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精诚育人 生命花开——我校德育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15/5/15

中国有句古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济南实验初中建校十八年来,秉承“精诚办学,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培养特色人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逐渐形成了以“精诚”为核心的实验精神。“精”是实验人对自己思想境界和专业素养发展的一种扎实而深厚的追求;“诚”是实验人“以心育心、以德树德、以美尚美、以和创和”的灵魂所在。实验初中倡导“精诚教育”,培养带有“精诚”烙印的高素质莘莘学子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最高目标。在精诚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我们紧紧抓住“德育队伍建设”这个核心,突出“体验教育”这个重点,创造性的开发德育课程,不断丰富德育活动,使得学校德育工作呈现出崭新的气象。下面,向大家汇报一下学校“精诚育人”的实践和我们的思考。

一、打造精诚于教育、专注于师能的德育教师队伍

“育生先育师”。只有打造一支过硬的德育教师队伍,才能保证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各项教育目标的落实。因此,我们学校特别关注教师道德修养和育人能力的提高。我们一是树立典型,把“精诚教育”逐渐涵养为“学校文化”。精诚首先来自于对事业和学生深沉的爱。学校每年评选十佳教师、十佳班主任、五佳师德标兵,每年进行“感动实验十件大事、十大人物”的评选。以“爱和责任”为主题,对优秀教师大力表彰,让广大教师学习榜样、践行精诚。市中区“功勋教师”楼森老师,生活坎坷却依然笑对人生,以百倍的耐心屹立讲坛三十年,成为学校“爱生、坚强”的典范;2011感动济南年度人物李圣冬老师,自2008年查出严重的糖尿病后,曾多次晕倒在讲台上,他带着胰岛素泵,左口袋装糖,右口袋装药,坚持奋战在初三一线,以对学生真诚的爱、对事业的高度投入与负责赢得了同行的肯定和学生的爱戴;张同雪老师,虽年逾四十却乐学善思,市中区班主任素质大赛上勇拔头筹,不断带领学生进行着德育实践活动,收效明显,被学生亲切的称为“张妈妈”。春风化雨,浸润心田,实验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精诚的本质,传递着精诚的思想,“精诚文化”在逐渐打造形成。二是多渠道提高教师育人能力。精诚同时外显为对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学校图书馆每学期都购置大量的书籍和期刊,供老师们阅读和学习,定期开展读书沙龙活动,交流读书收获;我们还建立了实验初中教师博客圈和班主任QQ群,交流工作中的经验,探讨疑难问题;改革每班主任例会,把班主任会打造成分享教育智慧、交流教育方法的有力平台;优秀班主任组建起“向日葵”学研共同体,深入班级内部,把问题变作课题,研究策略、总结经验,开设论坛;坚持假期班主任培训班,请来教育名家,给老师们传经送宝,与老师们面对面的交流。教育思想决定教育行为,老师们的育人能力有了提升:又大又空的教育主题换成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实例;学生感兴趣的人和事走进了主题班会;反复直白的说教逐渐被学生的亲身体验和自我顿悟所取代… …。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二、着眼学生成长,拓宽教育渠道,以精诚精神打造德育品牌。

初中生开始长大、逐渐成熟,简单说教很难奏效。德育活动要重实效,不能搞花架子。学校班子带领广大教师,着眼于学生思想和行为状况,以生为本、以校为本,精心筹划德育活动,坚持体验为主、高位引领,力争把“每一项活动都打造成精品”,促进学生内涵发展。目前,一个个德育品牌活动正在形成。

1、“校园百佳”、“学子论坛”---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中学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作为教育者,要在学校努力促进主流文化、核心价值取向的形成,继而对学生的理想追求、心理品质等多方面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正是基于对这一点的思考,我们组织了“校园百佳学生”的评选和表彰活动。结合年度学生各类活动和学生思想行为表现情况,经过层层推荐和选拔,100名在科技创新、学习进步、特长发展、礼仪示范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成为了实验初中的“百佳之星”。通过受表彰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我们鼓励同学们关注自身修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全面发展,向“乐观、阳光、自信、上进”的实验学子方向努力。“校园百佳”活动不仅引导越来越多的学生自信大方的秀出自己,也为实施有效德育,打造“精品实验、特色实验、品位实验”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学校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各班所推进的各类读书活动的基础上,我们引导学生自发组织“学子论坛”。让孩子们分享读书感受,引发思维碰撞,形成情感共鸣,树立正确观念、展示自我风采。“学子论坛”对交流的题材和内容很少限制,无论是历史,艺术,还是宗教、体育,甚至是武侠小说,只要见解独到、阐述清晰、能引发深层次的思考和讨论均可以组班子展示。有的同学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解读“心理曹操”;有的同学旁征博引诉说“孔子”的为人与为师之道;有的同学详细阐述“三国”、“水浒”中女性的性格特点和成因;还有的同学则把徐志摩、金庸这样的大师分析的头头是道。台上的人慷慨激昂、妙语连珠,台下的听众热血沸腾、跃跃欲试,在反复的激辩与争鸣中,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不断形成,达到了让孩子们自己教育自己,在共同的交流中达到共同的提高的目的。

