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对教师培训工作改进的思考

时间:2015/5/28

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教育,特别是学校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也与日俱增,教育系统内部培训成为了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须,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保证。因为教育系统的内部培训能够针对性地、有效地提高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素质和技能,使管理者和教师的观念、方法与时俱进,使学校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当前的培训工作,其形式主要为专家讲座、观摩研讨、任务驱动等,存在着理念、宏观的东西过多、过空、陈旧,培训的内容离一线教育和今天的时代发展要求较远、不适合教师的需求,培训的形式过于单调沉闷,培训的组织与教师的工作时空冲突较大等问题。

目前,在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都有专门的内部培训师(TTT),承担员工培训任务,并剖析、研究公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咨询与培训的方式帮助公司解决问题,社会上也应运而生了一批优秀的职业培训师,引领和带动了员工的在职培训。从统计的情况来看,均取得了比较好的实效,且呈现积极发展的态势。

如何使教育系统内部的培训更有实效性和针对性?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为什么职业培训师的培训能够让教师们如痴如醉,不但不厌恶,有的还直呼“好看、过瘾”?而我们的许多培训却实效不大甚至使部分教师抵触?

前段时间,认真研读了与培训师相关的大量材料,观看了大量的培训讲座视频,参加了一些职业培训师举办的培训学习。于是,有了这样一个想法,将企业内部培训师与职业培训师两种形式的培训,引入到教育内部培训中,在教育系统内部开展咨询、指导式培训。

有了想法,就要立即行动。在近段时间的培训活动,我进行了一些这方面的尝试,也就是将企业培训师、职业培训师的一些观念、形式应用到教师培训、管理人员培训中,重点是激活学员的工作热情,引导其反思、感悟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形成技能,提升能力。从反馈的效果来,比较令人满意。通过进一步的思考,对教育系统内部培训,有了以下一些构想:

一、构建教育系统的内部培训师队伍

培训师是指专门从事员工培训业务,具有培训策划,培训管理,培训教学能力的专业人才,是一种集培训策划,管理与教学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是培训课程的设计者,培训活动的组织者,培训内容的表达者。

要使培训工作真正起作用,首先要打造一支优秀的培训师队伍。包括区级和校级。区级培训师主要从教育局领导、教研培训中心相关人员、全区学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含部分特长教师)中选取其特别优秀者,本着自愿的原则加入,通过多种方式培训、研讨,并反复在实践中锻炼、总结,形成我区的教育培训师队伍。教育培训师在全区内实现资源共享,同时,来自各学校的区级培训师,又负责本校校内培训师队伍的指导与管理。

教育培训师应该具备的条件:

具备优化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符合时代特征,具有合理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相关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体现知识的整体性、渗透性和综合性。

  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且能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经常深入教学和管理实际,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保持“专”、“深”、“新”,经过提炼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再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员。

  具备卓越的学习能力。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善于运用全新的学习平台与工具,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独自探索和互相交流不断更新理论、思路和观点,不断创新技能与方法,不断提升能力与品位。

具备新颖的培训理念。树立“以学员为中心”的理念,紧紧围绕培训学员的需求,结合学员实际开展工作;树立“人力资源开发”理念,帮助受训者个人职业生涯目标的达成,促进其专业发展;树立“充分交流”的理念,以开放的姿态积极探索与交流。

具有专业而独特的视角。能够发现学校和教师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能够从全局的角度审视学校与教育,以前瞻的眼光,从明天教育的需要出发,发现今天的学校和教师存在的问题。

具备较强的课程开发能力。根据学校和教师的需要,组织、整合资源,独立或合作开发课程,并不断地修订完善,打造自己的品牌课程,形成特色。当然,课程的开发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需要上级的支持,需要各方面的积极参与,还需要专家的指导。但只要肯动脑筋、想办法,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具备高超的教学能力。熟练掌握各种讲课技巧、培训方式,具备较强的课堂组织和驾驭能力,善于归纳总结,将拥有多元化的学习资源进行总结整理,并准确地传递给学习接受者。

二、分类组织全员培训

成人学习的特点具有经验导向、自我导向、成果导向的特点,因此,他们的学习会受到工作经验的影响,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积习难改,以是否实用为导向。所以,在培训时,要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案例分析、统计分析等多种方式深入调查研究,弄清各类人员、各类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其所需,制订出科学、务实的培训方案,统一协调与发挥特长相结合,分工与合作相结合,开发出相应的培训课程,针对性地组织培训。

