育以来,巧妙的把“以人为镜”的思想孕于赏识教育理念之中,学校每位教师都深谙于心,大家互相欣赏,互相借鉴,师德情操与业务能力齐头并进。首先,学校为教师建立起以“师德烛照人生”为主题的成长记录,旨在捕捉教师工作中的师德闪光点,并使其在自己的岗位上真正的放射出灿烂的光芒,同时辐射全体教师,达到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目的。二是建立学期师德交流制度。每学期期中的赏识教育论坛是大家互相学习的最好机会。每次总结,每位教师都能直面自己的师德建设情况,既把做得好的方面摆到桌面上来,也直面自己的不足。在互相倾听中,每个人的闪光点都跃然于脑海,成为自己心中最好的镜子。然后以他人为镜,扬长避短,努力做到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学生,以教师的职业道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相互学习中,教师的职业操守日渐提升。
3、赏师能,让每位教师的潜能得以发挥。
赏识教师,激发教师的无限潜能,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学校了解每一位教师的不同才能,给予充分的展示机会,张显个性才华。具体做法是实施“三师”培养工程,搭建三个“舞台”,打造充满活力的教师团队。
1)骨干教师有“精彩”的舞台。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辐射的作用,任用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长,牵头开展小课题研究,每学期都要求骨干教师搞好“三课”:即上好骨干教师示范课,组织好“一课多研”教研组研究课,指导一节青年教师汇报课。“三课”要求既给骨干教师压了担子,同时也提供其展示才华的空间,更发挥了骨干引领作用,一举三得。
2)老年教师有“留守”的舞台。实施青蓝工程,起到传帮带的作用;每学年开展的风采教师评选活动中,把教师分成青年组和中老年教师组,这样大大激发了老教师的积极性,一方面督促中老年教师不墨守成规,能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另一方面,让中老年教师以其丰富的积累,精湛的业务技能,高超的驾驭课堂艺术,展示其宝刀未老的课堂教学风采,成为青年教师学习的榜样。
3)新上岗的教师有“腾飞”的舞台。由于学校教师流动很大,每年都有村小教师调入,学校建立以新上岗教师自我关注为主的“教师发展档案”。发展档案内容包括教师个人五年发展规划、学历、教育教学水平、继续教育现代化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学校跟踪管理,并提供各种展示的机会,每学期校内要开展新教师汇报展示活动。要求教师“一年起步、二年独当一面,三年有影响,五年成中坚。”
在大大小小的教学舞台大比拼中,让青年教师在宽广的舞台上迅速成长,让中年教师在成熟的舞台上品尝成功的喜悦,让老年教师夕阳照样红。
(二)赏识学生,确定多级目标,做到“三个结合”。
多级目标:为了更好的实施赏识教育,实行全面发展,让赏识教育平等的降临到每位同学的身上,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年段,而产生的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而确立不同的发展目标。一学年:引领发现,学会赏识,迈出童真的第一步。二学年:关注发展,真诚赏识,在成长中充满自信。三学年:捕捉亮点,赏识成功,品味成功的欢乐。四学年:自主成长,自我赏识,坚信“我能行”。 五学年:正确引导,即赏即识,培养学生耐挫力。六学年:学会赏识,学会爱,让学生在赏识中走向未来。
三个结合:
1.“赏识教育”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在“赏识”理念下的教育强调的是接纳,是宽容,是和谐,是幸福。实施“赏识教育”必须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学校利用“两板一星”把赏识的理念如入到校园生活得每个细节,让每个孩子的潜能得以发挥。学校制作了“赏识教育”画廊,把一些同学在特长发展上取得成绩的镜头放到上面,激励全体同学向他们学习。我们还在各班的板报上设定赏识教育专栏,每期都将表现突出的学生公布于众,如:书法展览、优秀日记以及表扬表现突出的孩子,我们要求全学期每个学生都要受到表扬。并要求各班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如争做“班级之星”活动、“班级管理我能行”活动等等。正是在这样的鼓励下,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让整个校园都洋溢在欢快和谐之中。
2.“赏识教育”与科学评价相结合  
第一,学校本着人人都可以获得成功和机会的宗旨,设立了“进步优+特长优+综合优”的评价机制(即:每学期评比8%的进步生,5%的特长生,5%的全优生),向全体学生传递不断追求进步,追求优化,追求全面的努力方向,使三个层面的学生都拥有了走向成功的期待和希望,明确了自己今后努力的三级目标。第二,我们要求教师对学生采取“赏识评价”法。真诚地赏识每一位学生的点滴进步,真诚地呵护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并且要讲究评价的客观性、针对性和艺术性,让赏识性评价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我们提出赏识评价坚持“赏识中带着惩戒,惩戒中带着励志”这一导向性,明确的向学生传达出这样的信息:在这一方面,作为老师的我很赏识你,希望你继续努力;或者你有了这样一个闪光点,能不能在另一个方面也做得同样好?以期待的角度和人文的关怀启迪学生,让每一个生命蓬勃发展。
3.“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相结合
“赏识教育”关键在于把做人的权利还给孩子的同时,把做人的责任也让他承担起来。也就是让孩子的无形生命升华的同时,让他们的有形生命也经得起风雨的磨难。学校在“相信我能行”的主题引导下,有计划地开展综合知识竞赛,登山比赛、劳动实践等挑战活动,开展“今天我当家”“每月学会一件事”“我是父母的好帮手”“怎样解决生活难题”等实践操作活动,以提高学生生存能力、自理能力,敢于承担责任,自我锤炼,作好迎接逆境、向挫折挑战的各种准备。另外,建立纵向比较的评价机制,要求教师少对孩子做横向比较,多关注孩子的自身进步,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勇于战胜挫折!