2、“班本课程”----搭建起家校连心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育人这一细致、复杂的任务。”但是,目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步的情况却屡见不鲜。通过大量的家访及问卷调查,我们发现这样一个情况,那就是家长非常愿意协同学校共同搞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只是缺少合适的契机。于是,我们及时成立了“同心”家委会,本着“家校融合、同为主体、互为补充、人人皆师、互利双赢”的宗旨,把优质且多样的家长资源引入校园和班级,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深受学生喜爱的班本课程,社团活动也开展得更加有声有色。更重要的是,通过班本课程,家长们惊喜的发现自己的身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先前的学校教育的“旁观者”变成了现在的“同盟军”;从先前被动接受的“被教育者”变成了现在共同协作的“教育者”。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鸿沟被填平,双方的教育价值取向逐渐趋同,家长们因深入了解学校教育和文化而变得更加配合,而学校教育也因家长资源的引进变得更加有效,学生受益更大。

3、“起跑,我的青春”十四岁青春礼----- 用生命温暖生命。十四岁意味着告别童年,走向青春,意味着长大,也意味着将要担负更大的责任、实现更多的人生价值。为了更好的唤醒学生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意识,我们学校特别在六月一日这天为初二年级的学生组织“起跑,我的青春”十四岁青春礼的活动。让孩子们手捧家长和老师亲笔书写的信笺,在国旗下庄严的许下自己的青春誓言,放飞自己的青春梦想。活动中,学生们学习了同龄人深陷困境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感受到来自父母和老师的殷切期盼和深深祝福。很多学生活动后都表示,他们会永远把十四岁青春礼盛典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幕镌刻在心中,一定会牢记自己的青春誓言,走好青春的第一步,勇敢担负自己的责任,用心感受爱、传递爱,用生命温暖生命!

4、“30公里徒步母亲河”和“角色体验”活动---- 培养自我生长的能力。自我教育是德育的最高境界,自我教育也是一个人一生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学生升入初三之前,我们组织了“30公里徒步母亲河”活动。黄河岸边30公里的徒步,不是一次简单的行走,而是一种体验。体验行走中大自然的美好;体验团结和患难与共的情感;体验因坚持而精彩的成功感受。同样30公里的徒步也是一种磨砺、一种考验。考验每一个班集体的凝聚力,也考验每一个参与者的意志品质。学生们在承受疲劳和伤痛的同时,也感受成功的喜悦和意志力的强大。就像一位同学在总结大会上说的那样:阳光总在风雨后。每一个人的成长都应该是不断战胜和超越自我的过程。再累,再痛,有了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就等于给添了一对翅膀,天地任我翱翔;每年寒暑假期,我们学校都组织实验学子“角色体验”活动。孩子们带着憧憬和希望,怀着忐忑和不安,走进了社会,走上了不同的岗位。你做烈日下挥汗如雨的清洁工,我做寒冬里勤勤恳恳的送奶人。你是广场上奔来跑去、宣传献血的小义工,我是社区里忙里忙外、普法讲法的小卫士。你饥肠辘辘时仍为别人端上可口的饭菜,我口干舌燥时仍请他人不要挤,慢慢来。你为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放声高歌,我为敬老院的爷爷奶奶快乐舞蹈… …初二十三班的假期游学活动别具特色,让学生当家长,具体进行组织与管理工作,家长们七天一路轻松,孩子们通过真实的体验,感受到父母的不易与做事的艰难;通过角色变换、亲身体验,同学们感知了生活的艰难,初尝世间的酸苦,从而了解了父母的辛苦和他人的不易。他们懂得了节俭和自律,知道了珍惜和感恩,明白了责任和守信。在磨砺中渐渐培养起的自我生长的能力,必将成为他们今后在社会立足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德育工作者是幸福的,与青春相伴,倾听生命成长的声音,生命之花会因我们的精诚之心绽放出绚烂的光彩。我们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当孩子们长大成人的时候,希望每一位从学校走出的学生都能有一段人生美好的回忆,都能有一个磨练自己的独特的故事,让他们珍存记忆,感念学校,都会有一颗或大或小的种子,深深地埋藏在他们的心里,在未来的岁月里悄悄的萌发、成长。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也在享受着教育所带来的愉悦,享受诗一般的教育的美好。我们必将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孩子未来负责的精神,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