就教育系统内部培训来说,培训包括全体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新教师入职培训,优秀与骨干教师培训,推进课堂教学与学校管理改革的培训,工作表现与标准不符(业绩差)时的针对性培训,新制度推行时的培训,新的要求或新工作计划实施时的培训,投诉增加或社会有反响时的针对性培训,专门技能如沟通、执行等的培训,针对专项工作的专门性培训,针对专门群体如管理人员、班主任、家长等的专项培训,促进跨部门沟通的培训等。各类培训应规范化、制度化,培训方式易新颖、灵活,使培训的内容和形式都真正为教师和学校所喜爱和接受,真正有实效。

三、重点组织开展咨询式培训

各学校、各类型的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同,需要得到的支持与帮助也不同。作为培训师,以广博的知识,丰富的管理经验,特别是跨部门、跨专业的知识与经验为支撑,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通过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并结合针对式的培训,帮助教师、学校解决问题或为解决问题提供方案。

1.帮助学校和教师诊断问题。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学校和教师往往不能准确地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因此,需要设立培训与咨询的常设机构,接受教师和学校的咨询,特别是要主动去引导、指导和帮助学校查找和诊断问题,通过科学的工具去帮助学校和教师发现问题,确认问题,找出问题的成因。

2.帮助学校和教师解决问题。

根据查找的问题,深入研究问题的成因,提出可行性的实施方案,帮助学校和教师解决问题,如修订方案、指导交流沟通等,促进工作的改进。同时,开发出相应的课程,对相关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以彻底解决问题,或者防止问题的发生。

3.指导学校预防问题。

为学校提供方案,或通过培训与指导,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校和教师提前做好工作,防止或避免问题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胜敌于无形,把问题解决萌芽状态。

四、改进骨干教师培训方式

骨干教师从敬业态度、专业水平来说,都是教师队伍中的佼佼者,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接受的培训相对较多,特别是各类讲座、观摩就更多了,也承担了一定范围内的示范引领活动。对于骨干教师来说,如果按照以专题讲座为主的方式进行培训,可能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够。

因此,对于骨干教师的培训,应以“参与、体验、互动、感悟、提升、提炼”为主要方式。即针对性地为受训教师设置培训需要达到的目标并明确量化或质化,以一定的任务形式为载体,与受训教师一起设计相应的活动,提供相应的条件和平台,让受训教师在达成目标、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互动体验,自己感悟、提升,进而内化提升自我,再提炼形成成果并推广应用。

如在骨干教师集中培训期间,组织全体受训教师与某区域或学校的教师一起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如同课异构、实验改进、练习设计等教学活动全过程或其中一些环节或点上设计与实施。全体参训教师,既是评价者,同时也是被评价者,从不同的视角审视课堂,审视教学活动,通过参与产生顿悟,写出相应的论文、报告或体会,进行交流研讨。集中培训结束后,及时将集中培训期间所取得的成果推广应用,就集中培训期间提炼出的热点问题,继续进行研究与探索,通过QQ群、博客等形式及时进行交流研讨,进而不断深化。

五、借鉴和引入新的培训内容与方式

将目前国内比较先进的企业和优秀的职业培训师培训的内容与方式引入到教育系统内的培训中,使教育系统的内部培训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内容方面,开展励志培训、成功培训、抗挫折培训,解决教师的工作心态问题,消除或减弱其职业倦怠,提高工作热情;组织沟通、合作、执行、反思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继续开展教育、教学的技能培训,提升业务水平。

在形式上,除保持现有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式外,重点引入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分析式以及拓展培训等方式,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深化基于网络平台的培训,使培训更容易为广大教师和按理人员所接受,更有实效。如在骨干教师培训中,选取“同课异构”、“指导同质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或同课异构”、“问题调研与对策分析”、“试卷命制与研读”等技能上的点,“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研究成果”、“反思经验”等个人发展上点切入,以同伴互助的方式,促进感悟与提升。

在培训资源方面,一方面构建和打造自己的培训师队伍,并与其他县区加强合作与交流,资源共享。另一方面,适当邀请职业培训师参与培训,引领培训工作的开展。

目前,教育内部培训已经构建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机制。借鉴企业和职业培训师的做法,引入新的培训内容和形式,将使培训更容易为学校和教师所接受与喜爱,能够进一步推进教育系统内部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