三、赏识教育促进了学校的和谐发展
办学理念的提升,教育策略的完善,有效促进了学校的和谐发展,四年来我们立足对学生主体的赏识,配合学校主体对教师个体和群体的赏识,校园赏识氛围初步形成,并呈现以下几点显性效果:
效果一:欣赏赞美,使命感和创新力增强。全体实践教师不断从内心深处确立起赏识教育的理念,认同感普遍提高,自觉地将“欣赏赞美”作为自己的使命,作为自己专业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能主动地蹲下来欣赏孩子,将发现孩子的优点、亮点融入自己的工作;能依据不同学生的特质和现实发展水平去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成为各具个性,追求进步的主体;能积极倡导,努力实践,不断优化赏识策略,实现了由课题实践初的被动赏识到主动赏识的转变,实现了多角度审视孩子,感受着每个孩子的“可爱”。赞许多了,抱怨少了,关注多了,漠视少了,策略多了,情绪少了……赏识教育促使教师在“发现与创造”的专业上得以长足地发展。
效果二:活泼开朗,意志力和自信心增强。作为赏识的主体-----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活动、创造,我们普遍地触摸到孩子们对自己的工作、学习更感兴趣,完成和挑战的信心更足,意志力更强。他们最乐意做的工作是记录“本周我实现了哪些成功和进步?”,规划“下周我准备实现哪些成功和进步?”,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家庭,孩子们越来越敢于说话,越来越敢于与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包括那些原来居高临下的“孩子王”也成为他们进行普遍交流的对象,学生的性格趋向于活泼开朗,恢复了他们率直的本性。
效果三:追求进步,快乐感和自豪感增强。赏识教育彻底地破除了孩子们对原来以成绩好坏论优劣的评价观念,认同和兴奋于“追求进步、多元评价”为核心的新型评价观。这一崭新的评价理念使原来处于第一层面的学生增强了紧迫感和使命感,使第二、三层面的学生群体看到了希望,抬起了争做新型优等生的自信,他们的进取劲头让人欣喜万分。他们一次又一次地享受着以前从来没有过的进步的快乐,一次又一次地享受着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平起平坐的快乐。一次又一次地享受着以前只能有优等生才能享受的荣誉,一次又一次享受着除了学习之外的其他成功的同样快乐……“超越自我,超越他人,实现进步”成为校园内学生最响亮的口号和最实在的行动。
正是我校赏识教育的提出,正是学校领导对教师的赏识、教师对教师的赏识、教师对学生的赏识、学生对学生的赏识以及师生的自我赏识,使得整个校园沉浸在一片祥和、团结、奋进、和谐的氛围之中,有效的促进了教育的和谐发展。
四年来,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活动竞赛获奖600余人次,校长被评为省师德标兵,多名教师被评为省、市、县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师整体团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吉林省十一五校长任职资格第一、二期培训班现场会,吉林市教学管理现场会在我校召开,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水平得到了与会领导和同行的一致好评。
如果说学校靠“精细化管理”构建了良好的育人环境,那么,赏识教育则给了学校充满活力和自信的生命灵魂,带动了学校一步一步的良性发展。我们将对“赏识教育”不断探索,“走进生命,创造和谐!”是我们永恒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