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合理实施三级课程 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时间:2015/5/29

新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一时间,课程改革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但其中也出现了一些误解误读,三级课程“各行其是”,成了三套课程,违背了新课程理念的指导思想。

我们学校以“大课程观”为指导思想,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依据课程特点,打造“多样化”课堂,实现师生、学校的和谐发展。下面就我校如何通过三级课程整体推进,彰显学校特色的做法汇报如下:

一、学科课程“美”起来,打造和谐课堂

提起学科课程,学生的心理反应首先是枯燥。消极的心理反应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始终是“被动”学习者。感受学科课程之美,打造和谐课堂是我校课程化特色建设的首要任务。

(一)、审视教材之美,使人与课程和谐

教材是国家课程的主要载体,它不仅系统的承载着科学文化知识,更是在知识的编排特点、呈现方式中隐含着改革的理念、编者的意图以及国家人才培养的方向。教师作为课程的主体,其对教材的态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为此,学校结合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之机,实行“七嘴八舌话教材”活动,通过广泛的研讨和验证将隐含在知识背后的“学科美”挖掘出来,使教师、学生均感受到教材不是简单的一本书,而是从学科角度展现的多姿多彩的生活;从中获取的不仅仅是单一的学科知识,更是对学科之美的体悟和对本学科学习的无限向往。

(二)、优化课堂教学,使人与课堂和谐

任何具体的教学都存在于一定的过程之中,教学过程就是指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也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机结合。优化教学过程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要优质、高效,在有限的45分钟内,让师生都获取最大的收益。

1、优化教学目标

强化教师的三维目标意识,使每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都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努力做到:知识与技能目标具体可测,过程与方法目标适当可行,情感态度目标不贴标签。

2、优化教师主导

学生是课堂上学习的主体,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教师主导作用是关键。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到“导思、导行、导情”:(1)导思:精心设计课堂设问和点拨,引导思维的方向、深度、广度。(2)导行:选择恰当的组织方式,教给学习方法、策略。(3)导情:牢牢抓住学生的心理,密切关注学习状态,使学生始终处于“我要学、我想学、我爱学”的心理状态。

3、优化学生活动

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体,学生活动是课堂教学过程的主要活动,是打造和谐课堂的关键。但在听课和查阅教案中,发现不少教师忽视或不重视学生活动的设计,导致课堂上主体的虚假性、被动性、盲目性。因此,要保证美育特色在课堂上的有效落实,学生活动必须优化。做到“三度”。

①学生活动适度。时机适当、方式适当。

②学生活动有深度。有深度的思维参与。

③学生活动有广度。人数参与面广,感官参与面广。

二、地方课程“动”起来,打造广阔课堂

国家课程强调普适性,很难满足不同地区人们的发展需要,而地方课程正好弥补了国家课程没有涵盖的、不能满足的,考虑不周全的内容。它在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反映基础教育的地域特点、增强课程的地方适应性方面,有着重要价值。为此我们开设了《安全教育》、《环保教育》、《传统教育》、《齐鲁名胜》等地方课程,主要采用参观、访问、调查等活动,使地方课程“动”起来,拓宽学生课堂视野。

如初二年级我们开设了《环保教育》课程,结合本地实际,我们组织学生到万福河检测水质,到农户百姓家中了解万福河的昨天和今天,通过走访调查感受环境的变化。又到田间地头、乡村街道了解白色污染的情况,并通过宣传发动号召大家节能减排,提倡低碳生活。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地方教材中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了家乡的环境、人物、事件等。我们根据内容组织不同方式的活动,如人物方面,我们组织“名人故事”演讲活动,感受家乡名人的事迹,增加了学生的爱国精神和热爱家乡的自豪感。地方课程内容的亲近、丰富,活动中实施的独特组织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校本课程“新”起来,打造新颖课堂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扩大了地方、学校的课程管理权限,尤其是学校有了开发课程的权利,更有利于满足学校的发展需要。所谓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的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我校共开设了《剪纸》、《竖笛》、《武术》、《乒乓球》等十门校本课程,采取走班选修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体现了学校特色,着力打造新颖课堂。同时我们利用星期天鼓励学生深入社区农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调查,把教育的课堂扩展到校外,使学生收获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让孩子张扬个性,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综合素质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正在悄然形成。

新课程改革的路很长,课程开发的路也很长。我们将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一如既往地实施课程改革,彰显学校办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