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做学者型的个性班主任

时间:2016/7/8
从学校在今年一月份对我们在座班主任做的调查上看:我们发现很注重德育科研的人占26.8%,比较注重的占58.7%;在平时工作中,很注重收集教育个案的人占10.9%,比较注重收集的占80.4%;每年能把工作中获得的好经验、好建议、好看法写成1-2篇论文的人占36.9%。不难看出,大多数班主任的德育科研意识较强,但实际行动有些滞后。这不能不说是个很严重的问题,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有些班主任缺乏理想和激情;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甚至不知道如何搞科学研究。所以我认为班主任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我们要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
国外有实验专门研究过人的抱负层次和成就的关系,结论是人的抱负层次越高,成就也越大。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的给自己提出追求目标,而做为班主任,我们还应该充满激情,没有激情的人是因为他们发现不了自己的可爱之处和伟大之处。班主任只有具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和责任赶,才能够提出问题,才会自找“麻烦”,才能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但从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我们的班主任中有一部分人工作没有激情,比如说,面对目前教师较为清平的经济收入,有93%的人有抱怨;在行动上,有13%的人按部就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管效果咋样的还有2.2%;如果让人重新选择的话,竟然有37%的班主任不愿再当……有这样的想法和行为的班主任,他们没有理想,没有激情,工作没有诗意,当然对德育科研更是不会用心去专研的了。
    第二、 我们要为自己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找到理论依据。
在调查中,63%的班主任肯定自己有正确的班级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80.5%的班主任认为自己有较强的班级管理方面的创新和开拓精神。。可见,多数人了解具有正确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在这方面做得不错。而另外一少部分人的教育理念和开拓精神稍显欠缺。没有教育理念,我们的班主任就会找不到感觉,找不着“北”,就会跟着感觉走或者完全依赖过去的经验,成为典型的经验主义者。有了教育理论依据,我们教师就会明确行动的方向,更重要的是从救火员式的事务型转变成学者型的个性班主任。
要为自己找到管理思想和理念的理论依据,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就要求我们去读《论语》、读陶行知、读杜威、读苏霍姆林斯基,恐怕只有踩着前人的肩膀我们才会少走弯路,才会进步的更快。事实上,我在读《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时发现,很多教育家,只不过是把别人的财富应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提出很多理论上的共鸣而已。
    第三、 我们要知道怎样进行科研。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科研并不等于写论文,论文只是科研的结果,最后一个步骤。我觉得,我们不应该用论文的数量来衡量一个人研究水平,而更应该看他是否行动。也就是说,我们中学教师是战斗在教育第一线的战士,在总结和提炼理论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对教育理论的应用和践行,鼓励班主任把先贤们或者当代的同仁们的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去。我认为这也是科研,至少他是对教育理论的论证过程吧。
现在,从去年开始由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教授支持开发的新教育实验正在江苏以及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新风它包括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日记,聆听窗外声音,熟练应用双语,建设数码社区,创建特色学校等六大行动,我觉得我们可以试试,有选择性的学习。
    其次,有些班主任不知道怎样去研究。专家们说提出问题的基本途径不外乎有5个方面:一是从社会发展需要提出问题,二是从学科需要提出问题,三是从教育实践中提出问题,四是从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总结中提出问题,五是从不同学科的交接点中提出问题。我认为对我们班主任来说,更捷径更有效的途径是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提出问题。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碰到很多的问题,“处处留意皆学问”。不要把科研,做学问看成很复杂的事,我们甚至可以开始时只写教育日记,认真总结教育的得失。一件事情,今天成功了是怎么做的?有什么体会?有什么感受?今天发生了一个矛盾,是怎样解决的?今天产生了一个挫折,有有什么样的感受?我们可以把他原封不动的记录下来,两年、五年以后将那些最精彩的东西”喑隼此挡欢ň褪亲罹彩的书。我们中小学教师搞教育科研,就是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把这一串串“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根非常美丽的项链。,毕竟我们和大学的科研是有区别的。
老师们,让我们投身于科研的大潮中去,作个学者型的个性班主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