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教学“六认真”评价制度 切实推进校本教研工作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系列教育改革焦点都集焦在了实施课改实验操作教师身上.教师是此次课改实验成败的关键.而校本教研作为促使教师专业发展和推动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有效手段,已经受到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高度重视.构建校本教研制度,推动校本教研工作,促使教师自主自动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学校课改工作的重要任务。
校本教研作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学校管理和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行动研究活动。从上可看出,校本教研来源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它是对教学实践和教师教学行动的研究。教学工作历来都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师的教学行动不外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条例中,教学“六认真”是重要的规范条例,它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了教师的成长,所以说,教学“六认真”是校本教研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富有现代教育精神、体现课改理念的“六认真”评价制度,无疑会推动学校校本教研工作。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的教学“六认真”评价制度已显得落后、过时,导致教学六认真检查失去了目标,迷失了方向。产生了过程查教案(有时就是数教案),结果比分数结果。把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单化,丢失了教育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人的发展。如此,我们便看见了学校生活中的种种怪现象:备课是"抄工"(把所教案书上内容抄到自己的备课本上),教学是"磨工"(课内损失课外补,拖堂,补课。千少万少,学生的考试分数不能少),教研是"短工"(学期结束了,学校催缴小结了,便东抄西摘一晚上两晚上完工)。教学“六认真”评价制度需要进行改善,需要融入新的内涵,补充新的血液,赋予其新的生命。 课改伊始,我校在大力推进学校课程改革实践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学校教学“六认真”检查评价制度几经变革,不断完善,现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科学的体系。
一、评价内容与标准改革,制度与课改全面接轨。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校结合课改理念,将教学“六认真”定义为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与检测评价、学生辅导、实践活动、教学研究六认真。与传统六认真比:我们将备课、上课更为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将作业与考试考查合并为作业与检测评价,将课外活动更为实践活动。同时,增加了教学研究项目。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方式是教学过程的展开,基于新课程基本教学理念下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内容活化、创生的过程,是学生思考、体验的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发展的过程。展开教学过程的前提条件是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又是教学设计实施过程和检验完善的过程,是落实课改精神的主渠道。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无疑是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 在教学设计评价中,我们将它细化成了8项。着力于教学反思与教学后记。教师的自我反思按教学过程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的反思是凭借以前的教学经验,依据课改理念,对新的教学活动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并作出预测,它主要体现在教材、学情分析、教法设想中,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教学中的反思是指对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发现、自动反思,迅速调控,这主要体现在每堂课的教学设计右边的教学反思中,这种反思表现为教学中的一种机智,具有敏感性。教学后的反思是在某一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如上完一节课或上完一个单元的课后),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去发现和研究过程中的问题,或者对有效经验进行理性的总结和提升。这主要体现在一个单元教学设计的教学后记里。
课堂教学是教学六认真中最重要的一环。传统的上课评价只注重教师的表演而忽视学生的行动。在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将课堂教学评价分成了五大块:教师素质、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突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三维目标的落实、教材的开发教学内容的拓展等。我们希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的发展,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更好地对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有序性及有效性加以思考,不断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
