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校长管理工作要有“三下”功力

时间:2015/5/18

一是校长要“静得下心来”:

这首先要求校长从当前的“应酬型”为主转变到“业务型”主流,校长要善于给自己做“加减法”,减去不必要的各种各样的应酬,加上校长应有的思考与行动。我们觉得校长“静下心”有这样几个特征:(1)有自己的书房:在日常管理中难免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智慧的校长不会凭着自己经验随意应付处理,而会在书海中、在制度上、在人本上寻找依据,灵活而巧妙地处理。据本人调查,某区域近35位中小学校长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书房。这说明一点,校长离书房太远,面对管理,缺乏应有的思考,静不下心来;(2)有自己的听评课本:校长进课堂,本应是天经地义之事,但是当下现状令人堪忧。调查了35位中小学校长,一学期能进教室听老师的随堂课达到20节,只占10%左右。这一数据充分说明校长很少了解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教师的工作状态。这也就无法想象学校所出台的那些规章制度依据是什么。

二、校长要“弯得下腰来”

学校的管理要以教师、学生为本,也就是遵照规律发展教师,发展学生,要善于放下校长的架子、姿态,面对我们的教师、学生、家长《窗边的小豆豆》中的小林校长一直影响着日本的学校。直到今天,日本学校的校长,早晨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站在学校门口迎接学生进校,跟学生亲切地打招呼。而我们做到这一点,也许还有一段很长很长的时间。因此我认为校长“弯下腰”也有两个明显的特征:(1)工作时间大多花在深入了解师生;在深入了解的过程中,了解教师的需求,确定学生培养的目标,形成学校整体发展的规划。
(2)工作方式从要求命令式向沟通交流式转变。校长要善于与教师学生沟通交流,给师生创设广阔的平台,让教师学生成为校园真正的主人。比如当前的教师会,大多是各线的任务布置加上校长的一而再强调,教师听得晕乎乎,最后的效果较差。有一位校长很有智慧,他把各校任务布置压缩成条条干干,罗列成一周工作行事历,书面告知,分配到具体人,而剩下的大部分时间把话筒交给教师,让教师轮流在会议室讲台上坐庄,围绕主题讲述教育教学身边事,让教师成为会议的主角与校园的主人。李镇西说:教师不是培养打造出来的,而是生长出来,校长不过是给老师们以自己生长的土壤、空气、阳光和水而已。

三、校长要“放得下手来”

校长要全局意识,要敢于、善于“放下手”,这是管理的高境界。我想,主要的标志是实施精细化管理。首先,校长要大力加强学校管理制度建设。用制度说话,用制度管人,才能理好学校,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前提,也是校长“放下手”的基本保障;其次,注重班子团队与教师管理,不断激发积极性,让班子团队与教师自觉完成一天应干的事,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关键,也是校长“放下手”的显著特征。

我想,一位合格的、优秀的校长必定拥有这“三下”。时下,缺的不是理念,而是实际行动。时下,我们的想法很性感,现实总是很骨感。但我愿意为之付出,努力改变现状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