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特色学校创建初中组研讨会发言提纲

时间:2016/7/18
特色学校创建既是专项研究与探索,也是常规工作的变革与创新。从两个角度切入,一是变革与创新,二是探索与研究。
1.正确认识特色。
特色是什么?特色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特有的东西,明确特色学校含义。如果力图求全,面面俱到,求全了,就不特了。去年在西路学校搞的特色学校创建,犯的一个错误,力图求全,于是,从学习方法养成、行为习惯训育、阳光心态的培养作为特色,结果,反而没有特色了。
今天的八所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许多创建的载体、实施措施是相同的,比如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队伍建设,或许是殊途同归吧。那么,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之处在哪里?
特色从何而来?特色不是自诩,需要认同,有特殊成就,需要有历史的传承(泸南的红色与酒文化,兆雅的雅文化,石洞的古诗词文化,坛厂九校的诗联文化进而引发的阅读与学习文化)。“形成什么样的特色、办怎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形成和突显这一特色、办成这样的学校”?大的特色,还是小的特色?诗联小角度切入,生态课堂、五自德育,是学校的整体特色。是提炼、强化、彰显?还是打造、创建?如何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现在有些什么?准备有些什么?如何才能有?
不同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特色各不相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学校的发展历史、自身定位和所处环境等不一样。学校的历史、成就与特点是提炼办学理念的基础,还应充分考虑时代的要求,社会环境的影响,体现时代精神,与之相应的学校某一发展阶段特点。
因为是在探索的过程中,感觉问题多多,这样才是正常的,说明大家在思考。遇到问题不可怕,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这本身就是一种发展,一种成功。
2.修订完善方案。
核心理念出来后,就要考虑寻找一套完整的与核心理念相融合的实施措施集合,即实施方案。
殊途同归:传承、延续是必须的,如兰中,几届领导人的传承,而不是各敲各的锣各唱各的调;
介绍宜宾建国小学“红色文化”。
方案中的问题,方案是一种规划,要找准优势。找准原点,现状,路径如何设计——措施与策略。
关于方案的修订,特别是文本表述,提以下建议:
简化方案,真正用于指导操作,一目了然。
现状。现状如何,为什么要做,如何做,做成什么样,如何评价,形成什么样的成果?
理论。
目标:明确成功的标志。直接就明确要做成些什么?设定目标,预期的目标是什么?现在在什么地方,要达到什么地方?尽可能量化,如果不能量化,则质化,可视化,时限化。具体来说,产出什么?让学生有什么收获与提高,或者是变化?提高学生的礼仪意识,这个不是目标,是一种愿景,目标应该还要细化具体,懂得多少礼仪知识,掌握哪些方面的礼仪操作?礼仪行为如何?统计数字与具体案例佐证?又如德育方面的特色,可以有一个指标,如学生违纪率达到多少?学生文明礼貌率达到多少?
任务:做些什么事,做到什么程度,才能达成目标?(兆雅镇中的雅言雅行,落实到具体,教师的琴棋书画,泸南中学的分年段目标与行动策略,蓝田中学馨雅文化分年级要求)
资源:需要什么资源,已有什么,还需要什么,开发什么,如何整合?
措施:根据任务与资源,找出几条主要的操作办法,有载体来落实,比如泸南中学双高德育具体落实在常规的德育活动中,但又有创新和系统重组重构。
步骤:每条措施,要思考什么时候做,先与后,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如何评价与激励?
行动:在前述基础上,分工行动。
反馈:监控、评价措施,及时反馈行动的效果,对照目标检查,调校或创新。
保障:相关制度。梓潼路学校进行了专门的论述。
调校:调校与创新行为,促进目标的达成,或拓展目标。
3.及时务实并坚持行动。
目标——观念——任务——资源——步骤——行动——反馈——调整。
态度是行动的前提。将特色学校构建的理念转化教师的观念,产生积极的特色学校创建的意愿。
根据目标,设计出整体任务,分解任务,落实载体,具体要做些什么?任务尽可能分解成简洁明了,行动的步骤尽可能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
设计好的行动,在实施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行动,偶发情况下因为问题暴露触发的行动。
尊重规律,讲究策略。任何一场改革,都会经历各种挫折,如果改革推行的方式出了问题,往往会出现想好事办坏事的这样的结果。王安石变法本身没有什么争议,但是由于用人不当,搞得地方百姓怨声载道,这无疑增加了改革的难度,最终毁了改革本身。
4.整理效果证明特色学校创建所取得的成果。
成功是目标的达成。点与面的突破。航母、大飞机不仅是航母,是国力高端水平的综合体现,对于特色学校的效果论证,要找到我优我特之处,特别是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点与面准确描述,如原来通滩的篮球理、力小的乒乓球等。平均分、及格率等,是整体综合表现,因为一枝独放不是春,需要要万紫千红、百花齐放。
特色,要有烙印,在人身上反映出来,就是一种习惯。比如诗联,礼仪,五自,雅等。教师、学生身上有一种不一般的味道。效果检测的量标是什么?需要做好前测工作并进行数据分析,然后是中测与后测,使效果真实可信。如何证明是实施了特色学校构建所取得的效果?
哪些是特色学校创建带来的直接效果,哪些是间接效果?哪些是八竿子都打不着的效果强拉进来?
特色学校创建与教学成绩的关系。“没有成绩,过不了今天;只有成绩,过不了明天”
5.整理提炼、推广应用成果。
也是实施的载体:泸南中学的校园文化布置,校园历史提炼,诗联(坛九校)、兆雅的诗词歌赋的校本教材。
从课题研究的角度来看,最后形成的东西是什么?一是总的成果报告,更多的是在探索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点上的成果,如校本教材,课例分析,案例分析,各年级学生习惯要求,用于佐证真正进行了研究,别人看后知道怎么做,可以学。
学校的各项工作,有哪些是明显地与特色学校构建能够挂上钩,有哪些实在过于牵强?
6.存在的问题与思路。
特色学校创建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关系。学校文化建设按照“环境、制度、行为、理念、精神”五个层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围绕特色学校的创建,建设学校的特色文化,以先进的文化引领、促进学校特色的构建。
存在的主要问题:花样百出,思路混乱,不知道什么是特色,什么是特色学校,更不知如何创建特色学校。在创建特色学校时,贪多求全,什么都往特色学校创建里面装。
对策:帮助学校进行归纳认识,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目的与目标是什么,创建究竟要做些什么。整理出特色学校描述的模板,包括特色名称,诠释,理念、行为、制度、标识系统等方面的要求,设计出框架,形成一个表格,引导学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