作业与检测评价中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学生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能力的关键之一,也是了解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情况,了解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便于研究和改革教学工作,作业与检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此,我们要求教师注意作业的分层设计,严禁用作业处罚学生,提倡创新性、实践性作业,对学生评价要着重于过程性、发展性、赏识性评价。 学生辅导是教学过程的延伸,也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又是沟通师生感情,密切师生关系的主要渠道。辅导的目的是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业成绩。在学生辅导中首要强调教师要善于做学生进行思想工作,加强心理辅导,调整学生心态。注意各科辅导的相互配合衔接,要有全局观念。同时要求教师积极与家长沟通,重视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方法的辅导。 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拓展,是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有利于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在实践活动中,我们鼓励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在学生中多开展小发明、小制作活动、社会调查活动、社区活动等社会实践体验活动。
现代教师应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的教育工作者,教学研究已成为教师职业特点之一,成为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校将教学研究作为教师“六认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作出明确要求。我们要求教师不管参加那一级的教研活动,都要充分准备,并积极发言提出自己见解,参与交流合作。提倡教师要善于总结疏理提升教育现象,有自己的记录教育实践原始问题、现象的教育随笔或教育日记。 如上所述,我校在教学“六认真”评价制度中,将课改理念融入每一条细则中,使课改精神落实在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师的每一个教学行为,为课改理念的落实提供了保障。
二、学习讨论相结合,教师与制度全面接触 教学“六认真”评价制度的构建,不在于“卡教师”,而在于指导、服务与保障,制度具有规范性、指导性和保障性。制度的建立并不代表完结,一项制度只有得到教师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才会发挥其应有作用,焕发其生命力。我校教学“六认真”评价制度的改革经历了学习培训——教师酝酿讨论——教代会表决通过几项措施,通过教师与制度的全面接触,使教学“六认真”评价制度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学习培训:在暑假期间,我校全体教师集中进行了校本培训,在为期九天的培训上,学校校长李学清作了《扎实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素质》专题讲座,对校本教研工作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解,并提出了学校校本教研工作思路。教导主任向全体教师作了《基于新课程下的教育设计》讲座,指导教师如何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的记录,教学后记的撰写等。学校教科室主任、各学科教研组长也都进行了专题讲座。开学初,学校进行了两次关于教学六认真的培训活动,对教学设计提出明确细致要求,如教学设计的版面:前面是教材分析和教学经验的回顾反思,教学设计旁留四分之一空白为教学改进、课堂记录之反思。单元后为教学后记为经验教训之总结、提升。要求教师反思有五记:一记教学成功之举;二记教学败笔之处;三记教学机智之精;四记学生发现之美;五记教学改进之想。反思要有课堂教学事实的描述和分析,有感而发,语言精炼。
讨论酝酿:在进行了学习培训后,学校工会于8月29日、30日召开教职工大会对学校要制定的各项新规则进行公布,学校分年级组、教研组对教学“六认真”制度进行讨论酝酿,提出科学、可行的提案。 表决通过:在充分征求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学校对教学“六认真”制度进行认真的修订完善,并在9月9日,全校教职工大会上表决通过。 通过以上措施,我校不仅构建新的教学“六认真”评价制度,而且教师与制度全面接触,制度的构建过程成了教师的学习过程,教师自主自动的过程,提高了教师的素质,明白了教学六认真的具体要求,缩短了教师与制度之间的距离,增强了遵守制度的自觉性和教学六认真的积极性。
三、检查方式变革,制度于教学活动中全面贯彻 要发挥制度的实效,就必须使制度得以全面贯彻执行。我校教学“六认真”评价制度,采用多种检查方式相结合办法,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 对教学设计,采用“日反思、周交流、月检查、期末展示评价”的办法,要求教师把上过的每一课进行教学反思,在每周的年级组或教研组教研活动中进行汇报交流,教导处每月进行一次检查,每学期进行一次个性化教学设计展评。
采用听课小组,随堂跟踪听课方式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学校行政、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及骨干教师组成听课小组,对教师进行随堂听课,课后授课教师进行说课及反思,再由听课小组进行评价。 教研活动由教导处、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综合考评。年级组长根据记录评价教师参与集体备课、年级组教研质量。教研组长根据教研活动记载评价教师参加教研活动质量。
学校采用结对互助形式进行评价:为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作用我校采用了结对互助促进教师间的合作交流,共同提高。如每一位新教师进入鹏利小学后都要上汇报课,汇报课由新教师与辅导教师共同研究。再如鹏利小学第八届课堂教学竞赛,结对教师共同研究,年青教师参与课堂教学竞赛,指导教师进行现场说课评课,学校考核组根据两项进行评比。 学校教导处和教科室合作进行评价:对教师的教学反思、教育随笔进行展评……对新教师或年青教师侧重规范的养成检查,对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则侧重于教学创新,对老教师、学科带头人侧重于经验的总结积累与提升。
学校教学“六认真”检查摒弃重结果轻过程现象,着重于过程性检查,将检查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对教师的检查评价侧重于指导性和赏识性,树立教师中的先进典型,推广教师先进经验,提升有教师经验总结。 综上所述:我校通过教学“六认真”评价制度的改革,将校本教研思想、方法融入教学“六认真”,使校本教研有了现实的阵地、可行的方式、切实的检查。我们认为,抓住了教学六认真,也就坚守了校本教研的主阵地;我们坚信:通过教学六认真制度全面贯彻实施,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必将取得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