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校长的课程管理能力之我见

时间:2015/5/30

人们常说,有一个好校长就意味着有一所好学校,新课程的实施是否成功,学校的管理者尤其是校长起着关键的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提高校长的课程管理能力已成为许多专家、学者及有志校长们研究的共同课题。本文就校长的课程管理能力谈谈自己的见解。

1、先进的办学理念是提高校长课程管理能力的前提。

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先进的办学理念是治校之本。一所学校的崛起,首先得益于校长崭新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因此,校长应确立科学的现代办学理念,这种办学理念是校长对教育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包含了校长的学校管理观、教育观、学生观等等,决定着校长的办学目标、过程及方法。作为校长,应积极发挥学校自身的优势,在对学校的传统文化、办学条件、教育资源、社区文化背景等作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利用、发挥学校的优势,并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不断发展提升,突出以人为本,发展为先,创新为魂,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

2、先进的创新意识是提高校长课程管理能力的关键。

校长创新意识的高低,事关课程改革的成败。先进的创新意识应体现在教育观念、管理机制和教学技术装备上。

教育观念上要创新。校长在教育观念上的创新必须切实“转变那些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要把培养适合“三个面向”要求的高质量新型人才作为学校的首要任务,把全面发展,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终身学习和发展能力为教学基本质量要求,把重视学生智力开发、能力培养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式和方法。  

管理机制上要创新。管理机制上的创新需要校长大胆解放思想,在管理机制中注入创新活力。首先在用人的问题上要真正“活起来”,建立健全“能者上,庸者让”、“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用人机制。其次在教学常规管理中,校长应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促进者,使学校应成为教师和学生幸福的乐园,使学生真正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发展,使教师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学会调控、学会指导。

教学技术装备上要创新。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它既能鼓励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也能激发学生的各种潜力。校长要站在时代的前沿来考虑这个问题,要下决心,加大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的配置力度。

3、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提高校长课程管理能力的保障。

规章制度是实现管理所必须的,管理者的管理理念通过规章制度得以体现。校长应制定健全的规章制度规范学校的常规工作,规章制度不仅要符合党的政策,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更要符合本校实际并具有可操作性,还要在制度允许范围之内留有让教师自由发展的空间。

4、强化教科研意识是提高校长课程管理能力的基础。

强化教科研意识,提升教学管理工作的科研含量是学校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校长要有较强的科研意识,用心研究管理工作,引导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带动学校的教研工作,朝着课题化、科研化方向发展,向科研要效益,向科研要质量。

校长的生命在学校,校长的价值在促进教师、学生、学校的发展中。所以,我认为只要校长们办学理念和创新意识先进、规章制度健全、教科研意识强化,就一定会具备较高的课程管理能力,就一定能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