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应学会从繁重的事务中解脱自己
时间:2015/5/30
老师欲要从繁重的教学事务中解脱出来,只能依靠老师自己。老师在教学中讲究效率和方法,才能从繁杂的事务的羁绊中解脱出来。如果老师“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没有时间静下来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就会身心陷于疲惫,也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如果在教学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头陷进繁琐浩瀚的教学杂务之中,孜孜而为,寥寥收获,累得天昏地暗就是很常见的事了。当老师的只有整体掌控学科教材的知识体系和层次框架结构,明了能力训练的基本要求和等级,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教起来才能胸有成竹,高屋建瓴,游刃有余,不再被繁重的事务杂事缠住手脚。苏霍姆林斯基说,“ 一个好教师是这样的人,他精通他所教的科目据以建立的那门科学,热爱那门科学,并了解它的发展情况——最新的发观、正在进行的研究以及最近取得的成果。”果真做到这样,就会适量减轻自己的业务负担,四两拨千斤,事半而功倍。
老师摆脱教学繁杂事务缠身,自身一定要具备探究高效课堂教学的潜能素质,具有灵活驾驭课堂教学和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把钥匙打开千把锁”,用固定死板的模式应付所有的课程章节,而是应该随形就势,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教育先驱早就说过“教无定法,学无定规”之类的话,这就告诫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拘一格施教,不囿一形学习,使学生在知识的大世界里乐山乐水,撷花采果,达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自然境界。做到这一点,老师的苦劳累或许可以减少到最低限度,老师在学生的眼里或许是不是那种刻板呆滞形象。
老师要从繁重的教学事务中解脱出来,先要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救出来。没有学生的轻松愉快的学习,就没有老师的轻松愉快的教学,二者相依相存。老师如果仅仅是靠布置大量的课业、依仗题海战术来提高学习成绩,那是教学的悲哀,起早贪黑疲于奔命是必然的。的确,提高学习能力依靠深厚知识做基础,没有知识积累做基础,能力只能是沙基高楼,容易毁坏坍塌。但是,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不是死耗时间,牺牲学生的休息时间和兴趣爱好,夜以继日地和习题鏖战,而应该毫不动摇地坚持并力行自主学习的原则,以自己对学科知识的权威解读赢得学生信赖,以高超教学艺术引领学生喜爱所教的学科,以享受学习快乐印染学生的心境。这样,老师教得轻松了,学生学得快乐了,学习过程就会充满幸福欢乐,老师也能够从机械重复的操作中解脱出来。
老师欲从繁重繁杂的教学事务中解脱出来,还要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和探究能力,广泛涉猎各种生活并从中汲取知识营养。21世纪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引领学生用真实的眼光认知五彩斑斓的世界、繁繁芜杂的生活和曲折光明的人生,学生必定会把学习看做的积聚知识能力的温馨港湾,诞生经天纬地良才的乐园,实现理想宏愿的虹桥,从而产生持久的学习激情和巨大的能量,老师也就从繁重的教学事务中真正的解脱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